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湾桤木的组织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411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台湾桤木组织培养方法,包括茎段无菌体系建立、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增殖继代培养基包括0.5mg/L6-BA、0.15mg/LKT、0.2mg/LIBA;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包括0.2mg/L的IBA、0.2mg/L的NAA、0.2mg/L的IAA。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台湾桤木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其增殖系数较高,诱导的不定芽多而健壮,长势好无玻璃化现象,有利于生根和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根率和炼苗成活率等技术参数已能达到很高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的植物再生领域,特别涉及台湾桤木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重庆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木材产品的消费增加,木材、纸浆等原 料的需求大增,而重庆本地木材原料的供给缺口很大。为了满足木材加工产业的需要,重庆 一直以引进的速生桉和杨树为主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但是桉树原产热带,其耐寒 性和对碱性紫色土的适应性较差,渝东南、三峡库区海拔IOOOm以上和渝西大面积的紫色 土地区不适合发展速生桉树种;而长期的试验研究也表明杨树在重庆的生长受到立地条件 的很大限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和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出乡土、适生范围广、以用材为主要 目的的树种,成了木材加工业产业链攻关任务中的首要环节。 台湾棺木(Alnus formosana. Makino)为样木科(Betulaceae)棺木属(Alnus B. Ehm)的落叶阔叶大乔木,为非豆科菌根树种,原产于中国台湾,是国际公认的优良工业原 料林树种。台湾桤木适应性强、速生、材质好,适应在碱性紫色土环境生长,耐寒性较强,根 系发达且有根瘤,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种植后还可改良土壤。栽植试验表明,相同立地条 件下,台湾桤木和杨树两者树高生长无明显差异,而桤木平均胸径比杨树大1/3以上,台湾 桤木整体的生产量和生长速度高于杨树。其优良的特性正好能够弥补目前我市速封林发展 中的一些不足,在重庆地区将有很大的推广和发展空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用材树种,很有 开发利用价值。引种台湾桤木,不仅可丰富我国南方人工阔叶林种类,改良土壤,治理环境, 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台湾桤木在重庆、福建、四川等南方广大地 区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台湾桤木繁殖主要采用实生苗繁殖,其遗传保守性弱,个体差异大, 育苗受季节限制,且难以对优株进行快速繁殖,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台湾桤木种苗的需 求。
技术实现思路
单靠实生苗繁殖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台湾桤木种苗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实现台湾桤木的规模化育苗。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种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步骤包括无菌体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 苗移栽,其特征在于:增殖继代培养基包括〇. 5mg/L的6-BA(6-苄氨基腺嘌呤)、0. 15mg/L 的KT (激动素)、0. 2mg/L的IBA (吲哚丁酸),pH值为5. 8。进一步地,所述增殖培养基还包 括 MS (Murashige and Skoog Stock)培养基、30g/L 鹿糖和 7g/L 卡拉胶,调节 pH 值至 5. 8。 激素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必需物质,同不定芽的诱导密切相关。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同植株 的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不仅有利于提高桤木的增殖系数,同 时诱导的不定芽多而效果佳,长势好无玻璃化现象,有利于生根和移栽,提高存活率和存活 质量。 上述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包括0. 2mg/L的IBA (吲哚丁酸)、0. 2mg/L的NAA (萘 乙酸)、0. 2mg/L的IAA(卩引哚乙酸)。进一步的,生根培养基还包括1/2MS培养基、30g/L蔗 糖,PH值为5. 8。使植株有效生根,30天生根率可达90%,且生根的条数、粗壮度均良好,根 系平均数量为7. 8条,植株叶片油绿,长势好。 上述无菌体系建立,采用0. 1 %升汞处理7min后,75%酒精处理10s,再1. 5%浓度 的CaCl2处理。外植体灭菌时间和灭菌方式对外植体灭菌成活率影响较大,以无菌CaCl 2 (氯 化钙)溶液能降低褐化率。本专利技术组织快繁的外植体为台湾桤木顶部带芽茎段,带芽茎段 长度为〇. 8?I. 5cm。台湾棺木组培快繁技术的难点在于莖段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棺木 茎段的表面有绒毛,且有2枚芽鳞,灭菌难度较大。