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68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具有内腔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挡油板位于第一挡油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挡油板与第一挡油板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上流通孔,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流通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机油泡沫的产生,保证机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技术介绍
发动机油底壳位于引擎下部,可拆装,并将曲轴箱密封做为贮油槽的外壳。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发动机油底壳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用来减轻机油波动的挡油板,发动机工作时,连杆轴颈流出的机油聚集到挡油板上,再从挡油板上的孔流入机油池,避免连杆轴颈流出的机油直接飞溅到油池产生机油泡沫,但现有的挡油板与油池表面之间还有一定的高度,机油在挡油板上聚集后,再滴入油池,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机油泡沫,影响机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能够有效避免机油泡沫的产生,保证机油的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具有内腔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挡油板位于第一挡油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挡油板与第一挡油板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上流通孔,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流通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上流通孔设置在第一挡油板的四周。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下流通孔设置在第二挡油板的中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厚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发动机油底壳,能够有效避免机油泡沫的产生,保证机油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油底壳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油底壳本体,2、第一挡油板,3、第二挡油板,4、上流通孔,5、下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具有内腔的油底壳本体1,所述油底壳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油板2和第二挡油板3,所述第二挡油板3位于第一挡油板2的下部,所述第二挡油板3与第一挡油板2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第一挡油板2上设置有多个上流通孔4,所述第二挡油板3上设置有多个下流通孔5,飞溅下来的机油先打到第一挡油板2上,聚集后从上流通孔4流到第二挡油板3上,最后从下流通孔5流入到油池中,由于第二挡油板3离油池油面距离较小,不易产生机油泡沫。所述多个上流通孔4设置在第一挡油板2的四周。 所述多个下流通孔5设置在第二挡油板3的中部。所述第一挡油板2和第二挡油板3厚度相同。本技术发动机油底壳,能够有效避免机油泡沫的产生,保证机油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挡油板位于第一挡油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挡油板与第一挡油板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上流通孔,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流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挡油板位于第一挡油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挡油板与第一挡油板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上流通孔,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流通孔。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乔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博阳超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