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129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包括地表模型、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其要点是所述地表模型是根据地势制作模块按比例拼接构成;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是根据规划路线的要求设置在地表模型上,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分别通过导地线模型连接至地表模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制作,在施工、检修工作中,首先将模型组合成与作业现场实际相符的高压线路线段,根据工作任务可在模型上制定作业流程、任务分工、注意点讲解等,可作为电力线路基础知识培训工具,参照模型直观的说明输电线路基础、运行和检修知识。解决了现有技术线路铺设定位不方便、培训学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输电线路模型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安装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模型。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在架设、改造施工中需要完成检修计划、现场勘察、台帐核对、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风险预控、作业步骤、作业标准、人员配置、开工管理、作业结束、闭环管理共13项任务,其中有10项需在开工前或施工中在现场落实制定。线路的铺设、线杆的位置受地理位置影响巨大,目前都是根据地形临时做出决定,这样就造成了施工断断续续,影响施工进度。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培训一线工作队职工尤为重要,文字理论性学习枯燥乏味,不能直观、生动的体现现场实际,在培训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输电线路模型可作为培训道具,直观的反应实际工作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线路铺设定位不方便、培训学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模型。本技术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包括地表模型、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其要点是所述地表模型是根据地势制作模块按比例拼接构成;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是根据规划路线的要求设置在地表模型上,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分别通过导地线模型连接至地表模型上。所述地表模型拼接后可重复利用,其表面还可以设有模拟岩层和树木。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制作,在施工、检修工作中,首先将模型组合成与作业现场实际相符的高压线路线段,根据工作任务可在模型上制定作业流程、任务分工、注意点讲解等,可作为电力线路基础知识培训工具,参照模型直观的说明输电线路基础、运行和检修知识。解决了现有技术线路铺设定位不方便、培训学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塔模型2、线杆模型3、转角杆模型4、地表模型5、导地线模型【具体实施方式】参附照图,本技术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包括地表模型4、高塔模型1、线杆模型2和转角杆模型3 ;所述地表模型4是根据地势制作模块按比例拼接构成;所述高塔模型1、线杆模型2和转角杆模型3是根据规划路线的要求设置在地表模型4上,所述高塔模型1、线杆模型2和转角杆模型3分别通过导地线模型5连接至地表模型4上。[0011 ] 所述地表模型拼接后可重复利用,其表面还可以设有模拟岩层和树木。通过各种形式的杆塔标准图纸,按照50:1的比例逐个对杆塔进行加工,将其按照线路实际方式,组合形成高压输电线路中某一个线段的状态。本技术的效益:1、输电线路施工方案制定方面:自2012年以来,3年中共计在115条次施工作业方案的制定中使用,减少了大量的方案制定工作量,方案合格率100%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培训方面:共计参与了 73次线路专业一线职工的培训,使枯燥的理论文字性培训讲的更加生动和直观,避免了培训后,受训人员会说不会干的弊端,专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9%,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及上级领导的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包括地表模型、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地表模型是根据地势制作模块按比例拼接构成;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是根据规划路线的要求设置在地表模型上,所述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分别通过导地线模型连接至地表模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包括地表模型、高塔模型、线杆模型和转角杆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地表模型是根据地势制作模块按比例拼接构成;所述高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际铎胡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临沭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