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7558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业务路径控制器、h个可编程交换机和m个业务使能器,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与业务路径控制器之间具有第一接口,业务路径控制器与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分别具有第二接口,m个业务使能器中每个业务使能器与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一相连接,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互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业务流分类器生成包括业务流类别信息的通知消息,业务路径控制器根据通知消息生成与k个业务使能器相连的i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i个可编程交换机分别根据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转发业务流的数据包,使得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顺序处理业务流的数据包,能够提升网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部署增值业务有助于对移动网关的Gi接口数据进行更精准的管道经营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一些主流运营商已经采用串联各种增值业务服务器的方案来部署增值业务。具体来说,在移动网关与服务器之间串联各种增值业务服务器,使得所有业务流均流经每个增值业务服务器。这些增值业务服务器也可以称为业务使能器(ServiceEnabler),可以包括有视频优化器、业务流压缩器、数据缓存器、深度报文探测器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头增强器等。然而,在这种部署方案中,由于所有业务使能器串联在移动网关与服务器之间,那么任何一个业务使能器故障,会导致用户连基本业务都无法使用。而且每个业务使能器不管是否需要都要对业务流进行处理,增加了业务流的处理时间。可见,这种方案不仅会降低网络可靠性,而且大大增加了网络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能够提升网络可靠性,并减小网络时延。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路由系统,包括: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业务路径控制器、h个可编程交换机和m个业务使能器,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之间具有第一接口,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分别具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具有第三接口,所述m个业务使能器中每个业务使能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一相连接,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互连;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用于根据业务流生成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类别信息,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对应的第一业务链,所述第一业务链由所述m个业务使能器中的k个业务使能器组成,其中在所述第一业务链中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接收所述通知消息,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生成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与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是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选择的;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的每个可编程交换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并根据所述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转发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以便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所述第一顺序处理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其中,h、m和j均为正整数,k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h的正整数。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2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信息,所述业务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网际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应用类别;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应用类别;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进行封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还用于:在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在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处理,所述调整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添加,删除,修改;根据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处理。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还用于获取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或者,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从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设备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具体用于从所述PCRF设备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用于在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根据业务流生成所述通知消息之前,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发送所述业务流的前n个数据包,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前n个数据包确定所述通知消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发送所述前n个数据包之前,接收所述业务流的第1个数据包;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接收所述第1个数据包的信息,并在确定需要将所述第1个数据包需要转发给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1个数据包的信息生成第二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二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业务路由系统、设备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业务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业务路径控制器、h个可编程交换机和m个业务使能器,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之间具有第一接口,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分别具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具有第三接口,所述m个业务使能器中每个业务使能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一相连接,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互连;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用于根据业务流生成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类别信息,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对应的第一业务链,所述第一业务链由所述m个业务使能器中的k个业务使能器组成,其中在所述第一业务链中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接收所述通知消息,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生成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与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是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选择的;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的每个可编程交换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并根据所述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转发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以便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所述第一顺序处理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其中,h、m和j均为正整数,k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h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信息,所述业务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网际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应用类别;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应用类别;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拓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内部拓扑结构以及所述业务路由系统的外部连接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进行封装。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还用于:在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以及所述对应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在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处理,所述调整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添加,删除,修改;根据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还用于获取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或者,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具体用于从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设备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具体用于从所述PCRF设备接收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用于在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根据业务流生成所述通知消息之前,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发送所述业务流的前n个数据包,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前n个数据包确定所述通知消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发送所述前n个数据包之前,接收所述业务流的第1个数据包;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接收所述第1个数据包的信息,并在确定需要将所述第1个数据包需要转发给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1个数据包的信息生成第二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二转发表项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转发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转发表项;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发表项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向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转发所述前n个数据包。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与移动网关之间具有第四接口;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四接口从所述移动网关接收所述第1个数据包。14.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位于在移动网关与所述第j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位于移动网关内部。15.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业务流分类器;所述第二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之间具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业务流分类器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的第p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具有所述第三接口,p为小于或等于h的正整数。16.一种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与第一业务流分类器之间具有第一接口;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分类器接收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类别信息,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对应的第一业务链,所述第一业务链由一个或多个按照第一顺序排列的业务使能器组成;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生成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机分别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机发送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以便所述可编程交换机根据所述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转发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业务使能器按照所述第一顺序处理所述业务流的数据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与h个可编程交换机之间具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业务链由m个业务使能器中的k个业务使能器组成,其中在所述第一业务链中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生成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与所述k个业务使能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是从所述h个可编程交换机中选择的;其中,h和m为正整数,k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h的正整数。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流对应的业务流信息,所述业务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网际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路径控制器所在的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和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应用类别;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业务流信息,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类别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类别标识;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与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链表,所述第一业务链表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链;根据业务路由系统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业务链表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类别标识。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类别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业务链表以及所述对应关系。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业务路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i个可编程交换机中每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第一转发表项之前,接收业务路由规则信息,所述业务路由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处理,所述调整处理包括以下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胡伟华蒋铭钱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