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931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使显示设备的LOGO能够发光,并且成本较低。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显示设备,包括壳体、发光单元以及LOGO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置空间的背壳,所述背壳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LOGO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LOGO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所述显示设备的背光,且保持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LOGO件的透光材料处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为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不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通常是在塑料结构件外表面印刷LOGO标示或者采用金属铭牌L0G0,这种制造方法简单,能清晰标记不同显示设备的LOGO、表面制造商等信息。随着显示设备的发展,显示设备的种类和型号也越来越多,用户对显示设备LOGO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述的金属铭牌LOGO以及印刷LOGO均不能发光,显示效果较为单一,并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不能清楚地显示LOGO的信息,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发光LOGO方案,显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包括LOGO件以及发光板,LOGO件设置于发光板上,发光板发出的光照射到LOGO件上,使LOGO件发光。其中,通过在显示设备上单独设置发光板为LOGO件提供光,虽然可以让LOGO件具有发光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需要在显示设备内部增加发光板的结构,使得显示设备的成本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显示设备的LOGO能够发光,并且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壳体、发光单元以及LOGO件; 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置空间的背壳,所述背壳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LOGO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LOGO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透光材料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所述显示设备的背光,且保持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LOGO件的透光材料处射出。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LOGO件包括具有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材料层以及具有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均为透光材料层; 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两者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材料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所述LOGO件配置为供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第二材料层射入并从所述第一材料层射出。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第一材料层为纳米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纳米材料层的折射率。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两者为不同的颜色视觉效果。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两者通过双色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LOGO件还包括电镀层以及具有第三视觉效果的第三材料层,所述电镀层与所述第三材料层两者位于同一层,且所述第三材料层环绕所述电镀层设置; 所述电镀层与所述第三材料层两者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 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为透明视觉效果,所述第三视觉效果为颜色视觉效果。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LOGO件通过透明背胶与所述背壳连接,且保持所述LOGO件与所述背壳两者之间相对固定。 前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为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显示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因为显示设备包括发光单元和LOGO件,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并且至少一部分背光从LOGO件的透光材料处射出,此时当用户观察LOGO件时,LOGO件在外观上具有发光的技术效果,LOGO件从外观上看更加美观,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佳。 又因为本技术显示设备的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该发光单元具有双重的功能,不仅能够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而且还能够作为LOGO件的光源使LOGO件发光,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发光板结构专门为LOGO件提供光源,从而节省了发光板结构的成本,使本技术显示设备的价格较为低廉。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壳体(图中未标示)、发光单元3以及LOGO件4。 壳体具有容置空间2,壳体包括构成容置空间2的背壳I,背壳I设有第一开口 11,第一开口 11连通容置空间2。 LOGO件4设置于第一开口 11处,LOGO件4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且该透光材料部分通过第一开口 11显露。当第一开口 11朝向用户时,用户可以从外部通过第一开口 11看到LOGO件4的透光材料部分。 发光单元3设置于容置空间2,发光单元3配置为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且保持至少一部分背光从LOGO件4的透光材料处射出。其中,该至少一部分背光可以直接照射到LOGO件4上并从LOGO件4的透光材料处射出,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内部的其它部件反射到LOGO件4上并从LOGO件4的透光材料处射出。 其中,因为显示设备包括发光单元3和LOGO件4,发光单元3配置为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并且至少一部分背光从LOGO件4的透光材料处射出,此时当用户观察LOGO件4时,LOGO件4在外观上具有发光的技术效果,LOGO件4从外观上看更加美观,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佳。 具体在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显示面板5,壳体包括构成容置空间2的第二开口(图中未标示),显示面板5设置于容置空间2并且通过该第二开口显露,发光单元3可以提供显示设备的背光,使显示面板5可以清楚地显示输入的内容。例如,当显示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发光单元3提供笔记本电脑的背光,使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屏幕上输入的信息。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具有双重的功能,发光单元3不仅能够提供显示设备显示输入信息所需的背光,而且还能作为LOGO件4的光源使LOGO件4发光。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发光板结构专门为LOGO件4提供光源,从而节省了发光板结构的成本,使本技术显示设备的价格较为低廉。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述的LOGO件4包括具有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材料层41以及具有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材料层42,第一材料层41与第二材料层42均为透光材料层。第一材料层41与第二材料层42两者层叠设置,第一材料层41通过第一开口 11显露,LOGO件4配置为供至少一部分前述的背光从第二材料层42射入并从第一材料层41射出。具体在实施时,前述的第一材料层41可以为字体层,该字体层为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光单元以及LOGO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置空间的背壳,所述背壳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LOGO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LOGO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透光材料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所述显示设备的背光,且保持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LOGO件的透光材料处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光单元以及LOGO件; 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置空间的背壳,所述背壳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LOGO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LOGO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透光材料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光单元配置为提供所述显示设备的背光,且保持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LOGO件的透光材料处射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OGO件包括具有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材料层以及具有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均为透光材料层; 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两者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材料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所述LOGO件配置为供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光从所述第二材料层射入并从所述第一材料层射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为纳米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