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532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全频段天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图案层、第二导电图案层及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基板之下。第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外表面上,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一馈入点、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其中第一馈入点位于第一分支路段上,第一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一末端,第一末端分别与第一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一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具有双馈入点且第一导电图案层及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为旋转对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全频段天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图案层、第二导电图案层及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基板之下。第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外表面上,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一馈入点、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其中第一馈入点位于第一分支路段上,第一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一末端,第一末端分别与第一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一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相同。本技术其具有双馈入点且第一导电图案层及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为旋转对称设置。【专利说明】全频段天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全频段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是可用来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一般来说,天线所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辐射是朝向各个方向。透过特定的结构,使得天线的辐射能够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具有较大方向性,而其它方向的能量辐射则可以忽略。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例如是卫星、飞机和移动通讯手机等,通常透过是天线系统作为与外界传播信号的媒介。透过设计天线阵列图案、改变天线图案的长度、间距、配置和形状,可以制造出拥有既定特性的天线,以期天线能够达到高增益、小尺寸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全频段天线,其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图案层、第二导电图案层及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基板之下。第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一馈入点、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其中第一馈入点位于第一分支路段上,第一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一末端,第一末端分别与第一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第二导电图案层设置于外表面上,第二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三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四多边形辐射体、第二馈入点、第三分支路段及两个第四分支路段,其中第二馈入点位于第三分支路段上,第三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三末端,第三末端分别与第三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两个第四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四多边形辐射体。第一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相异,流经第一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与流经第三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相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全频段天线,其具有双馈入点且第一导电图案层及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为旋转对称设置。第一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相异,使得流经第一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与流经所述第三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相巳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的图案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层的图案相同。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层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旋转90度。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反射板的距离为I至3毫米。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正交。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四个第一连接单元,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之中的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末端及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体,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中的另外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分支路段及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体。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层包括四个第二连接单元,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之中的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末端及所述第三多边形辐射体,多个所述其中之另外二第二连接单元之中的另外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分支路段及所述第四多边形辐射体。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体、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体、所述第三多边形辐射体及所述第四多边形辐射体的形状都为六边形。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分支路段具有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一弯折部。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三分支路段具有两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末端的第二弯折部。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上视示意图。 图2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损耗的曲线图。 图2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二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损耗的曲线图。 图3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天线增益的曲线图。 图3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辐射效率的曲线图。 图4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天线增益的曲线图。 图4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辐射效率的曲线图。 图5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x-y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5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x-z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5C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不同平面y-z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6A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二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x-y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6B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二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x-z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6C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二导电图案层操作于不同频率时在不同平面y-z平面的辐射场型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全频段天线的第一导电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层两者的间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隔离度的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全频段天线 110第一导电图案层 112第一分支路段 112e第一末端 112w第一弯折部 113第二分支路段 114第一连接单元 120第二导电图案层 122第三分支路段 122e第三末端 122w第二弯折部 123第四分支路段 124第二连接单元 FAlll第一多边形辐射体 FBlll第二多边形辐射体 FA121第三多边形辐射体 FB121第四多边形辐射体 h距离 Il基板 Pl第一馈入点 P2第二馈入点 Rl反射板 SI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随附附图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而在下文将参阅随附附图以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概念的范畴。在每一附图中,为了使得所绘示的各层及各区域能够清楚明确,而可夸示其相对大小的比例,而且类似数字始终指示类似元件。 图1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全频段天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于本实施例中,全频段天线100包括基板11、反射板Rl、第一导电图案层110以及第二导电图案层120。第一导电图案层110以及第二导电图案层120都形成于基板Il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段天线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一外表面; 一第一导电图案层,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一第一馈入点、一第一分支路段及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其中所述第一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一分支路段上,所述第一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分支路段及所述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体; 一第二导电图案层,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层包括两个第三多边形辐射体、两个第四多边形辐射体、一第二馈入点、一第三分支路段及两个第四分支路段,其中所述第二馈入点位于所述第三分支路段上,所述第三分支路段具有两相对第三末端,所述第三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多边形辐射体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四分支路段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分支路段及所述两个第四多边形辐射体;以及 一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基板之下; 其中,所述第一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分支路段的延伸方向相异,流经所述第一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与流经所述第三分支路段的电流方向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达林树良李世璋陈铭耀
申请(专利权)人: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