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849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该风扇装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内部而邻近于该壳体的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风扇装置包括:多个扇叶、一轴心以及一滚珠;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外界压力对风扇装置的干扰而可持续稳定地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该风扇装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内部而邻近于该壳体的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风扇装置包括:多个扇叶、一轴心以及一滚珠;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本专利技术可减少外界压力对风扇装置的干扰而可持续稳定地正常运作。【专利说明】风扇装直及电子装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滚珠以降低外力干扰的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同时现今也已经发展出一种轻薄笔记本型计算机。但是为了要轻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运作正常,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结构强度就很重要。在机构的压力测试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地方就是笔记本型计算机内部的风扇装置。由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体积很轻薄,所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机壳强度较弱,且笔记本型计算机内部的预留空间较小,所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机壳很容易受到压迫而干涉到风扇装置的运转。在先前技术中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增强机壳构件的强度。而增强机壳构件的强度的方式,可能要改变机壳的材质或是增加机壳内部支撑的零组件来达成。但如此一来反而会造成笔记本型计算机重量的增加,而违背了轻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设计宗旨,且设计的成本也会增加。 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风扇装置及电子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装置,其具有滚珠以降低外力干扰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扇装置的电子装置。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内部而邻近于该壳体的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风扇装置包括:多个扇叶、一轴心以及一滚珠;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 ;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 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扇叶、一轴心以及一滚珠;该壳体具有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 ;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 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风扇装置;该壳体具有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风扇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内而邻近于该壳体的该板面,该风扇装置包括:多个扇叶、一轴心以及一滚珠;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 ;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 本专利技术可减少外界压力对风扇装置的干扰而可持续稳定地正常运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安装在电子装置内的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安装在电子装置内被按压时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I 壳体2 板面2a 风扇装置10 多个扇叶11 轴心12 滚珠容置部 121 槽口122 滚珠13 间隙H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先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10可用于电子装置I (如图3所示冲,以对电子装置I内的发热组件(图未示)提供风流来进行散热。风扇装置10可为离心式风扇,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种形式的风扇。风扇装置10包括多个扇叶11、轴心12及滚珠13。多个扇叶11藉由埋入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轴心12,藉此当轴心12转动时,带动多个扇叶11同时转动以产生风流。由于风扇装置10的作用原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且并非本专利技术所要改进的重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 轴心12的顶端设置滚珠13。而关于轴心12与滚珠13的关系请进一步参考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轴心12的其中一端具有滚珠容置部121及与该滚珠容置部121连通的槽口 122。滚珠容置部121的大小配合滚珠13的体积,用以容置滚珠13。槽口 122的直径小于滚珠13的直径,因此滚珠13将被槽口 122所限制,而不会从槽口 122掉出来。并须注意的是,轴心12可具有两端,但轴心12根据电子装置I内部的布局,仅在其中一端(例如本专利技术各图示中的顶端)设置滚珠容置部121,另一端则保持原始圆柱形状。亦即滚珠13仅需位于轴心12的其中一端,不需要同时设置于两端。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轴心12两端亦可以同时具有滚珠容置部及槽口而各容置有一滚珠,且两端的滚珠容置部、槽口、滚珠的尺寸可以相同亦可以因应实际设计需要而不相同。 接着请参考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安装在电子装置内的剖视图。 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10安装于电子装置I的壳体2内,电子装置I可为薄型笔记本型计算机,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壳体2具有位于风扇装置10上方一段距离的板面2a(例如在图示中为壳体的顶面),风扇装置10的滚珠13在壳体2的板面2a在一第一状态(即正常状态)下,与板面2a之间会相隔一间隙H。此间隙的尺寸可根据板面2a相对于压力的形变量测试数据来做设定,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间隙的宽度。 而最后请参考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装置安装在电子装置内被按压时的剖视图。 而当壳体2的板面2a在不慎被外力按压的第二状态时,会因为其材质特性而产生形变,使得板面2a弯曲,因而接触到滚珠13 (间隙H等于O)。若此时轴心12仍在转动状态下时,由于滚珠13并未固定连接至轴心12而可以随意自由转动,因此即使板面2a与位于轴心12 —端的滚珠13接触时,藉由滚珠13在板面2a与轴心12之间自由滚动而可有效降低彼此间的摩擦力而避免产生干涉现象。因此当外力按压板面2a时,只有滚珠13的滚动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轴心12则可以不停地继续转动。另外滚珠容置部121内可以填入有润滑油,以降低滚珠与板面2a及槽口 122接触时的摩擦力,使得滚珠13与板面2a或槽口122之间可从较大摩擦力的滑动摩擦变成较小摩擦力的滚动摩擦,并减少噪音的产生。 此外,由于不同的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内部而邻近于该壳体的一板面,该板面具有不受力的一第一状态以及受力的一第二状态,该风扇装置包括:多个扇叶;一轴心,该轴心连接该多个扇叶,使得该多个扇叶得以与该轴心同时转动,其中该轴心的至少一端具有一滚珠容置部及与该滚珠容置部连通的一槽口;以及一滚珠,该滚珠设置于该滚珠容置部内,并为该槽口所限制而不脱出于该滚珠容置部;其中当该板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滚珠与该板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而当该板面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板面接触到该滚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智张永利单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