同时,以桤木茎段为外植体易产生褐化, 易造成植株死亡。本专利技术以春季即将萌动的幼嫩顶芽为最佳外植体,植株的苗龄越小越有 利于后续外植体增殖启动诱导。 本专利技术所述台湾桤木的组培快繁方法,是通过对台湾桤木的离体培养,建立起台 湾桤木的快速繁殖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用枝剪快速剪下〇. 8?I. 5cm顶部带芽茎段,流水冲洗 15min,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灭菌,采用0. 1%升汞处理7min+75%酒精处理lOs+1. 5%浓 度的CaC12冲洗,灭菌后转接入MS(Murashige and Skoog Stock)空白培养基。莖段外植 体成活率为9. 1%。 (2)增殖继代培养:将成活的茎段外植体转入增殖继代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 基为MS培养基+蔗糖30g/L+卡拉胶7g/L+6-BA(6-苄氨基腺嘌呤)0. 5mg/L+KT (激动 素)0. 15mg/L+IBA (吲哚丁酸)0. 2mg/L,pH值为5. 8。增殖系数平均为3. 4,叶色正常,植 株无畸形,无玻璃化现象,继代周期为30天。 (3)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获得的丛生芽转接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 1/2MS 培养基 + 蔗糖 30g/L+IBA(吲哚丁酸)0· 2mg/L+NAA(萘乙酸)0· 2mg/L+IAA(吲哚乙 酸)0.2mg/L,PH值为5. 8。30天生根率可达90%,根系平均数量为7. 8条。 (4)炼苗移栽:将生根苗置于温室中不揭封口薄膜炼苗1周,1周后去掉封口膜, 在瓶内加入少许自来水(为防止长菌),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继续炼苗4-5天;炼苗结束 后,取出幼苗,用清水洗去根系表面附着的培养基,800倍多菌灵浸泡20min-30min,将生根 苗移栽到轻基质(菇渣:蛭石:珍珠岩=2 : I : 1)中生长,移栽成活率为89. 6%。炼苗 及苗期管护是移栽成功的关键。组培培养室温度为26±2°C,光照时间为12个小时,光照强 度 20001x。 【附图说明】 图1为灭菌成活的外植体的照片图 图2为增殖继代培养阶段的照片图 图3为生根培养阶段的照片图 图4为炼苗移栽成活后植株照片图 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为台湾桤木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其生根率炼苗成活 率及存活质量,短时间内植株的高度、粗度等技术参数已能达到很高水平。 2.本专利技术桤木的增殖系数较高,诱导的不定芽多而健壮,长势好无玻璃化现象,有 利于生根和移栽,提高存活率和存活质量。植株有效生根,且生根的条数、粗壮度均良好,植 株叶片油绿,长势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 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 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材料处理 选取春季快速生长的顶芽为外植体,用枝剪快速剪下Icm带芽茎段,流水冲洗 15min,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灭菌,采用0. 1 %升汞浸泡处理7min后,75 %酒精浸泡处理 10s,再1. 5%浓度的CaCl2冲洗,灭菌后转接入MS空白培养基,附加蔗糖30g/L,卡拉胶7g/ L,调节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步骤包括无菌体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其特征在于:增殖继代培养基包括0.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5mg/L激动素、0.2mg/L吲哚丁酸。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步骤包括无菌体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 移栽,其特征在于:增殖继代培养基包括〇. 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 15mg/L激动素、 0· 2mg/L Π引哚丁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所述增殖培养基还包括MS培养基、 30g/L鹿糖和7g/L卡拉胶,调节pH值至5. 8。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所述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包 括0· 2mg/L的吲哚丁酸、0· 2mg/L的萘乙酸、0· 2mg/ L的吲哚乙酸。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生根培养基还包括1/2MS培养基、 30g/ L蔗糖,PH值为5.8。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台湾棺木组织快繁的方法,采用0. 1%升萊处理7min 后,75%酒精处理10s,再1. 5%浓度的CaCl2处理。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所述组织快繁的外植体为 台湾桤木顶部带芽茎段,带芽茎段长度为〇. 8?1. 5cm。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湾桤木组织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无菌体系建立:用枝剪快速剪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朱恒星冯大兰杨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