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88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车辆的地板附近并在消音器(3)的下游处设置一对横向构件(8、9),以从顶部和底部将排气管(2)的第一部(4;即中间部)夹入其中。该横向构件(8、9)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小距离(L1)小于消音器(3)的最大高度(L2)。这样,当消音器(3)被朝向车辆的后侧移置的时候,所述消音器接触到所述一对横向构件并被其捕住。所述横向构件(8、9)的捕住消音器(3)的部位和所述消音器与横向构件接触的部位之间在车辆纵向上的距离(L3)设为小于排气管的第二部(5)和燃料罐(6)之间的最小距离(L4)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排气从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中排出的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汽车的车辆具有设置在该车辆后侧的例如燃料罐的燃料系统装置和朝向该车辆的后侧延伸以将排气从该车辆的内燃机中排放到该车辆的后侧的排气装置。公开号为JP-A-5-87223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气装置,其中在连接到内燃机上的排气管的中途设置有消音器,并且排气管的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一个部位向上弯曲以跨过燃料罐的顶部。[0003]在上述的排气装置中,当车辆遭受到后部碰撞时,排气管被从后侧向前推动,由于在内燃机前部以及在排气管与内燃机的接合部处没有位移,并且由于排气管的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上述部位向上弯曲,所以该部位被弯曲为更加向上凸起。因此,当车辆遭受到后部碰撞时,避免了排气管的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上述部位和燃料罐之间的干涉。[0004]如上所述,将排气管的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上述部位弯曲以跨过燃料罐的顶部,使得当车辆遭受到后部碰撞时上述部位和燃料罐之间的干涉得以消除。-->[0005]然而,当发生前部碰撞时,由于内燃机被朝向车辆的后侧移置,并且结果,整个排气装置被朝向车辆的后侧移置,排气管的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上述部位可能与燃料罐发生干涉。[0006]虽然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在处于消音器下游的上述部位与燃料罐之间提供车辆纵向上的附加空间来处理,但是很难在提供上述附加空间的同时维持充足的地板下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当发生前部碰撞时能够避免与燃料系统装置的干涉并且还能提供充足的地板下空间的排气装置。[000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达到上述目的的所述装置及其操作效果进行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气装置的第一方案包括:连接到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上的排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的消音器,其中排气管的第一部和排气管的第二部布置在所述消音器的下游;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连接到消音器上并从消音器延伸到布置在车辆的后侧的燃料系统装置;并且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相对于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弯曲并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同时沿着所述燃料系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燃料系统装置周围保持指定的间隙。该方案进一步具有在消音器的后面的限制构件,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消音器相接触,从而限制了所述消音器朝向后侧的位移,其中所述接触部位之间在车辆的纵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和所述燃料系统装置之间在车辆的纵向上的最小距离。[0009]根据上述构造,当车辆遭受前部碰撞时,由于内燃机朝向车辆的后侧的位移,整个排气装置随之朝向发动机的后侧移置。在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干涉到所述排气装置之前,所述消音器与所述限制构件相接触,这就限制了所述消音器被朝向车辆的后侧移置。因此,连接到所述消音器上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和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不会被进一步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从而使得可以避免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与所述燃料系统装置的干涉。同样,由于在所述车辆中建立了地板下空间,即使在不可能在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和所述燃料系统装置之间建立充足的距离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消音器和所述限制构件之间的车辆纵向上设置一个相比于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和所述燃料系统装置之间的距离来说的较小的距离,也可以获得上述效果。[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制构件可以为加固所述车辆的横向构件。由于上述构造中的所述横向构件也用作限制构件,所以就没有必要提供附加限制构件,这避免了为提供附加限制构件的附加成本。[0011]可以设置从顶部和底部将所述消音器的位置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的在所述排气管中的部位夹入中间的一对横向构件,并且其中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可设置为小于所述消音器的最大高度。[0012]根据上述构造,当所述车辆遭受到前部碰撞并且整个排气装置随之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时,所述横向构件限制了所述消音器进一步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因此,可以适当地限制连接到所述消音器上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以及所述排气管的第二部进一步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0013]在上述方案中,可在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中设置接头,所述接头吸收伴随所述消音器的垂直位移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0014]根据上述构造,当在前部碰撞时所述消音器不仅被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而且也被垂直移置时,随之产生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被所述接头吸收。这使得可以避免由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引起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和所述燃料罐之间的干涉。[0015]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中可以设置有在所述消音器被垂直移置时比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其他部位更容易弯曲的部位。[0016]根据上述构造,当车辆中发生前部碰撞并且所述消音器被不仅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而且被垂直移置时,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也被垂直移置。关于该位移,该位移被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比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其他部位更容易弯曲的部位的弯曲所限制。换言之,与所述消音器的垂直位移相对应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被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比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其他部位更容易弯曲的部位的弯曲所吸收。因此,这使得可以限制与所述消音器的垂直位移相对应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从而可以避免由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的垂直位移引起的所述排气管的第一部和所述燃料系统装置之间的干涉。附图说明-->[0017]从下文的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的以及进一步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使用相似的标记来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A为显示安装在车辆上的排气装置的俯视图,图1B为所述排气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显示在前部碰撞时消音器和第二排气管部的运动的简化视图;图3为显示在前部碰撞时消音器和第二排气管部的运动的简化视图;及图4为显示在排气装置中的第一排气管部的另一示例的简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参考图1A、图1B、图2和图3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图1A为显示安装在车辆上的排气装置的俯视图,图1B为所述排气装置的侧视图。[0019]在所述排气装置中,在连接到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1上的排气管2的中途设置有消音器3,排气管2的第一部4(即排气管2的中间部)和排气管2的第二部5(即排气管的下游部)设置在消音器3的下游处。排气管2(包括第一部4和第二部5)和消音器3被支撑在车辆的下表面上。来自内燃机1的排气被经由排气管2排放到外部,这时所述排气经过消音器3、排气管的第一部4和第二部5。[0020]排气管的第一部4连接到消音器3上并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用于向内燃机1供给燃料的燃料系统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燃料-->罐6)设置在车辆的后侧。排气管的第一部4朝向燃料罐6延伸。吸收当消音器3被垂直移置时产生的排气管的第一部4的垂直位移的接头7设置在排气管的第一部4的中途。所使用的接头7可以例如是使得排气管的第一部4可关于接头7自由运动的球形接头或者挠性接头。[0021]排气管的第二部5被连接为使得在相对于排气管的第一部4的水平方向上(图1A中的上下方向)弯曲,并且沿着燃料罐6的侧壁6a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同时在燃料罐6的周围保持指定的间隙。侧壁6a基本与路面垂直,侧壁6a的朝向车辆前侧的部位以一个倾斜度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并且侧壁6a的朝向车辆后侧的部位朝向车辆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装置,包括: 排气管,其连接到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上;以及 消音器,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 其中所述排气管具有布置在所述消音器的下游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且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消音器相连接并从所述消音 器延伸到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弯曲并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沿着燃料系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燃料系统装置周围保持指定的间隙, 其中所述排气装 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消音器的后面的限制构件,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消音器相接触以在所述消音器被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时限制所述消音器的位移,其中所述限制构件和所述消音器之间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燃料系统装置之间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的最小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6-7 158392/20061、一种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其连接到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上;以及消音器,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其中所述排气管具有布置在所述消音器的下游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且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消音器相连接并从所述消音器延伸到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弯曲并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二部沿着燃料系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燃料系统装置周围保持指定的间隙,其中所述排气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消音器的后面的限制构件,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消音器相接触以在所述消音器被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移置时限制所述消音器的位移,其中所述限制构件和所述消音器之间在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