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694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2:32
一种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分动齿轮设置有用于支承泵轮的支承台,泵轮与分动齿轮的支承台连接跟随分动齿轮同步运转;分动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分动齿轮的支承台为向泵轮侧伸出一个台阶,该台阶外圆套接泵轮内孔形成对泵轮的定位支承;轴承由挡圈定位外圈、定位套定位内圈,实现轴向定位;其优点是泵轮与分动齿轮安装在同一个尺寸较大的轴承上,消除了原有结构中由于两个轴承孔加工精度的误差及轴承自身加工误差导致轴承受载荷不均,易受磨损等不利影响:提高了承载能力;可进行轴向游隙的调整,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分动齿轮设置有用于支承泵轮的支承台,泵轮与分动齿轮的支承台连接跟随分动齿轮同步运转;分动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分动齿轮的支承台为向泵轮侧伸出一个台阶,该台阶外圆套接泵轮内孔形成对泵轮的定位支承;轴承由挡圈定位外圈、定位套定位内圈,实现轴向定位;其优点是泵轮与分动齿轮安装在同一个尺寸较大的轴承上,消除了原有结构中由于两个轴承孔加工精度的误差及轴承自身加工误差导致轴承受载荷不均,易受磨损等不利影响:提高了承载能力;可进行轴向游隙的调整,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可靠性。【专利说明】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装载机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装载机采用机械-液力传动,所配的液力变矩器主要零部件包括罩轮、泵轮、涡轮组件、导轮、输出轴、分动齿轮、取力齿轮等。 在液力变矩器中,罩轮与发动机飞轮齿圈直接配合并通过螺栓与泵轮联接,故泵轮与发动机一同旋转。变矩器里面充满油液,泵轮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泵轮流道中油液的动能,油液依靠离心力的作用沿着泵轮叶片的引导冲击涡轮的叶片,使涡轮组件旋转,油液继而冲向固定不动的导轮叶片。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高速冲向导轮的油液会给涡轮组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增大涡轮组的输出力矩。涡轮和涡轮毂用铆钉铆接在一起,再通过花键和涡轮输出轴连接,涡轮输出轴通过花键和联轴节连接,将动力传递给其后的传动系统。 现有的液力变矩器如图1所示,泵轮和分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同型号的轴承上,通过螺栓与分动齿轮联接与紧固(如图2所示),分动齿轮将力矩传递至与其啮合的取力齿轮。分动齿轮定位装置为:分动齿轮与泵轮分别固定在两个轴承上,其中一个轴承同时与泵轮和分动齿轮接触,它们通过螺栓联接实现同步旋转工作。分动齿轮与泵轮轴承定位孔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不是在同一道工序同一次装夹中加工完成,存在加工误差,这个误差将导致与轴承受载荷不均衡;并且同一型号的轴承即使是同一批次制造亦存在精度的差异。这两个差异在变矩器随载荷改变而频繁转变时被不断放大,导致两个轴承很长时间内只有一个轴承或者轴承的一半在受载荷作用,不均衡的载荷作用使轴承易受磨损、寿命减短,从而大大降低液力变矩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装置中轴承受载荷不均,易受磨损,寿命减短,最终导致液力变矩器失效问题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分动齿轮、泵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齿轮设置有用于支承泵轮的支承台,所述泵轮与分动齿轮的支承台连接跟随分动齿轮同步运转;所述分动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分动齿轮的支承台为向泵轮侧伸出一个台阶,该台阶外圆套接泵轮内孔形成对泵轮的定位支承。 进一步的:所述泵轮泵轮侧设置有螺栓打入口,从螺栓打入口用螺栓打入分动齿轮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联接与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分动齿轮用于安装轴承的内孔开口朝泵轮侧,在孔内开有沟槽,在该沟槽处安装有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处于挡圈与轴承安装完毕后轴承具有0.05mm-0.15mm轴间隙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支承面位于分动齿轮与泵轮接合部位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由挡圈定位外圈、定位套定位内圈,实现轴向定位。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相当于把泵轮与分动齿轮安装在同一个轴承上,消除了原有结构中由于两个轴承孔加工精度的误差及轴承自身加工误差导致轴承受载荷不均,易受磨损等不利影响:同时分动齿轮安装在一个尺寸较大的轴承上,提高了承载能力;轴承一端外圈利用挡圈定位,可进行轴向游隙的调整,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定位套1、挡圈2、轴承3、螺栓4、弹性垫片5、平垫圈6、泵轮7、密封环8、分动齿轮9 ;分动齿轮9的支承台为向泵轮7侧伸出一个台阶,该台阶外圆套接泵轮7内孔形成对泵轮7的定位支承;所述泵轮7泵轮侧设置有12颗螺栓打入口,从螺栓打入口用12颗螺栓4打入分动齿轮9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联接与紧固;所述分动齿轮9用于安装轴承3的内孔开口朝泵轮侧,在孔内开有沟槽,在该沟槽处安装有挡圈2 ;所述沟槽处于挡圈2与轴承3安装完毕后轴承3具有0.05mm-0.15mm轴间隙的位置;所述轴承3的支承面位于分动齿轮9与泵轮7接合部位的下方,当分动齿轮9与泵轮7接合面位于轴承3支承面的中心附近时,其支承效果较佳;所述轴承3由挡圈2定位外圈、定位套I定位内圈,实现轴向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分动齿轮(9)、泵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齿轮(9)设置有用于支承泵轮(7)的支承台,所述泵轮(7)与分动齿轮(7)的支承台连接跟随分动齿轮(7)同步运转;所述分动齿轮(9)通过轴承(3)支承于输出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动齿轮(9)的支承台为向泵轮(7)侧伸出一个台阶,该台阶外圆套接泵轮(7)内孔形成对泵轮(7)的定位支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轮(7)泵轮侧设置有螺栓打入口,从螺栓打入口用螺栓打入分动齿轮(9)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联接与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齿轮(9)用于安装轴承(3)的内孔开口朝泵轮侧,在孔内开有沟槽,在该沟槽处安装有挡圈(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处于挡圈(2)与轴承(3)安装完毕后轴承(3)具有0.05mm-0.15mm轴间隙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支承面位于分动齿轮(9)与泵轮(7)接合部位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由挡圈(2 )定位外圈、定位套(I)定位内圈,实现轴向定位。【文档编号】F16H57/023GK104315108SQ201410551783【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专利技术者】章勇华, 覃现忠, 王松林 申请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变矩器分动齿轮定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分动齿轮(9)、泵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齿轮(9)设置有用于支承泵轮(7)的支承台,所述泵轮(7)与分动齿轮(7)的支承台连接跟随分动齿轮(7)同步运转;所述分动齿轮(9)通过轴承(3)支承于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勇华覃现忠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