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系统冰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1503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6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单系统冰箱,包括若干间室、分别设置在不同间室内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所述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串联后与所述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相连接,所述单系统冰箱还包括控制间室温度的电子温控器,所述电子温控器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间室温度和显示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间室内。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间室内,从而可以避免将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冰箱门体上而出现的布线难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系统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单系统冰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单系统冰箱利用机械旋钮来控制冰箱间室内的温度。但是,此种控温方式只能同时控制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并不能分别对冷藏室、冷冻室进行温度控制。用来控制温度的机械旋钮上只有表示温度大致范围的档位,因此此种控温方式精度较低、温度波动较大,不利于食品的储存。此外,利用机械旋钮控温的单系统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用户需要根据季节变换来手动调整冰箱档位。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较高,需用户自己将冰箱档位调低,否则如果冰箱依然处于强档,由于冰箱间室内外温差很大,冰箱间室内每下降一度都很困难,另外冰箱间室内冷气散失也将变快,这样会导致压缩机开机时间长而停机时间短,甚至会使得压缩机不停机,这样不仅耗电而且会使得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变短,甚至会出现冷藏室结冰现象。而在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果冰箱依然处于弱档,由于冰箱间室内外温差较小,压缩机将不会启动,从而导致冷冻室化冻。因此,传统的机械式温控单系统冰箱虽然成本低廉,但是操控方式复杂,不利于用户使用。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单系统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单系统冰箱,该单系统冰箱控温精度高、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系统冰箱,包括若干间室、分别设置在不同间室内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所述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串联后与所述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相连接,所述单系统冰箱还包括控制间室温度的电子温控器,所述电子温控器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间室温度和显示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间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为数码管。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间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位于所述冷藏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室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垂直于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一对侧壁以及后壁,所述顶壁、底壁、侧壁以及后壁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顶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凸伸形成有安装部,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室还包括与冰箱门体相对接的对接壁,所述对接壁呈“ 口 ”型,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顶壁靠近所述对接壁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室包括与冰箱门体相对接的对接壁,所述对接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温控器位于所述安装槽底壁和所述对接壁所在平面限定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室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垂直于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一对侧壁以及后壁,所述顶壁、底壁、侧壁以及后壁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对接壁靠近所述顶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温控器通过防水胶密封安装。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的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间室内,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始终工作在温度稳定的间室内,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不受外部环温的影响,进而提高所述电子温控器的工作精度。又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间室内,从而可以避免将所述电子温控器安装在冰箱门体上而出现的布线难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的循环线路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100包括冷藏室10、位于所述冷藏室10下方的冷冻室20、密封所述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门体30、控制所述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温度的电子温控器40、冷凝器50、毛细管60以及压缩机70,所述冷藏室10内设置有冷藏蒸发器11,所述冷冻室20内设置有冷冻蒸发器21,所述冷藏蒸发器11、冷冻蒸发器21串联后与所述冷凝器50、毛细管60以及压缩机70相连接。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冷藏室10包括顶壁12、与所述顶壁12相对设置的底壁13、垂直于所述顶壁12和底壁13的一对侧壁14以及后壁15,所述顶壁12、底壁13、侧壁14以及后壁15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16以收容待储藏物品。所述冷藏室10还包括与所述门体30相对接的对接壁17,所述对接壁17大致呈“口 ”型。所述顶壁12靠近所述对接壁17处向所述收容空间16凸伸形成有安装部121,所述电子温控器40通过防水胶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21上。所述电子温控器40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模块41以及控制所述冷藏室10、冷冻室20的温度和所述显示模块41的控制模块42。所述显示模块41为数码管,用来显示所述冷藏室10、冷冻室20的当前温度。所述控制模块42为单片机,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冷藏室10、冷冻室20的当前温度自动控制所述压缩机70的运行以使得冷藏室10、冷冻室20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保存待储藏物品,从而使得所述单系统冰箱100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冷藏室10、冷冻室20的温度,避免了现有单系统冰箱需要人工调节的弊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温控器40位于所述冷藏室10内,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温控器40亦可以位于所述冷冻室2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体30可以同时密封所述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门体30可以为两个,分别密封所述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 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40的显示模块41和控制模块42设置在所述冷藏室10内,从而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40始终工作在温度稳定的冷藏室10内,可以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40不受外部环温的影响,进而提高所述电子温控器40的工作精度。又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40安装在所述冷藏室10内,从而可以避免将所述电子温控器40安装在门体30上而出现的布线难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100的推广。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单系统冰箱200,其结构与所述单系统冰箱100的结构大体相同。相同部分的结构在此不做重复描述,主要差异在于对接壁210靠近顶壁220处设置有安装槽(未图示),所述电子温控器4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电子温控器40并未凸出所述对接壁210所在平面,即:所述电子温控器40位于所述安装槽底壁和所述对接壁所在平面共同限定的空间内。当门体30关闭时,所述门体30不会对所述电子温控器40构成影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100、200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40的显示模块41和控制模块42设置在所述冷藏室10内,从而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40始终工作在温度稳定的冷藏室10内,可以使得所述电子温控器40不受外部环温的影响,进而提高所述电子温控器40的工作精度。又由于所述电子温控器40安装在所述冷藏室10内,从而可以避免将所述电子温控器40安装在门体30上而出现的布线难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本专利技术单系统冰箱1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系统冰箱,包括若干间室、分别设置在不同间室内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所述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串联后与所述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系统冰箱还包括控制间室温度的电子温控器,所述电子温控器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间室温度和显示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间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系统冰箱,包括若干间室、分别设置在不同间室内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所述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串联后与所述冷凝器、毛细管以及压缩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系统冰箱还包括控制间室温度的电子温控器,所述电子温控器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间室温度和显示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间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数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位于所述冷藏室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系统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室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垂直于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一对侧壁以及后壁,所述顶壁、底壁、侧壁以及后壁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顶壁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建林李春阳张艳赵申秋王铭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