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626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和装置,适用于油气井筛管顶部固井完井工艺。它是将技术套管(1)、筛管(3)、套管(2)、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筛管(5)、上管外封隔器(6)、下管外封隔器(7),酸洗循环阀(8)按设计连接,随管柱下井,下套管过程中间隔循环泥浆,到位投球憋压,使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封隔器下胶筒(4.5)、上胶筒(4.6)胀封,再憋压打开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固井孔(4.12),循环固井,碰压,继续憋压,泄压,下打捞矛捞出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自通式内管(4.0),筛管(3)与套管(1)内连通,完成筛管(3)顶部固井完井。本发明专利技术下套管可循环泥浆,降低井壁坍塌和遇阻风险,碰压后套管与筛管连通,消除活塞效应,提高了打捞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和装置,适用于油气井筛管顶部固井完井工艺。 技术背景 油井生产层筛管完井有利于提高产能,顶部固井实现油套管和技术套管的密封和提高管柱寿命,常规的方法筛管顶部接盲板、兜水泥用的管外封隔器、向外循环固井用的分级箍,管柱下到位后憋压胀封管外封隔器,再憋压打开分级箍,循环固井,碰压侯凝后钻除分级箍的内套和盲板,这样筛管和上部套管连通,下采油管柱完井,由于需要钻塞完井,容易造成分级箍处管柱的损伤,管壁毛刺等问题,对再次作业带来风险。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发展了顶部固井免钻塞工艺,将盲板、管外封隔器和分级箍设计为一体,固井工序不变,碰压后打捞出内管装置,上下连通完井,消除了常规工艺的弊端,但目前使用的工艺和工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下套管过程中不可以循环泥浆,存在下套管粘卡、井壁坍塌的风险,二是打捞内管装置时存在拔活塞效应,深度每增加千米增加20余吨活塞力,增加打捞风险,该方法的应用深井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自通式双工艺顶部固井方法和装置,下套管时可以循环,打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是将技术套管(1)、筛管(3)、套管(2)、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筛管(5)、上管外封隔器(6)、下管外封隔器(7)、酸洗循环阀(8)按设计连接,随管柱下井,其特征在于:下套管过程中间隔循环泥浆,到位投球憋压,使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封隔器下胶筒(4.5)、封隔器上胶筒(4.6)胀封,再憋压打开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固井孔(4.12),循环固井,碰压,继续憋压,泄压,下打捞矛捞出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自通式内管(4.0),筛管(3)与套管(1)内连通,完成筛管(3)顶部固井完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是将技术套管(I)、筛管(3)、套管(2)、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筛管(5)、上管外封隔器¢)、下管外封隔器(7)、酸洗循环阀(8)按设计连接,随管柱下井,其特征在于:下套管过程中间隔循环泥浆,到位投球憋压,使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封隔器下胶筒(4.5)、封隔器上胶筒(4.6)胀封,再憋压打开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固井孔(4.12),循环固井,碰压,继续憋压,泄压,下打捞矛捞出自通式筛管顶部固井装置(4)的自通式内管(4.0),筛管(3)与套管(I)内连通,完成筛管⑶顶部固井完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通式双工艺筛管顶部固井方法的专用工具,它由外部封隔器下接头(4.1)、封隔器下胶筒(4.5)、封隔器上胶筒(4.6)、中心管(4.14)、封隔器外管(4.16)、封隔器上接头(4.2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封隔器上接头(4.22)、中心管(4.14)、封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庆余金陵任淑琼魏斌石建平石凯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