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压环、接头及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414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8:09
在球状部(18)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凸部(19),在球状部(18)的承接口里端部形成有第2凸部(20),且形成有从跟部(17)的内周向第2凸部(20)的内周缩径的锥部(28),第3凸部(21)形成在锥部(28)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第3凸部(21)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而比第2凸部(20)的内径大,与锥部(28)的倾斜方向(G)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19)至第3凸部(21)的第1尺寸(B),形成得比径向(A)上的第1凸部(19)至第2凸部(20)的第2尺寸(C)小,第1凸部(19)与第3凸部(21)之间被沿径向(A)压缩,从而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密封件、压环、接头及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插入口插入承接口的接头所使用的密封件、使用了密封件的接头、接头所使用的压环、具有压环的接头、以及利用接头而与管子连接的阀。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密封件,如图28所示,有一种滑套式的防脱离管接头271所使用的密封件。该管接头271是,在形成于一方的管子272的端部的承接口 273内,插入有形成于另一方的管子274的端部的插入口 275,所述一方的管子272与所述另一方的管子274互相连接。 在承接口 273的内周形成有密封件配置用凹部276,在密封件配置用凹部276内配置有橡胶制的环状的密封件277。在密封件配置用凹部276的里侧形成有锁环槽278。在该锁环槽278内安装有锁环279。在锁环279的外周与锁环槽278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对锁环279进行定心用的弹性部件280。另外,在插入口 275的顶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可从承接口的里侧与锁环279卡合的突部281。 如图28、图29所示,在密封件配置用凹部276的周面284形成有嵌入槽282。密封件277具有:嵌入卡合在嵌入槽282内的跟部283、以及被压缩在上述周面284与插入口275的外周面之间并产生密封面压力的球状部285。 球状部285具有第I?第3凸部286?288。第I凸部286形成在球状部285的外周部上并向径向A外侧突出。另外,第2凸部287形成在球状部285的承接口里端侧。 此外,第3凸部288形成在球状部285的内周部上并向径向A内侧突出。第3凸部288的内径设定得比插入口 275的外径小。另外,形成有从跟部283的内周向第3凸部288逐渐缩径的锥部289。 若如上那样构成,则如图28所示,将跟部283嵌入在嵌入槽282内,将插入口 275插入承接口 273,那么第3凸部288就扩径,并且球状部285被夹在承接口 273的内周面与插入口 275的外周面之间。此时,第I凸部286与第3凸部288之间被向径向A压缩。 另外,使用了上述那样密封件277的管接头271例如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 另外,作为另一形式的接头,例如图30所示,有一种将铸铁制的管子之间予以接合的GX形异形管的管接头301。该管接头301是,形成于第I管子302的端部的承接口 303的内部插入有形成于第2管子304的端部的插入口 305,所述第I管子302与所述第2管子304互相接合。在承接口 303里部的内周,整周地形成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周壁部306。 另外,在位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至周壁部306之间的插入口 305的外周面305a与承接口 303的内周面303a之间,整周地形成有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在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内,插入有将插入口 305的外周面305a与承接口 303的内周面303a之间予以密封的环状的密封件309。 另外,在周壁部306的里侧整周地形成有锁环槽310。在锁环槽310内装备有周向分配一个的锁环311。此外,在插入口 305顶端部的外周整周地形成有可从承接口的里侧与锁环311卡合的突部312。 插入口 305上外嵌有压环313,并且压环313从外侧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相对。压环313是将密封件309向承接口 303的里侧推入的构件,利用多个T形头螺栓314、螺母315而与承接口 303的凸缘部316紧固。另外,压环313具有与密封件309的端部抵接的推压面317、以及突部318。突部318的用途是,通过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接触,从而将推压面317至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的间隔A保证为规定间隔。 这样,当将管子302、304之间接合时,首先将锁环311嵌入锁环槽310内,再将密封件309和压环313外嵌在插入口 305上,在该状态下,将插入口 305插入承接口 303,直至插入口 305的突部112向承接口 303的里侧通过锁环311的内周。 然后,将密封件309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插入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用T形头螺栓314和螺母315将压环313紧固在承接口 303的凸缘部316上。此时,通过拧紧螺母315,从而压环313沿管轴心向推入方向B移动,故压环313的推压面317向推入方向B推压密封件309,密封件309就被推入到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内。并且,通过压环313的突部318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接触,从而压环313向推入方向B的移动就被阻止,在该时刻停止螺母315的拧紧,由此,压环313的推压面317至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107的间隔A被保证为规定间隔。