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菁专利>正文

按压式体液抽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222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12:50
按压式体液抽吸器,主要用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吸取患者口中的痰或和婴儿口中的羊水。它包括筒体、上盖,其中筒体是上部开口的扁圆筒,筒体内从左到右被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小空间,它们分别为储液筒、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负压发生筒,在储液筒的下部放置有海绵;散流板放置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下部,在一次净化筒内的散流板的上方放置有一层活性炭,在二次净化筒内放置有消毒药液,活塞杆插入负压发生筒内与活塞旋接,弹簧装在活塞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更加简单、快捷、省力,经过活性炭吸附和药液消毒两级过滤、消毒,体液异味气体中的细菌、病毒、过敏源等各种微生物绝大部分被吸附、溶解、杀灭、锁定在活性炭和药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按压式体液抽吸器,主要用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吸取患者口中的痰或和婴儿口中的羊水。它包括筒体、上盖,其中筒体是上部开口的扁圆筒,筒体内从左到右被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小空间,它们分别为储液筒、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负压发生筒,在储液筒的下部放置有海绵;散流板放置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下部,在一次净化筒内的散流板的上方放置有一层活性炭,在二次净化筒内放置有消毒药液,活塞杆插入负压发生筒内与活塞旋接,弹簧装在活塞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更加简单、快捷、省力,经过活性炭吸附和药液消毒两级过滤、消毒,体液异味气体中的细菌、病毒、过敏源等各种微生物绝大部分被吸附、溶解、杀灭、锁定在活性炭和药液中。【专利说明】按压式体液抽吸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抽吸器,特别涉及一种按压式体液抽吸器,它主要用于吸取患者口中的痰或和婴儿口中的羊水。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医护人员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以及妇产科大夫在接生新生儿时,有时为了抢时间,通常用人工吸痰器来吸取患者和婴儿口中的痰液或羊水。人工吸痰器的优点是不需要电源,便于携带,使用快捷方便。传统的人工吸痰器是由储痰体、上盖,以及与上盖联通的两根软管构成,使用这用人工吸痰器为患者吸取口腔中的痰液或羊水时,首先将一根软管插入患者口中,医护人员口含另一根软管的端部向外人工吸气,在储痰体内形成负压,把患者口中的痰液或羊水吸入储痰体中。通常痰液或羊水都有异味,这些异味气体中含有痰液异味、细菌、过敏源等,在人工吸气的过程中势必会把这些带有异味、病菌的气体吸入口中;个别情况下由于储痰体内痰液或羊水过多,或者储痰体倾斜歪倒,就会使储痰体内的痰液或羊水被医护人员吸入自己的口中,引发医护人员呕吐恶心。这样既不卫生,又会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目前,还有些吸痰器采用负压球囊代替人的嘴进行抽吸,但抽吸出的带有异味的气味随即排放到室内,这样既污染了室内空气,也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避免医护人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吸痰器为患者吸取口腔中的痰液或羊水时发生异味气体被吸入自己口中或发放到室内空气中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按压式体液抽吸器。使用本抽吸器时,只需用按压抽吸器上的手柄就可在抽吸器内形成负压。本抽吸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快捷,抽吸出的体液均被收集到储液筒内,排出的气体经抽吸器内装置的活性炭和消毒液过滤净化处理,可有效的消除废气中的气体异味和病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压式体液抽吸器,包括筒体、上盖、吸液管、弯管、软管、散流板、单向阀、活塞,其中筒体是一个由塑料制成的上部开口的扁圆筒,在筒体上部开口处的外部周边边缘制有拐角型凸台,在筒体内从左到右被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小空间,它们分别为储液筒、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负压发生筒,在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负压发生筒的左侧隔板上部各制有一个带有内孔的凸台,在负压发生筒右侧筒壁上方也制有一个带有内孔的凸台,所述内孔内均装有密封圈,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的下部各制有4个三角形的支撑台,在负压发生筒的右下方制有一个通气孔;由塑料制成的上盖其底部制有矩形密封槽,密封槽的形状与筒