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194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减少以低刷新率驱动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时的闪烁。在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元件衬底一侧形成有构成液晶元件的像素电极及第一公共电极,且在对置衬底一侧形成有第二公共电极。通过将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设定为同一电位,可以抑制像素中的残留DC电压的发生。由此,即使降低刷新率,也可以抑制数据保持期间中的像素的透过率的变动,而可以减少闪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等。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在显示 部中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半导体装置是指包含半导体元件(晶体管、二极管等)的电 路及具有该电路的装置。另外,半导体装置是指能够利用半导体特性而发挥作用的所有装 置。例如,集成电路、具备集成电路的芯片、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等 都是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从纸介质获取信息的机会相比,从信息终端如智能手 机或个人计算机等获取信息的机会变得更多了。由此,在长时间内以近距离一直观看屏幕, 所以总是会伤害眼睛。作为眼睛疲劳的原因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图像闪烁。 在显示装置中,在1秒钟内将显示图像切换几十次。每一秒钟的图像切换次数被 称为刷新率。另外,刷新率有时被称为驱动频率。如上所述的人眼不能识别的高速图像 切换被认为是眼睛疲劳的原因。作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典型的为液晶显示装置(LCD)。 于是,在非专利文献1及2中,提出了降低LCD的刷新率以减少图像切换次数的方法。 有源矩阵型LCD驱动方式(模式)根据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而进行区分。例如, 可以举出TN(扭曲向列)模式、VA(垂直取向)模式、IPS(平面内切换)模式、FFS(边缘场 切换)模式等。LCD的像素结构根据各驱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TN模式、VA模式的IXD的像素结构如下:在一对衬底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像素电极, 而在一对衬底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公共电极(也称为对置电极),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 之间形成垂直于两个衬底表面的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以控制像素的透过率。 另一方面,IPS模式、FFS模式的IXD的像素结构如下:在同一衬底上形成有像素 电极及公共电极。IPS模式的LCD中,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为梳齿形状,并形成在同一 绝缘膜上。FFS模式是改进了IPS模式的显示方式,其中形成为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隔着绝 缘膜相对。FFS模式的LCD的像素电极例如具有形成有多个狭缝的结构,而利用形成在像 素电极的边缘(fringe)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边缘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由此与 IPS模式的IXD相比,FFS模式的IXD具有广视角及高透过率这些特征。 已对FFS模式的LCD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 术:在不形成有像素电极的衬底上形成第二公共电极,借助于施加到该第二公共电极的电 位,使LCD得到高速响应及广视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PCT国际公开第2004/019117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 1]S.Amanoetal.,''LowPowerLCDisplayUsingIn-Ga-Zn-Oxide TFTsBasedOnVariableFrameFrequency,',SIDInternationalSymposiumDigestof TechnicalPapers, 2010,p. 626-629 [非专利文献 2]R.Hatsumietal.,DrivingMethodofFFS-ModeOS-LCD forReducingEyeStrain,SIDInternationalSymposiumDigestofTechnical Papers, 2013,p. 338-34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颖的FFS模式的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等。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护眼显示的液晶显示装 置及其驱动方法等。 注意,多个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彼此的目的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必 须解决所有上述问题。另外,上述列举的目的以外的目的是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 的记载自然得知的,则这些目的也成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第 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的像素电极及第一公共电极;以及在 第二衬底上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其中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隔着绝缘层相对,第一公 共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隔着液晶层相对,向像素电极提供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数据信号,并 且向第一公共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施加相同电位。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像素;与像素连接的栅极线及源极线;将栅极信号生 成并输出到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将数据信号生成并输出到源极线的源极驱动器;以及控 制栅极驱动器及源极驱动器的控制器,其中像素包括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的晶体管、像素电 极及第一公共电极以及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的第二公共电极,晶体管具有与栅极线连接的栅 极并被用作控制像素电极和源极线之间的连接的开关,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隔着绝缘 层相对,第一公共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隔着液晶层相对并被施加相同电位,并且控制器具 有使栅极驱动器及源极驱动器在比一个帧期间长的期间中一直保持输入到像素的数据信 号的控制功能。 在上述方式中,作为被用作控制像素电极和源极线之间的连接的开关的像素晶体 管,优选使用沟道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形成的晶体管。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以减少伴随数据改写的闪烁,而可以提供一种能够进 行护眼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IA至IC是说明FFS模式的IXD的像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IA是电路图; 图IB及IC分别是示出电极结构的示意截面图及立体图。 图2A和2B是说明FFS模式的LCD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A是框图,而图2B是说 明液晶(LC)面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3A和3B是说明LCD的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3A示出普通驱动;图3B示 出IDS驱动。 图4A和4B是说明LCD的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图4A示出普通驱动;图4B示 出IDS驱动。 图5A和5B是说明IDS驱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FFS模式的LC面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6的LC面板的像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布局图。 图8是说明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9A至9F是示出信息处理系统的具体例子的外观图。 图IOA和IOB是LCD的透过率的变动量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IOA示出实施例1 ;图IOB示出比较例1。 图IlA和IlB是IXD的显示品质的主观评价结果的图表:图IlA示出实施例1 ;图IlB示出比较例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说 明,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其宗 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其方式及详细内容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应 该被解释为仅局限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 另外,在用于说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用 相同的符号表不,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像素电极及第一公共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隔着绝缘层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隔着所述液晶层相对,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数据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施加同一电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5 JP 2013-154170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彼此相对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像素电极及第一公共电极;W及 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二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隔着绝缘层相对,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隔着所述液晶层相对, 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数据信号, 并且,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施加同一电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源极线;W及 所述源极线和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晶体管, 其中,所述晶体管的沟道形成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中。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 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上, 并且,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晶体管上,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具有第一开口, 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上, 所述绝缘层具有第二开口, 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 并且,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5. -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在显示部中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6.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彼此相对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 像素; 与所述像素连接的栅极线及源极线; 将栅极信号生成并输出到所述栅极线的栅极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井修次初见亮久保田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