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35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所述除油沉淀池包括出水堰口、出水槽;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排水斜口板,还包括挡油板和吸油棉;所述挡油板高出所述斜口板,并布置分成在水位线之上和之下的两部分,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一个距离,所述挡油板的内侧铺设有所述吸油棉。所述挡油板和所述吸油棉采用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油分被挡油板有效截留,并通过吸油棉被去除,可延长后续过滤器滤料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油造成的滤料板结,装置本身不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并且维护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排水与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除油装置是处理钢铁工业废水含油量浓度较低的除油装置,废水含油浓度最高不得超过35mg/L,出水含油量小于10mg/L。化学除油装置的处理原理是一种物化处理方式,含油废水在聚凝剂和助凝剂的相互作用之下,凝结成带粘性的絮状物质,并吸附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加大自身的比重而下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而净化水质。 除油沉淀池的化学除油装置是集化学反应区、聚凝区、沉淀区、清水区为一体的一元化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效果显著等优点,是钢铁工业冷却循环水处理的理想处理设施。其工艺流程为:污水一混凝反应槽,经搅拌、加混凝剂一聚凝反应区一清水区,其中污泥下沉入集泥斗一溢流槽出水,其中污泥排入污泥池;以上流程在化学除油装置内一体完成。 上述流程简述如下:通过提升泵将污水以额定流量输入混凝反应槽内,开启搅拌机,同时向反应槽内投加预制的聚凝剂(PAC)和助凝剂(PAM),以额定流量投加(根据污水浊度灵活调整加药量)。混凝剂加入后和污水混合,在搅拌的作用下,污水和药液充分混和,并互相碰撞,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状物,浮油等污染物凝结成絮团而下降,清水上浮进入清水区,从上部溢流槽流入清水池,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具体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油水混合物随水流F’流入系统内的水体8,未能处理的油成为上浮油7a,位于水位线5之上;与化学品反应后生成的油泥7b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如箭头B所示,未能处理的浮油随水流沿斜口板2流出,如箭头A所示,系统内的水体8随着水流(箭头C)从斜口板2溢出至出水槽 1 目前炼钢厂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化学除油装置进水的含油浓度不超过50mg/l,化学除油装置可以通过加药去除水体中的废油,出水的含油浓度约为5mg/l左右。但是一旦炼钢厂的设备异常漏油的情况下,随着大量的油脂混入系统,化学除油装置进水的含油浓度往往达到500mg/l甚至更多,及时调大化学除油装置的加药量也远远超过了除油装置的处理能力。这造成了大量来不及处理的废油直接漂浮到化学除油装置的表面。由于除油装置表面水流较快,虽然可采用很多方法和工人对除油装置表面的油污进行收集,但是效果不佳,大量浮油仍然随着水流从斜板流出,流向热水池、过滤器及系统其它地点,造成大量油污黏附在系统的各处管道表面、过滤器滤料等处,对系统的水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由于油污黏附在系统的管道内壁很难及时去除,所以对短时间内恢复系统水质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具有强化的除油效果,可有效拦截生产单元泄漏的油,以防止生产单元漏油对系统造成水质污染。 本技术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所述除油沉淀池包括出水堰口、出水槽;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排水斜口板,还包括挡油板和吸油棉;所述挡油板高出所述斜口板,并布置分成在水位线之上和之下的两部分,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一个距离,所述挡油板的内侧铺设有所述吸油棉。 所述挡油板高度为350-400mm,其水位线之上的部分的高度为180-200mm,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高度为170-200_,所述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所述除油沉淀池的出水堰口的距离为100-150mm。 所述挡油板采用优质不锈钢、玻璃钢或镀防腐层的碳钢板制成。 所述吸油棉吸油棉布置在除油沉淀池的内部四周,长度为除油沉淀池内周长,其宽为 200-300mm。 所述挡油板和所述吸油棉采用支架固定。 本技术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可使油分被挡油板有效截留,并通过吸油棉被去除,可延长后续过滤器滤料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油造成的滤料板结,装置本身不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并且维护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的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2是沿图1的1-1剖切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除油装置的挡油板、斜口板和水位线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技术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的布置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施例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除油沉淀池包括出水槽1、出水堰口 6(图2);除油装置包括:排水斜口板2、挡油板4和吸油棉4。挡油板3高出斜口板2,如图2、图3、图5所示,并布置分成在水位线5之上和之下的两部分,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 6 —个距离,较佳地,挡油板4高度为350-400mm,其水位线之上的部分的高度为180-200mm,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高度为170-200mm ;并其水位线之下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 6 —个距离,较佳地该距离为100-150mm。挡油板3的内侧铺设有吸油棉4吸除浮油。挡油板3采用坚固、耐腐蚀的优质不锈钢、玻璃钢或镀防腐层的碳钢板制成。挡油板3采用支架3a固定,吸油棉4采用支架4a固定。吸油棉4布置在除油沉淀池的内部四周,即其总长度为除油沉淀池内周长,其宽200-300mm。具体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水流沿F箭头流入,利用油的上浮特性,挡油板3将油挡住,水继续流通;未能处理的浮油7a被吸油棉4去除,与化学品反应后的油泥7b’在重力作用下在系统内水体8中向下沉,如图中箭头B所示,未能处理的浮油被拦截在水面D从而达到降低水中油份的目的,系统内的水体沿箭头G随着挡板3的下部流出。增加吸油棉4,用支架4a固定,便于铺放收集。 正常工作时:处理后的水含油率极低,水流上浮后全部从挡油板3的下部流过,化学除油装置表面的水面没有油或其他杂质漂浮。 漏油时:处理后的水含油率较高,水流上浮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比水重的杂质自然的沉入化学除油装置底部,水流从挡油板3的底部流走,如图5按箭头G流动,剩余的浮油7a’被挡油板3挡住后,通过吸油棉4吸附漂浮在水面的浮油后,人工对吸油棉进行更换,起到除油的作用。因此,所述的挡油板3能有效截留油份,并通过吸油棉4去除,而不影响系统水量。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可使油分被挡油板有效截留,并通过吸油棉被去除,可延长后续过滤器滤料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油造成的滤料板结,从而有效防止生产单元漏油对系统造成水质污染;装置本身不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并且维护检修方便。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所述除油沉淀池包括出水堰口、出水槽;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排水斜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油板和吸油棉;所述挡油板高出所述斜口板,并布置分成在水位线之上和之下的两部分,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一个距离,所述挡油板的内侧铺设有所述吸油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所述除油沉淀池包括出水堰口、出水槽;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排水斜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油板和吸油棉;所述挡油板高出所述斜口板,并布置分成在水位线之上和之下的两部分,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端部离开出水堰口一个距离,所述挡油板的内侧铺设有所述吸油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沉淀池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高度为350-400mm,其水位线之上的部分的高度为180-200mm,其水位线之下的部分的高度为17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跃华程悦吴龙根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