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取心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000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取心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该装置的芯轴下端连接喷射本体,喷射本体设计为中空的管体,喷射本体中部内壁安装有喷嘴,压帽安装在喷射本体内壁上并压住喷嘴,喷射本体下端内壁连接分流体外壁,分流体上端内壁连接混合套,分流体设计为下部密封的管体,分流体底端内壁连接滤管,分流体底端外壁连接内筒,分流体上开有连通分流体内部和内筒与外筒之间环形空间的斜孔,分流体上开有连通混合套周围空间和滤管的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可以将靠近钻头内侧的钻屑、在岩心爪与钻头之间间隙中的钻屑、在内筒里的碎岩屑及时携带到内筒上部,减少重复切削,有效地防止堵心,提高取心钻进速度,提高取心收获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式取心工具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取心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
技术介绍
: 现有常规取心工具在取心时,泥浆的流动方向是经内、外筒环形空间,通过钻头水眼和岩心爪与钻头之间的间隙到井底,携带钻屑通过外筒与井壁环形空间流出井口。内筒里没有泥浆流动,随着取心钻进的进行,内筒里逐渐充满岩心。这种取心方式在硬地层取心时存在以下缺点:1、在取心钻进时,由于泥浆只能冲洗和携带钻头底及靠近钻头外侧的钻屑返出井口,靠近钻头内侧的钻屑不能及时携带返出,造成重复切削,降低取心钻进速度。 2、在遇较硬地层取心时,由于钻时较长,有时过多的钻屑堆积在岩心爪与钻头之间的间隙中,不能及时清理易造成堵心。3、当在破碎地层取心时,进入内筒的岩心块,由于钻进过程中的振动使其相互碰撞,产生的碎岩屑在内筒里堆积容易造成堵心。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该装置实现了可以将靠近钻头内侧的钻屑、在岩心爪与钻头之间间隙中的钻屑、在内筒里的碎岩屑及时携带到内筒上部,减少重复切削,有效地防止堵心,提高取心钻进速度,提高取心收获率。克服了现有取心工具不能及时清理靠近钻头内侧的钻屑、在岩心爪与钻头之间间隙中的钻屑和在内筒里的碎岩屑,易造成重复切削和易发生堵心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包括上接头、芯轴、轴承、压盖、上扶正器、内筒、外筒、下扶正器、连接套、岩心爪和钻头;芯轴下端连接喷射本体,喷射本体设计为中空的管体,喷射本体中部内壁安装有喷嘴,压帽安装在喷射本体内壁上并压住喷嘴,喷射本体下端内壁连接分流体外壁,分流体上端内壁连接混合套,分流体设计为下部密封的管体,分流体底端内壁连接滤管,分流体底端外壁连接内筒,分流体上开有连通分流体内部和内筒与外筒之间环形空间的斜孔,分流体上开有连通混合套周围空间和滤管的流道。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将靠近钻头内侧的钻屑、在岩心爪与钻头之间间隙中的钻屑、在内筒里的碎岩屑及时携带到内筒上部,减少重复切削,有效的防止堵心,提闻取心钻进速度,提闻取心收获率。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所不,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包括上接头1、芯轴4、轴承5、压盖6、上扶正器13、内筒14、外筒15、下扶正器16、连接套17、岩心爪2和钻头3 ;芯轴4下端连接喷射本体7,喷射本体7设计为中空的管体,喷射本体7中部内壁安装有喷嘴9,压帽8安装在喷射本体7内壁上并压住喷嘴9,喷射本体7下部形成腔体使高压射流和静止液体在此混合;喷射本体7下端内壁连接分流体11外壁,分流体11上端内壁连接混合套10,混合套10使混合后的液体进入循环通道;分流体11设计为下部密封的管体,分流体11底端内壁连接滤管12,分流体11底端外壁连接内筒14,分流体11上开有连通分流体11内部和内筒14与外筒15之间环形空间的斜孔,分流体11上开有连通混合套10周围空间和滤管12的流道。斜孔和流道互不相通,使混合液体和内筒14里的液体各行其道。 使用时,泥浆通过喷射本体7的上部管体,进入喷嘴9产生高压射流体,穿过喷射本体7的下部腔内相对静止的液体,射入混合套10内。高速射流体和相对静止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经过分流体11的斜向孔,进入内筒14和外筒15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入钻头3底部进行循环。 由于高压射流体穿过静止的液体时产生旋涡,液体的紊流性引起打旋液体的横向运动,使四周部分液体不断被卷入射流中,在射流周围产生负压。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内筒14里的泥浆不断地自下而上流动,通过分流体11上的流道进入混合套10的周围,用来不断的补充被卷入射流中的液体。内筒14里这种液体的流动,可携带钻头3内侧的钻屑和内筒14里的岩心块相互碰撞产生的碎岩屑由下而上进入内筒14上部,在滤管12处经过过滤,使井底钻屑和内筒14里的碎岩屑停留在内筒14上部和岩心一起被取出。 本专利技术使流到钻头3底部的泥浆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泥浆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泥浆到井底后分成两部分循环,一部分进入取心工具外筒15与井眼的环形空间循环到地面,另一部分由内筒14进入分流体11进行二次循环,使岩屑及时离开井底和内筒14下部。减少了钻头3重复切削的机会,防止了堵心现象的发生。对提高机械钻速、提高取心收获率有极大的好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包括上接头(1)、芯轴(4)、轴承(5)、压盖(6)、上扶正器(13)、内筒(14)、外筒(15)、下扶正器(16)、连接套(17)、岩心爪(2)和钻头(3);其特征在于:芯轴(4)下端连接喷射本体(7),喷射本体(7)设计为中空的管体,喷射本体(7)中部内壁安装有喷嘴(9),压帽(8)安装在喷射本体(7)内壁上并压住喷嘴(9),喷射本体(7)下端内壁连接分流体(11)外壁,分流体(11)上端内壁连接混合套(10),分流体(11)设计为下部密封的管体,分流体(11)底端内壁连接滤管(12),分流体(11)底端外壁连接内筒(14),分流体(11)上开有连通分流体(11)内部和内筒(14)与外筒(15)之间环形空间的斜孔,分流体(11)上开有连通混合套(10)周围空间和滤管(12)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式取心工具,包括上接头(1)、芯轴(4)、轴承(5)、压盖¢)、上扶正器(13)、内筒(14)、外筒(15)、下扶正器(16)、连接套(17)、岩心爪⑵和钻头(3);其特征在于:芯轴(4)下端连接喷射本体(7),喷射本体(7)设计为中空的管体,喷射本体(7)中部内壁安装有喷嘴(9),压帽(8)安装在喷射本体(7)内壁上并压住喷嘴(9),喷射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忠元孙文涛王俊明张宇徐维首郭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