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87219 阅读:94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1-3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加解密识别用户命令和用户身份的主机CPU和稳压电源,所述主机CPU分别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摄像单元及智能门禁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可视一体化同时达到求助,识别来访人员的信息和远程遥控开门等目的。对于被监护人能同时达到求助,识别来访人员的信息和远程遥控开门的目的,给予被监护人更好的帮助和服务,让监护人感到方便和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弱势群体的安全问题异常严峻,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 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 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及各类、不同等级的残疾人数: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对老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课题,弱势群体的居家安全也是家人们的心头病,由于年龄的增大或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的减退,忘带钥匙不能进屋,忘关煤气,引起家中火灾,突发病症导致生命危在旦夕等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弱势群体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在现有的市场中同类的产品主要都是“紧急呼救器”和“呼叫平台”。为了更好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安全,避免错误和不及时等情况,我们采用可视一体化同时达到求助,识别来访人员的信息和远程遥控开门等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运行安全,方便被监护人在家出现问题能及时的将消息发出让监护人知晓,若监护人不能及时赶到,监护人可以找寻其他救护人员,然后用远程监控识别其他救护人员是否到达,在通过手机软件智能的打开大门方便救护人员能及时进屋进行救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加解密识别用户命令和用户身份的主机CPU和稳压电源,所述主机CPU分别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摄像单元及智能门禁系统相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无线呼叫器传来的2.4G频段信号; 所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用于将3G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机CPU中,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连接用于收发3G无线网络信号并与用户智能手机相连的的3G收发器; 所述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照片进行身份识别及实时远程监控; 所述智能门禁装置由开锁执行器和门禁传感器组成,开锁执行器,是用于接受执行所述主机CPU发来的开门命令;门禁传感器,是用于确认人已进屋。 所述的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机CPU,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3G收发器相连,稳压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CPU包括:信号加密解密单元,用于加密和解密传输过来的命令和信息;信号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解密过的命令和信息;存储器,是用于保存客服信息和发出的指令;图像编码压缩单元,是用于摄像单元拍到的照片进行编码和压缩;CPU,用于执行解密识别后的命令和身份。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电源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上述系统的可视化远程监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移动网络在手机上登入授权用户账号和密码; 步骤二、验证所述授权用户账号和密码是否与数据库中所存储的 授权用户信息相匹配; 步骤三、等判定所述信息相匹配时,建立与所述授权用户的会话; 步骤四、接收来自所述授权用户的控制指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视一体化同时达到求助,识别来访人员的信息和远程遥控开门等的目的。对于被监护人的能同时达到求助,识别来访人员的信息和远程遥控开门的目的,给予被监护人更好的帮助和服务,让监护人感到方便和放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主机CPU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加解密识别用户命令和用户身份的主机CPU和稳压电源,所述主机CPU分别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摄像单元及智能门禁系统相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无线呼叫器传来的2.4G频段信号; 所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用于将3G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机CPU中,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连接用于收发3G无线网络信号并与用户智能手机相连的的3G收发器; 所述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照片进行身份识别及实时远程监控; 如图3所示,所述智能门禁装置由开锁执行器和门禁传感器组成,开锁执行器,是用于接受执行所述主机CPU发来的开门命令;门禁传感器,是用于确认人已进屋。 所述的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机CPU,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3G收发器相连,稳压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 [0031 ]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主机CPU包括:信号加密解密单元,用于加密和解密传输过来的命令和信息;信号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解密过的命令和信息;存储器,是用于保存客服信息和发出的指令;图像编码压缩单元,是用于摄像单元拍到的照片进行编码和压缩;CPU,用于执行解密识别后的命令和身份。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电源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上述系统的可视化远程监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移动网络在手机上登入授权用户账号和密码; 步骤二、验证所述授权用户账号和密码是否与数据库中所存储的 授权用户信息相匹配; 步骤三、等判定所述信息相匹配时,建立与所述授权用户的会话; 步骤四、接收来自所述授权用户的控制指令。 本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被监护人在家中出现意外情况,将手中的无线呼叫器按下,发送2.4G频段到无线信号接收器中。无线信号接收器再将此信息转送到主机CPU中,由主机CPU进行处理加解密识别被监护人的命令,再依次通过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和3G收发器,将此信息转换成3G无线网络信号发送到监护人手机中,提醒监护人,便于监护人急时作出相对应的判断和措施。 若监护人不能急时赶到,监护人可以找寻其他临时监护人前往,然后监护人用手机远程对主机CPU发布一个监控命令,此命令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传送到3G收发器中,再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然后传到主机CPU中进行处理加解密识别监护人发出的命令,并执行此命令,此时监控系统将由摄像单元所拍摄的来访的救护人员的信息通过主机CPU的图像编码压缩单元进行压缩处理后反馈到监护人手机当中,监护人自行进行判断。 若监护人判定来访人员是自己找的临时监护人,监护人可通过手机发送开锁命令给主机CPU,此命令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传送到3G收发器中,再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然后传到主机CPU中进行处理加解密识别监护人发出的命令,并执行此命令,此时智能门禁装置中的开锁执行器启动,门便打开。 若临时监护人通过智能门禁,此时智能门禁装置中的门禁传感器启动,并将信息反馈到监护人手机中,提醒监护人。 所述系统中信息通过主机CPU的过程如下,如图2: 信息在信号加密解密单元进行解密信息;再通过主机CPU中的信号识别单元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处理加解密识别用户命令和用户身份的主机CPU和稳压电源,所述主机CPU分别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摄像单元及智能门禁系统相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无线呼叫器传来的2.4G频段信号; 所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用于将3G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机CPU中,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连接用于收发3G无线网络信号并与用户智能手机相连的的3G收发器; 所述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照片进行身份识别及实时远程监控; 所述智能门禁装置由开锁执行器和门禁传感器组成,开锁执行器,是用于接受执行所述主机CPU发来的开门命令;门禁传感器,是用于确认人已进屋; 所述的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机CPU,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3G收发器相连,稳压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势群体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处理加解密识别用户命令和用户身份的主机CPU和稳压电源,所述主机CPU分别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摄像单元及智能门禁系统相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无线呼叫器传来的2.4G频段信号; 所述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用于将3G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机CPU中,移动信号调制解调器连接用于收发3G无线网络信号并与用户智能手机相连的的3G收发器; 所述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照片进行身份识别及实时远程监控; 所述智能门禁装置由开锁执行器和门禁传感器组成,开锁执行器,是用于接受执行所述主机CPU发来的开门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林皮远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重视家里安科技有限公司杨泽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2月01日 01:12
    弱势群体,政治经济学新名词,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比如工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