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开元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925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感应电极连接到独立的触控IC,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共用触控IC;触控IC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可根据手指停留状态,发出光标运动指令或是快捷键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静电触控方式代替传统指点杆的推压改变电阻方式,操作起来不会因时间久而疲劳,并且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另外,其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比目前的推压式指点杆具有更丰富的操作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
: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计算机外设产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
技术介绍
: 许多笔记本计算机会设置指点杆(俗称小红帽)以方便操作光标而手指不必离开键盘,但小红帽传统的缺点是要用比较大的力量推动,且需要用一定的推力,使用一段时间会产生疲劳,尤其是女性与小孩;还有,反应速度并不快,远不如触控板;再则,指点杆上的橡胶套永久了会变脏须更换,造成不便。因此大部分的笔记本计算机除了指点杆之外,还设置了标准触控板,如此则造成重复投资形成浪费,故有必要另外寻找更省力,反应更快速的设计。 其实指点杆是以类似摇杆形式的操作,而触摸板亦可更改软件以摇杆的形式操作,如果能把触摸板的体积缩小,成为指点杆的形式,则可降低成本又不失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20),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90)共用第二触控IC(21),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30)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 (20),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90)共用第二触控IC(21),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30)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IC(20)感测到静电时,先分析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或是快速滑动等各种手势状态,据以判断使用者的指令,根据手势状态发出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移动光标等各种触控板的功能,或其它快捷键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感应电极(71)为连接器(70)的排针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一个感应片(12),感应片(12)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
申请(专利权)人:向开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