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衣着绝缘因子的车辆中自动气候控制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01502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6 00:12
提供了机动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和相关的操作方法。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为机动车辆的乘员确定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温度设定点和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模型温度条件;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计算模型温度条件和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并且基于该差值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调整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衣着绝缘因子的车辆中自动气候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0001 ]
整体涉及机动车辆气候控制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将乘员的衣着水平作为因子以提供热舒适度的自动机动车辆气候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具有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典型机动车辆利用用户输入以及来自指示内部和外部环境温度、太阳能负荷、机动车辆速度等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传感器的输入来确定合适的排放空气温度、空气流递送方法、以及气候控制系统风扇速度,以确定和维持乘客舱的乘员的热舒适水平。然而,这种热舒适水平计算对于所有乘客来说是相同的,而没有考虑可以区分一个乘客与另一个乘客的热舒适水平的因素。一个这样的因素(每个乘客所穿的衣着)可以显著地影响热舒适水平。在一个乘客可能穿着较重的外套、牛仔裤和靴子的同时,另一个乘客可能穿一条短裤、轻衬衣和凉鞋,但是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不具有在两者之间区分的能力并且仅提供一种热舒适水平。 因此,希望知道每个乘员的衣着水平,并且独特地提供伴随乘客衣着选择的每个热舒适水平。此外,结合附图以及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期望特征和特性将从随后的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而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实现思路
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操作机动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该方法:确定对于机动车辆的乘员的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温度设定点和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模型温度条件;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计算模型温度条件和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并且基于该差值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调整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设备。HVAC设备包括:用户接口,其被配置成接收用户选择的温度条件;至少一个红外(IR)传感器,其被配置成收集温度数据;多个传感器,其被配置成在被轮询(poll)时收集和发送环境数据。HVAC设备还包括HVAC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所收集的温度数据来确定衣着绝缘因子;基于用户选择的温度条件和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修正的温度条件;获得现有的温度条件;计算修正的温度条件和现有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基于计算的差值而朝修正的温度条件调整现有的温度条件。 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机动车辆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为机动车辆的乘员获得多个预定的衣着绝缘水平中的一个;使用衣着绝缘水平和预定的温度条件来确定修改的温度条件;确定目前的温度条件;计算修改的温度条件和目前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并且调整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风扇速度、空气流递送模式和空气流输出温度以减小目前的温度条件和修改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方案:1.一种操作机动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的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温度设定点和所述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模型温度条件;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计算所述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基于所述差值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调整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2.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包括改变下列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排放空气温度;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空气流递送模式;以及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风扇速度。 3.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还包括:获得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的未被覆盖区域的第一红外(IR)温度读数;获得所述乘员的衣着覆盖区域的第二 IR温度读数;计算所述第一 IR温度读数和所述第二 IR温度读数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使所述计算的第二差值与多个预定的衣着绝缘因子中的一个相关联。 4.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所述计算所述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在定时循环中连续地进行。 5.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所述获得利用来自下列中的至少一项的数据: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环境温度、所述机动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太阳能负荷、以及所述机动车辆的速度。 6.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包括仅在与所述乘员的位置相关联的所述机动车辆的预定区域内改变多个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 7.根据方案I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第二乘员的第二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所述温度设定点和所述第二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第二模型温度条件;计算所述第二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在所述第二乘员所位于的所述机动车辆的区域中改变所述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基于所述第二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所述差值来调整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8.一种机动车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设备,包括:用户接口,其被配置成接收用户选择的温度条件;至少一个红外(IR)传感器,其被配置成收集温度数据;多个传感器,其被配置成在被轮询时收集和发送环境数据;以及 HVAC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收集的温度数据确定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所述用户选择的温度条件和所述衣着绝缘因子计算修正的温度条件;获得现有的温度条件;计算所述修正的温度条件和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基于所述计算的差值而朝所述修正的温度条件调整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 9.根据方案8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HVAC控制单元通过改变下列中的至少一项来调整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所述HVAC设备的排放空气温度;所述HVAC设备的空气流递送模式;以及所述HVAC设备的风扇速度。 10.根据方案9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流递送模式包括通过其排放空气流的至少一个指定的HVAC通风口的配置。 11.根据方案8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HVAC控制单元还被配置成:获得所述乘员的裸露皮肤区域的第一红外(IR)温度读数;获得所述乘员的被覆盖皮肤区域的第二 IR温度读数;计算所述第一 IR温度读数和所述第二 IR温度读数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使所述计算的第二差值与多个预定的衣着绝缘因子中的一个相关联。 12.根据方案8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HVAC控制单元还被配置成获得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计算所述修正的温度条件并且在定时循环中连续地调整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 13.根据方案8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HVAC控制单元利用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获得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所述数据包括: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环境温度、所述机动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太阳能负荷、以及所述机动车辆的速度。 14.根据方案8所述的HVAC设备,其中,所述HVAC控制单元仅在与乘员的位置相关联的所述机动车辆的具体区域内调整所述现有的温度条件。 15.一种操作机动车辆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获得对于机动车辆的乘员的多个预定的衣着绝缘水平中的一个;使用所述衣着绝缘水平和预定的温度条件来确定修改的温度条件;确定目前的温度条件;计算所述修改的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调整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风扇速度、空气流递送模式和空气流输出温度以减小所述目前的温度条件和所述修改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 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风扇速度、空气流递送模式和空气流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机动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确定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的衣着绝缘因子;基于温度设定点和所述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模型温度条件;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计算所述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基于所述差值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调整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2 US 13/947,7961.一种操作机动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的衣着绝缘因子; 基于温度设定点和所述衣着绝缘因子来计算模型温度条件; 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 计算所述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 基于所述差值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以调整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包括改变下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排放空气温度; 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空气流递送模式;以及 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风扇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还包括: 获得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的未被覆盖区域的第一红外(IR)温度读数; 获得所述乘员的衣着覆盖区域的第二 IR温度读数; 计算所述第一 IR温度读数和所述第二 IR温度读数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 使所述计算的第二差值与多个预定的衣着绝缘因子中的一个相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所述计算所述模型温度条件和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改变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在定时循环中连续地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前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所述获得利用来自下列中的至少一项的数据: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环境温度、所述机动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太阳能负荷、以及所述机动车辆的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包括仅在与所述乘员的位置相关联的所述机动车辆的预定区域内改变多个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M塔马斯JA博兹曼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