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蔺洪俊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993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防风3-6、白芷3-6、黄芩3-6、乌贼骨10-15、厚朴10-20、柴胡10-20、百合8-10、白附子5-6、生地榆8-10、石菖蒲6-9、麦冬4-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兼具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清心宁神、调和肝脾的功效,多种中药成分协同作用,治愈时间短,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因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 ο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防风3-6、白芷3-6、黄芩3-6、乌贼骨10-15、厚朴10-20、柴胡10-20、百合8-10、白附子5-6、生地榆8_10、石菖蒲6_9、麦冬4_6。 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防风5、白芷5、黄芩4、乌贼骨10、厚朴15、柴胡15、百合8、白附子5、生地榆8、石菖蒲8、麦冬5。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失眠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药洗净,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400ml,200ml,浓缩至300ml,过滤。 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药的作用如下:白芷:祛风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主治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赤白带下,肠风痔漏,寒湿腹痛,疥癣,眉棱骨痛,头痛,齿痛,鼻渊;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主治风疹瘙痒,肠风下血,腹痛泄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破伤风;黄芩:除湿热,泻火,止血,安胎。主治痈肿疖疮,温热病,湿热黄胆,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中风痰壅、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惊风癫痫、痈疽肿毒。 生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痈敛疮。主治各种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血痢、肠风、痔疮、痈疽、湿疹、烧伤等。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多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清心宁神、调和肝脾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率高,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中药组份:防风3克、白芷3克、黄芩3克、乌贼骨12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百合9克、白附子5克、生地榆9克、石菖蒲6克、麦冬4克。 用法用量:将所述原料药洗净,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400ml,200ml,浓缩至300ml,过滤,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2:中药组份:防风6克、白£ 6克、黄芩6克、乌贼骨15克、厚朴20克、柴胡20克、百合10克、白附子6克、生地榆10克、石菖蒲9克、麦冬6克。 用法用量:将所述原料药洗净,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400ml,200ml,浓缩至300ml,过滤,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3:中药组份:防风5克、白芷5克、黄芩4克、乌贼骨10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百合8克、白附子5克、生地榆8克、石菖蒲8克、麦冬5克。 用法用量:将所述原料药洗净,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400ml,200ml,浓缩至300ml,过滤,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4:临床观察(I)临床资料本专利技术人于2011年至今,对500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年龄30到70岁不等,治愈461人,治愈率高达92.2%,有效20人,总有效率高达96.2%。 (2)治疗方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较之前增加不足3h ;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4)典型病例马某,男,62岁,患失眠7年,入睡困难,头晕健忘,睡前常服用阿普唑仑片,效果不理想。2012年7月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服用20天后,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增高,醒后精力充沛,继续服用本中药10天后痊愈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张某,女,56岁,患失眠3年,入睡后睡眠连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常醒,醒后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2013年2月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服用15天后,睡眠深度明显提高,精力充沛,继续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10天后痊愈停药,至今未见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防风3‑6、白芷3‑6、黄芩3‑6、乌贼骨10‑15、厚朴10‑20、柴胡10‑20、百合8‑10、白附子5‑6、生地榆8‑10、石菖蒲6‑9、麦冬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防风3-6、白芷3-6、黄芩3-6、乌贼骨10-15、厚朴10-20、柴胡10-20、百合8-10、白附子5-6、生地榆8-10,石菖蒲6-9、麦冬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洪俊
申请(专利权)人:蔺洪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