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617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组件本体(1),组件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分体式接线盒(2),左右两个分体式接线盒(2)分别引出负极线缆(3)以及正极线缆(4),其特征在于负极线缆(3)的长度a为100~300mm,正极线缆(4)的长度b为300~500mm,且需要满足100<b-a<400。该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能够有效保护连接器,优化连接器工作环境,提高连接器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设计方式是将电池串置于前后两块糧胶膜之间,上覆光伏玻璃下铺背板进行层压,将接线盒使用硅胶粘接在组件背板面。现行组件设计采用的分体接线盒为长度相同的对称式线缆结构,组件安装完成后连接器在两组件中间位置,直接面对太阳暴晒和风吹雨淋,连接器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连接部件,起着关键作用,巨大的环境冲击不利于连接器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连接器,优化连接器工作环境,提高连接器使用寿命的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组件本体,组件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分体式接线盒,左右两个分体式接线盒分别引出负极线缆以及正极线缆,负极线缆的长度£1为100?300111111,正极线缆的长度13为300?500111111,且需要满足100〈13-3〈4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安装时由于两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后,线缆长度不对称结构,使连接器位置不再处于两块组件中间,而是位于一块组件的背后,大量减少了太阳暴晒和风沙雨雪的正面冲击,从而提高了连接器的耐久性。因此该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能够有效保护连接器,优化连接器工作环境,提高连接器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 组件本体1 分体式接线盒2 负极线缆3 正极线缆4 连接器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组件本体1,组件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分体式接线盒2,分体式接线盒2通过硅胶粘接于组件本体1的背板面,左右两个分体式接线盒2分别引出负极线缆3以及正极线缆4,负极线缆3的长度为3,正极线缆4的长度为I负极线缆3的长度3为100?300臟,正极线缆4的长度6为300?500臟。且需要满足100〈13-21〈400。 实施例1 参见图2,分体式接线盒通过硅胶粘接于背板面,正极线缆采用400!^线缆,负极线缆采用200皿线缆,两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后,由于线缆长度不对称结构,使连接器5位置不再处于两块组件中间,而是位于一块组件的背后,大量减少了太阳暴晒和风沙雨雪的正面冲击,从而提高了连接器的耐久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组件本体(1),组件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分体式接线盒(2),左右两个分体式接线盒(2)分别引出负极线缆(3)以及正极线缆(4),其特征在于负极线缆(3)的长度a为100~300mm,正极线缆(4)的长度b为300~500mm,且需要满足100<b‑a<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非对称线缆长度分体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组件本体(1),组件本体(I)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分体式接线盒(2),左右两个分体式接线盒(2)分别引出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张雨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