此时,密封件309的里端部未到达周壁部306,而在密封件309的里端部与周壁部306之间形成有稍许空间320。 另外,在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中,若将承接口 303的内周面303a与插入口 305的外周面305a互相平行相对的区域定义为压缩区域C,则密封件309在压缩区域C中被沿径向D压缩,由此,承接口 303的内周面303a与插入口 305的外周面305a之间的水密性(密封性)得到保证。 另外,具有上述那种压环313的管接头301例如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3687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86110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图28、图29所示的以往形式中,当将管子272、274之间予以接合时,虽然第I凸部286与第3凸部288之间被沿径向A压缩,但如图29所示,径向A上的第I凸部286外周至第3凸部288内周的第I尺寸B,形成得比径向A上的第I凸部286外周至第2凸部287内周的第2尺寸C大。因此,存在着将球状部285向径向A压缩所需的压缩力增大的问题,若增大这种压缩力,则产生将插入口 275插入承接口 273时所需的最大插入力增大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图30所示的另一以往形式中,由于承接口 303与插入口 305在制造上的公差,承接口 303的内周面303a与插入口 305的外周面305a之间的间隙E的大小不固定,而会稍微变化。即,在承接口 303的内径尺寸为制造公差的最大侧、插入口 305的外径尺寸为制造公差的最小侧的情况下,上述间隙E为最大。另外,相反,在承接口 303的内径尺寸为制造公差的最小侧、插入口 305的外径尺寸为制造公差的最大侧的情况下,上述间隙E为最小。 如上所述,为了在间隙E较大的情况下也保证充分的水密性,需要使密封件309的体积增大,以使密封件309在压缩区域C中被可靠地压缩。 但是,若增大密封件309的体积,则如图31所示,在间隙E较小的情况下,在压环313的突部318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107接触之前,密封件309的里端部到达周壁部306,密封件309的去处消失,因此陷入无法将密封件309推入密封件插入用空间308内的状态。 对此,作业者不能从外部用肉眼来把握密封件309的里端部是否像上述那样到达了周壁部306,因此,有可能想要使压环313的突部318与承接口 303的开口端面307接触而硬将螺母315拧紧。由此,有可能过分的力(过大的力)施加在密封件309和压环313上而对管子302、30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件,是用于接头的弹性材料制的环状密封件,该接头在形成于一方的管子的端部的承接口内插入形成于另一方的管子的端部的插入口,所述一方的管子与所述另一方的管子互相连接,该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嵌入在形成于承接口内的嵌入部中的跟部、以及夹在承接口的内周面与插入口的外周面之间的球状部,球状部具有第1~第3凸部,第1凸部形成在球状部的外周部并向径向外侧突出,第2凸部形成在球状部的承接口里端侧,所述球状部形成有从跟部的内周向第2凸部的内周缩径的锥部,第3凸部形成在锥部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在管轴方向上位于跟部与第2凸部之间,第3凸部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且比第2凸部的内径大,与锥部的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至第3凸部的第1尺寸,形成得比径向上的第1凸部的外周至第2凸部的内周的第2尺寸小,当球状部被夹在承接口的内周面与插入承接口后的插入口的外周面之间时,第2凸部扩径,第1凸部与第3凸部之间被沿径向压缩,由此保证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25 JP 2012-141534;2012.06.25 JP 2012-141531.一种密封件,是用于接头的弹性材料制的环状密封件,该接头在形成于一方的管子的端部的承接口内插入形成于另一方的管子的端部的插入口,所述一方的管子与所述另一方的管子互相连接,该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嵌入在形成于承接口内的嵌入部中的跟部、以及夹在承接口的内周面与插入口的外周面之间的球状部, 球状部具有第1?第3凸部, 第1凸部形成在球状部的外周部并向径向外侧突出, 第2凸部形成在球状部的承接口里端侧, 所述球状部形成有从跟部的内周向第2凸部的内周缩径的锥部, 第3凸部形成在锥部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在管轴方向上位于跟部与第2凸部之间, 第3凸部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且比第2凸部的内径大, 与锥部的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至第3凸部的第1尺寸,形成得比径向上的第1凸部的外周至第2凸部的内周的第2尺寸小, 当球状部被夹在承接口的内周面与插入承接口后的插入口的外周面之间时,第2凸部扩径,第1凸部与第3凸部之间被沿径向压缩,由此保证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跟部与第1凸部之间、以及跟部与第3凸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凹部。3.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 密封件的跟部嵌入承接口内的嵌入部, 在承接口内插入有插入口, 密封件的球状部被夹在承接口的内周面与插入口的外周面之间。4.一种压环,其特征在于,用于这样一种接头: 在形成于第1流道形成部件的承接口内插入有形成于第2流道形成部件的插入口,所述第1流道形成部件与所述第2流道形成部件互相接合, 在承接口的里部的内周形成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周壁部, 位于承接口的开口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正藏香川崇哲小田圭太伊东一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