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231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2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太阳电池板上且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细栅线以及与所述细栅线垂直布置的至少两条主栅线,所述若干细栅线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连,所述主栅线在相邻两根细栅线之间断开,分为若干与每根细栅线对应的独立单元,所述主栅线断开的间隙处为划片位置,所述太阳电池板沿划片位置被切割后,所形成的每个条状太阳电池上有且仅有一根细栅线,并且所述细栅线均位于对应条状太阳电池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太阳电池板上栅线的结构设计,有效避免了细栅线对线性聚光玻璃面板汇聚后所得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造成的遮挡,进而提高了线性聚光组件的发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线性聚光光伏组件的太阳电池的表面栅线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普通晶硅平板组件的太阳电池表面栅线设计均是基于在保证电池片串联电阻较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栅线的遮挡面积,从而提高整张电池片的发电功率。因此其表面细栅线设计一般是均匀分布,且正面主栅线一般为连续分布,因此在切割成具有某一宽度,所获取的每条电池上的表面栅线数量和位置并不一致,例如有的具有一条细栅线,而有的具有两条,并且在对电池片切割时也会对某些细栅线导致破坏,比如刚好切割到细栅线,这就导致所获取的条状太阳电池的栅线数量和布局均呈现一定的随机性,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目前也有专为线型聚光组件所设计的环形栅线设计,如图1所示,其虽然能有效提高条状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FF值),但是由于电池片表面的细栅线分布过于密集,导致所需的细栅线的印刷材料(银浆)的使用量大,从而增大了太阳电池的成本;此外,由于正入射的太阳光经线性聚光组件所用的线性聚光玻璃面板汇聚后,其光斑的能量分布为两侧强,中间弱,如图2和3所示,因此细栅线分布在条状电池边缘两侧的环形栅线设计在与线性聚光面板进行对位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较大的对位误差导致汇聚后的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光斑与条状太阳电池的边缘处的某一条细栅线重合,从而对入射光造成严重的能量遮挡,进而影响线性聚光组件的发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太阳电池板的切割,而且能有效避免切割后细栅线对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造成遮挡的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太阳电池板上且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细栅线以及与所述细栅线垂直布置的至少两条主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细栅线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连,所述主栅线在相邻两根细栅线之间断开,分为若干与每根细栅线对应的独立单元,所述主栅线断开的间隙处为划片位置,所述太阳电池板沿划片位置被切割后,所形成的每个条状太阳电池上有且仅有一根细栅线,并且所述细栅线均位于对应条状太阳电池的中心位置。本技术所述的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其所述每根细栅线的宽度为120μm~200μm。本技术所述的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其所述每个条状太阳电池中独立单元的主栅线宽度小于条状太阳电池的宽度。本技术通过对太阳电池板上栅线的结构设计,使太阳电池板切割后的条状太阳电池中细栅线位于其对应条状太阳电池的中心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细栅线对线性聚光玻璃面板汇聚后所得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造成的遮挡,进而提高了线性聚光组件的发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太阳电池板上栅线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2和图3是正入射太阳光经线性聚光玻璃面板后的光斑分布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经切割后的条状太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太阳电池板,2为细栅线,3为主栅线,4为条状太阳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4和5所示,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太阳电池板1上且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细栅线2以及与所述细栅线2垂直布置的三条主栅线3,所述若干细栅线2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连,所述主栅线3在相邻两根细栅线2之间断开,分为若干与每根细栅线2对应的独立单元,所述主栅线3断开的间隙处为划片位置,所述太阳电池板1沿划片位置被切割后,所形成的每个条状太阳电池4上有且仅有一根细栅线2,并且所述细栅线2均位于对应条状太阳电池4的中心位置,这样,细栅线则不会对线性聚光玻璃面板汇聚后所得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产生遮挡,有效避免了因细栅线对线性聚光组件发电性能的影响;其中,所述每个条状太阳电池4中独立单元的主栅线宽度小于条状太阳电池4的宽度。为了避免由于采用单根栅线设计导致的填充因子(FF值)的下降,增大了每个条状太阳电池上细栅线的宽度,一般太阳电池板上细栅线的宽度为60μm~100μm,本结构设计中,所述每根细栅线2的宽度为120μm~200μm。其中,对于细栅线宽度的增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细栅线宽度的增加意味着对太阳电池造成了更大的遮挡面积,是会影响太阳电池发电效率的。但是在本结构设计中,由于细栅线在条状太阳电池中的位置避开了能量分布高的入射光照射的位置且采用单根的结构设计,这样,虽然增大细栅线的宽度造成了对太阳电池遮挡面积的扩大,但是细栅线的位置位于经线性聚光玻璃面板汇聚后光强较弱处,其对入射光的遮挡并不多,同时其宽度的增加又有效避免了填充因子(FF值)的下降,因此,从整体来看,该栅线的结构设计其实是提高了条状太阳电池发电效率的,从而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增大细栅线的宽度必定造成太阳电池发电效率降低的技术偏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太阳电池板(1)上且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细栅线(2)以及与所述细栅线(2)垂直布置的至少两条主栅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细栅线(2)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连,所述主栅线(3)在相邻两根细栅线(2)之间断开,分为若干与每根细栅线(2)对应的独立单元,所述主栅线(3)断开的间隙处为划片位置,所述太阳电池板(1)沿划片位置被切割后,所形成的每个条状太阳电池(4)上有且仅有一根细栅线(2),并且所述细栅线(2)均位于对应条状太阳电池(4)的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电池栅线的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太阳电池板(1)上且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细栅线(2)以及与所述细栅线(2)垂直布置的至少两条主栅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细栅线(2)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连,所述主栅线(3)在相邻两根细栅线(2)之间断开,分为若干与每根细栅线(2)对应的独立单元,所述主栅线(3)断开的间隙处为划片位置,所述太阳电池板(1)沿划片位置被切割后,所形成的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罗敏帅麒黄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