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284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其包括鼓风机壳体、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包括鼓风机底座、鼓风机盖子,鼓风机底座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与鼓风机盖子之间成型鼓风机容置腔;鼓风机容置腔嵌装鼓风机叶轮,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伸入至鼓风机容置腔内并与鼓风机叶轮驱动连接,鼓风机底座装设鼓风机进风管、鼓风机出风管,鼓风机进风管、鼓风机出风管中心孔分别与鼓风机容置腔连通,鼓风机进风管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消声器;鼓风机底座外表面设置呈放射状布置的底座散热鳍片,鼓风机盖子外表面设置呈放射状布置的盖子散热鳍片。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散热效果好且静音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
技术介绍
高压鼓风机是指风压为30kPa_200KPa或者压缩比e=l.3-3的风机,高压鼓风机也称高压风机。作为一种高压风能输送装置,高压鼓风机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印刷机械、燃烧机、吹袋机淋膜机、塑胶押出机、制果机械、集尘机、木工机械、热风发生机、粉粒体输送机、干燥机、焚化炉、恒温箱等机器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高压鼓风机结构;然而,对于现有的高压鼓风机而言,其普遍存在散热效果差且噪音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该结构改良的鼓风机设计新颖、散热效果好且静音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包括有鼓风机壳体以及装设于鼓风机壳体旁侧的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包括有鼓风机底座以及鼓风机盖子,驱动电机装设于鼓风机底座且位于鼓风机盖子的相反侧,鼓风机底座的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的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与鼓风机盖子之间成型有鼓风机容置腔;鼓风机容置腔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鼓风机叶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鼓风机底座并延伸至鼓风机容置腔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鼓风机叶轮驱动连接,鼓风机底座装设有朝驱动电机侧延伸的鼓风机进风管以及鼓风机出风管,鼓风机进风管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的中心孔分别与鼓风机容置腔连通,鼓风机进风管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的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有消声器;鼓风机底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底座散热鳍片,鼓风机盖子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盖子散热鳍片。 其中,所述鼓风机底座为铝质底座,所述鼓风机盖子为铝质盖子。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其包括鼓风机壳体、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包括鼓风机底座、鼓风机盖子,驱动电机装设于鼓风机底座且位于鼓风机盖子的相反侧,鼓风机底座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与鼓风机盖子之间成型鼓风机容置腔;鼓风机容置腔嵌装鼓风机叶轮,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穿过鼓风机底座并延伸至鼓风机容置腔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鼓风机叶轮驱动连接,鼓风机底座装设鼓风机进风管、鼓风机出风管,鼓风机进风管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中心孔分别与鼓风机容置腔连通,鼓风机进风管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消声器;鼓风机底座外表面设置呈放射状布置的底座散热鳍片,鼓风机盖子外表面设置呈放射状布置的盖子散热鳍片。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散热效果好且静音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鼓风机壳体2——鼓风机底座21——底座散热鳍片 3——鼓风机盖子 31——盖子散热鳍片 4——鼓风机容置腔 5——鼓风机叶轮6——鼓风机进风管7——鼓风机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不,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包括有鼓风机壳体1以及装设于鼓风机壳体1旁侧的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1包括有鼓风机底座2以及鼓风机盖子3,驱动电机装设于鼓风机底座2且位于鼓风机盖子3的相反侧,鼓风机底座2的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3的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2与鼓风机盖子3之间成型有鼓风机容置腔4。 进一步的,鼓风机容置腔4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鼓风机叶轮5,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鼓风机底座2并延伸至鼓风机容置腔4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鼓风机叶轮5驱动连接,鼓风机底座2装设有朝驱动电机侧延伸的鼓风机进风管6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分别与鼓风机容置腔4连通,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有消声器。 更进一步的,鼓风机底座2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底座散热鳍片21,鼓风机盖子3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盖子散热鳍片31。 在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鼓风机叶轮5高速转动,在鼓风机叶轮5的驱动作用下,外界空气经由鼓风机进风管6而通入至鼓风机容置腔4内,且最终经由鼓风机出风管7而排出。 需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底座2、鼓风机盖子3可分别采用铝压铸而成,即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底座2为铝质底座,鼓风机盖子3为铝质盖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进风管6、鼓风机出风管7也可采用金属铝制备而成,即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进风管6为铝质进风管,鼓风机出风管7为铝质出风管。 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有消声器,在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当高速气流通过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时,消声器能够起到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即本专利技术具有静音效果好的优点。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底座2设置有底座散热鳍片21,且鼓风机盖子3设置有盖子散热鳍片31,底座散热鳍片21与鼓风机底座2 —体成型,盖子散热鳍片31与鼓风机盖子3 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底座散热鳍片21以及盖子散热鳍片31能够有效地增大鼓风机壳体I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鼓风机壳体I的散热效果。需进一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散热鳍片21以及盖子散热鳍片31分别呈放射状设计,该结构设计的散热鳍片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增强鼓风机壳体I的美观度,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鼓风机壳体I的散热效果。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散热效果好且静音效果好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鼓风机壳体(1)以及装设于鼓风机壳体(1)旁侧的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1)包括有鼓风机底座(2)以及鼓风机盖子(3),驱动电机装设于鼓风机底座(2)且位于鼓风机盖子(3)的相反侧,鼓风机底座(2)的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3)的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2)与鼓风机盖子(3)之间成型有鼓风机容置腔(4);鼓风机容置腔(4)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鼓风机叶轮(5),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鼓风机底座(2)并延伸至鼓风机容置腔(4)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鼓风机叶轮(5)驱动连接,鼓风机底座(2)装设有朝驱动电机侧延伸的鼓风机进风管(6)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分别与鼓风机容置腔(4)连通,鼓风机进风管(6)的中心孔以及鼓风机出风管(7)的中心孔内分别嵌装有消声器;鼓风机底座(2)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底座散热鳍片(21),鼓风机盖子(3)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放射状布置的盖子散热鳍片(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鼓风机壳体(I)以及装设于鼓风机壳体(I)旁侧的驱动电机,鼓风机壳体(I)包括有鼓风机底座(2 )以及鼓风机盖子(3 ),驱动电机装设于鼓风机底座(2 )且位于鼓风机盖子(3 )的相反侧,鼓风机底座(2 )的边缘部与鼓风机盖子(3 )的边缘部螺接,鼓风机底座(2 )与鼓风机盖子(3 )之间成型有鼓风机容置腔(4 ); 鼓风机容置腔(4)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鼓风机叶轮(5),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鼓风机底座(2)并延伸至鼓风机容置腔(4)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鼓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首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