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821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物料产品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热流道板、前模主镶块、前模板、后模主镶块和后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闸刀、第二闸刀、第一闸刀固定板、第二连接杆、第二闸刀固定板、限位螺丝和用于驱动第二闸刀固定板上下移动的油缸,第一闸刀上开设有第一斜槽,第二闸刀可滑动设置于第一斜槽中;第二连接杆底部与第二闸刀固定板相固接,顶部与第二闸刀相接触并可相对于第二闸刀滑动。它可使注塑产品相邻封胶面角度可相差很大;可不开模完成二次注塑,成形周期短,单件注塑成本低;物料搭接处无溢料,产品的壁厚均匀不失真,表面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物料产品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双色成型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所有的塑胶领域,对双色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双色注塑模具主要有三种结构:旋转式、推拉式和闸门式。这三种结构的优缺点对比如下:生产效率:旋转式模具的生产效率最高,闸门式稍次之,推拉式的生产效率最低;制造成本:旋转式模具和推拉式模具都需要两个腔,因此制造成本比闸门式要高很多;产品质量:旋转式和推拉式结构在第一次注塑完成后都需要开一次模,再合模完成第二次注塑时会出现产品压伤问题,而闸门式结构可以在不开模的情况下完成二次注塑,能大大提高产品外观面的质量;对设备的要求方面:相对闸门式结构,推拉式和旋转式要求更大吨位的设备,而旋转式则还要求另配备转盘;因此双色注塑模具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闸门式结构。但是封胶面倾斜角度较大且是各不相同的产品,闸门式结构在闸门处会出现产品失真现象,甚至无法正常封胶。r>
技术实现思路
...
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包括:面板(1)、热流道板(2)、前模主镶块(3)、前模板(4)、后模主镶块(5)和后模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闸刀(17),其上开设有第一斜槽(20),所述第一斜槽(20)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第二闸刀(18),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闸刀(17)的第一斜槽(20)中;第一闸刀固定板(14),其通过第一连接杆(15)与第一闸刀(17)连接为一体且其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为h2;第二连接杆(16),其穿过后模主镶块(5)、后模板(6)和第一闸刀固定板(14)与第二闸刀固定板(7)固定连接;第二闸刀固定板(7),其设置于第一闸刀固定板(14)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双物料产品闸门式二次注塑模具,包括:面板(1)、
热流道板(2)、前模主镶块(3)、前模板(4)、后模主镶块(5)和
后模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闸刀(17),其上开设有第一斜槽(20),所述第一斜槽(20)
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
第二闸刀(18),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闸刀(17)的第一斜
槽(20)中;
第一闸刀固定板(14),其通过第一连接杆(15)与第一闸刀(17)
连接为一体且其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为h2;
第二连接杆(16),其穿过后模主镶块(5)、后模板(6)和第一
闸刀固定板(14)与第二闸刀固定板(7)固定连接;
第二闸刀固定板(7),其设置于第一闸刀固定板(14)下方且其
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为h1,所述第二连接杆(16)底部与第二闸刀
固定板(7)相固接,顶部与第二闸刀(18)相接触并可相对于第二
闸刀(18)滑动;
限位螺丝(21),所述第一闸刀固定板(14)上开设有台阶沉孔
(22),所述限位螺丝(21)设置于台阶沉孔(22)中,且限位螺丝
(21)的螺纹部与第二闸刀固定板(7)螺纹连接,光杆部与第一闸
刀固定板(1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螺丝(21)的头部底面抵紧于台
阶沉孔(22)的台阶面(23)上;
用于驱动第二闸刀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陈延民伏祥雷王希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