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582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透气鞋底,中底和大底之间设有弹性气囊,大底设有容置槽;弹性气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大底形成有连通进气口和网状气道的通道槽;中底与大底密封连接;鞋垫布设有透孔,在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网布的安装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气鞋底不仅可有效保证鞋内通风流畅,还可防止水和杂物进入而损害内部气体循环装置,保证气体循环装置正常工作且持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透气鞋底
技术介绍
保证鞋内的通风透气对保护脚和脚感舒适都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很多以保证鞋内通风透气为目的的透气鞋,如中国技术专利CN02261096.0,公开了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帮、鞋垫、中底和外底,其中,在所述外底上表面上放置有一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前端有出气口连接一导气管,所述弹性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单向吸气口,在所述外底与所述单向吸气口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由吸气管连通。此透气鞋理论上可实现鞋内外的空气较直接的进行循环更新,一定程度上可保持鞋内干燥、清洁,但由于此透气鞋的原理是将空气吸进气囊再利用气囊的压力将空气吹入鞋内,吸入空气的同时也容易将外界的水和杂物吸进气囊等循环装置,且水和杂物也可从鞋内进入气囊等循环装置,不能保证气体循环的持续进行,且对内部循环装置有很大损害;再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020208131.6,公开了一种透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后跟部设有承载腔,鞋底本体脚掌部设有气槽,后跟部的承载腔内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其中出气孔上的单向阀直接通过鞋底本体上的孔与外界单向导通,气囊进气孔上设置有气管与脚掌部的气槽导通。所述鞋底本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气管的凹槽,所述脚掌部的气槽包括有一条主气槽和至少两根分气槽,各分气槽与主气槽贯通,分气槽向鞋底的周边伸展设置,气管与主气槽相通。此透气鞋底在原理上可达到保证鞋内通风透气的目的,但结构存在缺陷,水、汗液和各种杂物都可从鞋腔脚掌处进入鞋底内的气体循环装置,造成装置不能正常运行且对气体循环装置有很大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通风透气又防止水和杂物进入而损害气囊等内部装置的新型透气鞋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透气鞋底,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大底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气囊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单向阀门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大底形成有供所述导管由所述容置槽通往外界的通孔;所述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且此网状气道贯通所述中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网状气道的通道槽,此通道槽由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网状气道所处位置;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鞋垫对应所述网状气道的部位布设有透孔,所述鞋垫和所述中底之间,在所述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所述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所述网布的安装槽。上述弹性气囊内布设有多根支撑于上下内壁之间的弹性支柱。上述弹性支柱与上述弹性气囊为一体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新型透气鞋底,突破传统鞋底的构造形式,在鞋中底对应脚掌处的网状气道上覆设一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的网布,即此网布只允许空气通过,而将水和杂物等阻隔。穿着时,脚跟部位对弹性气囊进行踩压,将弹性气囊内空气从单向出气口排出,当脚抬起时,弹性气囊依靠自身弹性鼓起,同时鞋腔内空气通过鞋垫上的透孔,再被网布过滤,然后经由网状气道、通道槽和单向进气口被吸进弹性气囊内,并在人们反复对弹性气囊进行踩压和停止踩压过程中,上述气体循环装置反复进行上述气体循环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气鞋底不仅可有效保证鞋内通风流畅,还可防止水和杂物进入而损害内部气体循环装置,保证气体循环装置正常工作且持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弹性气囊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鞋垫                              11-透孔2-网布3-中底                              31-网状气道32-安装槽4-大底                              41-容置槽42-通孔                             43-通道槽5-弹性气囊                          51-进气口52-出气口                           53-导管54-弹性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气鞋底,如图1和2所示,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1、中底3和大底4。中底3和大底4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5,大底4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5的容置槽41;弹性气囊5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51,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52,进气口51和出气口52分别设有单向阀门(图中未示出);出气口52通过导管53与外界空气连通,出气口52的单向阀门设于导管53上,大底4形成有供导管53由容置槽41通往外界的通孔42;中底3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31,且此网状气道31贯通中底3的厚度方向,此结构可实现整个脚掌的透气;大底4形成有连通进气口51和网状气道31的通道槽43,此通道槽43由容置槽41延伸至网状气道31所处位置;中底3与大底4密封连接在一起;鞋垫1对应网状气道31的部位布设有透孔11,鞋垫1和中底3之间,在网状气道31上覆设有网布2,此网布2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中底3形成有匹配安装网布2的安装槽32。在鞋中底3对应脚掌处的网状气道31上覆设一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的网布2,即此网布2只允许空气通过,而将水和杂物等阻隔。穿着时,脚跟部位对弹性气囊5进行踩压,将弹性气囊5内空气从单向的出气口52排出,当脚抬起时,弹性气囊5依靠自身弹性鼓起,同时鞋腔内空气通过鞋垫1上的透孔11,再被网布2过滤,然后经由网状气道31、通道槽(在弹性气囊5与大底4紧密结合,且中底3均与大底4密封后,通道槽43形成有效的通气道)43和单向的进气口51被吸进弹性气囊5内,并在人们反复对弹性气囊5进行踩压和停止踩压过程中,上述气体循环装置反复进行上述气体循环过程,实现鞋内持久通风透气的目的。同时,网布2可自由拆装于安装槽32内,便于进行清洗滤渣等操作。优选地,弹性气囊5内布设有多根支撑于上下内壁之间的弹性支柱54。多根弹性支柱54可在弹性气囊5内起到弹性支撑作用,有效辅助弹性气囊5依靠自身弹力鼓起,增强弹性气囊5的弹性性能、工作性能。为了进一步增强弹性气囊5的工作性能和结构强度,优选地,弹性支柱54与弹性气囊5为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新型透气鞋底,弹性支柱的具体形状、尺寸、数量和分布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弹性气囊的具体形状、尺寸,出气口的位置和朝向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网状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透气鞋底,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大底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气囊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单向阀门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大底形成有供所述导管由所述容置槽通往外界的通孔;所述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且此网状气道贯通所述中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网状气道的通道槽,此通道槽由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网状气道所处位置;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鞋垫对应所述网状气道的部位布设有透孔,所述鞋垫和所述中底之间,在所述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所述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所述网布的安装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气鞋底,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大底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气囊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单向阀门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大底形成有供所述导管由所述容置槽通往外界的通孔;所述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且此网状气道贯通所述中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网状气道的通道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麦森儿童用品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