一种柿子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5618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柿子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去除柿子叶的叶面蜡质,再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然后避光干燥,密闭条件下自然发酵,最后再避光干燥至含水量为5%以下,获得茶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柿子叶茶粉富含多种营养保健成分,可直接冲服、泡茶、制成袋装茶或与其他茶同食,茶水的口味甘醇,原柿子叶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或多肽等小分子营养物质,更有助于人体吸收,有效发挥了柿子叶的营养保健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佳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保健茶粉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的是。
技术介绍
柿子叶除含有相当可观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外,还有胆碱、芦丁和丹宁,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降压、降脂、抗癌作用,特别是它含的维生素C可达1800mg/100g,远高于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它能抗坏血病,防治支气管炎、防癌、抗癌。如果用柿子叶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 柿子叶茶突出的营养保健功能在于含有高于普通茶叶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天然Vc,而且芦丁、胆碱、黄酮苷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比水果、蔬菜、普通饮料高几十倍。天然Vc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对坏血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有一定疗效。芦丁、胆碱有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黄酮苷能降低血压、增加动脉血流量,对金黄色葡萄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日本介绍,长期饮用柿叶茶可防止黑色素(老年斑)的积聚,可促进人体生成抗癌、抗流感病毒的干扰素。 现有技术中,常用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I)摘下柿子叶6?8月的嫩叶,用水洗净,置于蒸锅中蒸2?3分钟,冷却后将叶子切成0.3公分长方形; 2)日晒使之干燥干,放入保存容器,即可用于日常饮用。 但是该方法制备的柿子叶茶的茶水涩口,口感较差,因此,需加调味处理,才能制出可口的功能食品,成为人类防治疾病的良好保健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以提供一种口感更好,营养价值高的功能保健茶。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采集柿子叶,将柿子叶的叶面蜡质去除,然后打成匀浆,获得匀浆液; (2)调节步骤(I)的匀浆液的pH至5.0?5.5,然后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获得叶浆,柿子叶茶的涩味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大量单宁,将柿子叶打成匀浆,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单宁,再利用单宁酶进行酶解,以彻底将柿子叶中的单宁去除; (3)将步骤(2)的叶浆避光干燥,使原柿子叶中的维生素、黄酮苷类等有效物质不被降解、保持活性;由于柿子叶的叶子肉厚,蛋白质含量高,适于发酵,因此,当避光干燥至叶浆的含水量为20%?30%时,再将其密封发酵,获得发酵的叶粉,自然的密闭发酵使原柿子叶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或多肽,同时释放更多糖苷类代谢产物,改善口感且营养更易被人体吸收; (4)将步骤(3)的发酵的叶粉避光干燥至叶粉含水量为5%以下,获得茶粉。 所述步骤(I)中,柿子叶优选为6?7月份的柿子叶,保证原料新鲜。 所述步骤(I)中,叶面蜡质的去除方法为:将柿子叶用蒸汽熏蒸2?3分钟。 所述步骤(I)中,匀浆液中的固体颗粒细度为60?80目。 所述步骤(2)中,调节匀浆液的pH至5.0?5.5的方法为用盐酸或硫酸调节。 所述步骤(2)中,每10ml匀浆液中加入30U的单宁酶进行酶解,酶解的温度为45°C,酶解的时间为4h。 所述步骤(3)或(4)中,避光干燥的方法为:将叶浆或叶粉平铺于平板上,置于温度为60°C以下的环境中避光通风干燥。 所述叶浆或叶粉的平铺厚度为Icm以下,每日翻转两次以上,以保证干燥均匀。 所述步骤(3)的密封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5%?85%,密封发酵的温度为35?40°C,发酵的时间为5天。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柿子叶茶粉,该柿子叶茶粉是利用上述任一的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 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柿子叶茶粉富含多种营养保健成分,可直接冲服、泡茶、制成袋装茶或与其他茶同食,茶水的口味甘醇,原柿子叶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或多肽等小分子营养物质,更有助于人体吸收,有效发挥了柿子叶的营养保健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佳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柿子叶粉碎目数与单宁的溶出关系图; 图2为柿子叶粉碎目数与可溶性糖的溶出关系图; 图3为柿子叶粉碎目数与氨基酸的溶出关系图; 图4为柿子叶粉碎目数与黄酮苷的溶出关系图; 图5为单宁酶酶解时间与单宁的含量变化关系图; 图6为发酵时间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关系图; 图7为发酵时间与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关系图; 图8为发酵时间与黄酮苷的含量变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采集6?7月份的新鲜柿子叶,将柿子叶用蒸汽熏蒸2?3分钟,去除叶片表面的蜡质,然后打成匀浆,分别用20、40、60、80、100目筛孔过滤,获得匀浆液。 利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5nm下测定匀浆液中单宁的含量,得到如图1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柿子叶粉碎颗粒越细,其单宁的溶出度越大,当筛孔的目数达到60目时,单宁的溶出度达到最大,再增加目数,其溶出度变化不大。 利用硫酸酚法测定匀浆液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柿子叶粉碎颗粒越细,可溶性糖的溶出度越大。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匀浆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柿子叶粉碎颗粒越细,氨基酸的溶出度越大,当筛孔的目数达到60目时,再增加目数,氨基酸的溶出度的升高幅度变缓。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匀浆液中黄酮苷的含量,其中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流动相为体积比为50:50的甲醇与0.4%体积百分比的磷酸水溶液的混合液,流速为 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C,得到如图4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柿子叶粉碎颗粒越细,黄酮苷的溶出度越大,当筛孔的目数达到60目时,再增加目数,氨基酸的溶出度的升高幅度变缓。 由于筛孔目数越大,筛孔越细,其过滤速度越慢,耗能也越大,所以本实施例优选60?80目为最佳过滤目数。 (2)将步骤⑴的60?80目筛孔过滤的匀浆液倒入有搅拌器的容器中,用盐酸或硫酸调节pH至5.0?5.5,搅拌转速为120rpm,按照每10ml匀浆液中加入30U的单宁酶进行酶解,获得叶浆,其中酶解的温度为45°C,酶解期间,每隔I小时测定单宁的含量,得到如图5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当酶解的时间达到4h时,单宁的浓度几乎为O,单宁被彻底酶解。 (3)将步骤(2)酶解后的叶浆平铺于平板上,其平铺的厚度不超过1cm,再置于温度为60°C以下的环境中避光通风干燥,每日翻转叶浆两次以上,以保证平铺的叶浆表面和内部均能够均匀干燥,当将叶浆干燥至含水量为20%?30%时,将其置于相对湿度为75%?85%,温度为35?40°C的条件下进行密封发酵7天,获得发酵的叶粉。 发酵期间,每天测定叶粉中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和黄酮苷的含量,得到如图6、7和8所示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发酵的时间越长,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大,但氨基酸和黄酮苷的含量升高明显,当发酵到第5天时,氨基酸和黄酮苷的含量达到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和黄酮苷的含量变化不大,由于发酵时间越长,易产生酸味,因此优选发酵5天为最佳时间; (4)选择步骤(3)的发酵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柿子叶,将柿子叶的叶面蜡质去除,然后打成匀浆,获得匀浆液;(2)调节步骤(1)的匀浆液的pH至5.0~5.5,然后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获得叶浆;(3)将步骤(2)的叶浆避光干燥至叶浆的含水量为20%~30%,然后密封发酵,获得发酵的叶粉;(4)将步骤(3)的发酵的叶粉避光干燥至叶粉含水量为5%以下,获得茶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柿子叶,将柿子叶的叶面蜡质去除,然后打成匀浆,获得匀浆液;(2)调节步骤(I)的匀浆液的pH至5.0?5.5,然后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获得叶浆; (3)将步骤(2)的叶浆避光干燥至叶浆的含水量为20%?30%,然后密封发酵,获得发酵的叶粉; (4)将步骤(3)的发酵的叶粉避光干燥至叶粉含水量为5%以下,获得茶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柿子叶为6?7月份的柿子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叶面蜡质的去除方法为:将柿子叶用蒸汽熏蒸2?3分钟。4.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匀浆液中的固体颗粒细度为60?8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子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何孔泉阮飞张宽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