体上部开口处的形状相匹配,密封槽内装有橡胶密封垫,上盖底部的周边均布有8个活动的锁扣,上盖左侧制有一个吸液口,在上盖右侧制有一个大圆孔;散流板呈板状,所述散流板左侧制有一根上下贯通的短管,在散流板上制有20?40个起分散气流作用的散流孔;在储液筒的下部放置有海绵;两个散流板分别放置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下部的支撑台上,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的左侧隔板上部凸台内各插装有一个弯管,两根软管分别连接在弯管与短管之间,在一次净化筒内的散流板的上方放置有一层活性炭,该活性炭的体积占一次净化筒总容积的70%,在活性炭层的上方盖有一块多孔通气网板;在二次净化筒内放置有消毒药液,该消毒药液的体积占二次净化筒总容积的40% ;在负压发生筒左侧隔板及右侧筒壁上部的凸台处各装有一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的作用都是控制气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上盖盖在筒体上,按压8个锁扣,将锁扣与筒体周边的拐角型凸台锁紧,使上盖与筒体紧密连接,带有流量调节器的吸液管插装在上盖左侧的吸液口处;活塞杆经上盖右侧的大圆孔插入负压发生筒内,并与活塞上部旋接,弹簧装在活塞的下方。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关闭调节器,一只手按压活塞杆,使活塞向下运动到底,这时活塞下部的空气经通气孔排出负压发生筒,在活塞上方的负压发生筒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筒壁左侧的单向阀被打开,继而在整个筒体内形成负压;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向上运动,在活塞上部的空间内形成正压,这时负压发生筒左侧的单向阀关闭,二右侧的单向阀被打开,负压发生筒上部的气体经其右侧上部的单向阀排出筒体;将吸液管的管口对准患者口中的痰液或羊水,打开调节器把痰液或羊水吸到储液筒中并被海绵吸收,而储液筒上部带有异味的气体经一次净化筒内的弯管、软管、散流板传送到散流板的下方,而后该气体经散流板上多个细小的散流孔向上流过活性炭层进行均匀的吸附过滤处理;活性炭层上方的气体又经二次净化筒内的弯管、软管、散流板传送到散流板下方的药液中,而后该气体经散流孔形成许多小气泡向上流经药液层消毒并聚集在二次净化筒内的上部;当再一次按压活塞杆时,这些经药液消毒净化后的废气经二次净化筒右侧上方的单向阀被吸入负压发生筒内,而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向上运动,在活塞上部的空间内形成正压,这时二次净化筒右侧上方的单向阀关闭,而负压发生筒右侧的单向阀被打开,负压发生筒内的废气就经其右侧上部的单向阀排出筒体。储液筒中放置海绵的主要作用是让海绵吸收体液,使医护人员看着不会太恶心,如果当需要测量观察患者被抽吸出的体液时,可以事先取出海绵,再进行抽吸工作。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操作更加简单快捷,更卫生、更省力,经过活性炭吸附和药液消毒两级过滤、消毒,体液异味气体中的细菌、病毒、过敏源等各种微生物绝大部分被吸附、溶解、杀灭、锁定在活性炭和药液中,彻底解决了以往操作时吸异味、吻异味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上盖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一次净化筒左半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图1中二次净化筒左半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图1中二次净化筒右上角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图1中负压发生筒右上角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1.筒体,11.支撑台,12、13、14.隔板,15、16、17、54.凸台,18.拐角型凸台,19.通气孔,2.上盖,21.吸液口,22.锁扣,23.密封垫,24.大圆孔,25.吸液管,26.调节器,26.海绵,3.—次净化筒,31、41.弯管,32、42.软管,33、43.散流板,34、44.短管,35、45.散流孔,36.活性炭,37.通气网板,4.二次净化筒,46.药液,47、55.单向阀,5.负压发生筒,51.活塞,52.活塞杆,53.弹簧,6.储液筒。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按压式体液抽吸器,包括筒体2、上盖2、吸液管24、弯管31、41、软管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式体液抽吸器,包括储痰桶、上盖、吸液管、吸液口、负压发生筒,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弯管、软管、散流板、单向阀、药液、活性炭,其中筒体是一个由塑料制成的上部开口的扁圆筒,在筒体上部开口处的外部周边边缘制有拐角型凸台,在筒体内从左到右被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小空间,它们分别为储液筒、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负压发生筒,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的下部各制有4个三角形的支撑台;两个散流板分别放置在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下部的支撑台上,在一次净化筒内的散流板的上方放置有一层活性炭,在活性炭层的上方盖有一块多孔通气网板,在二次净化筒内放置有消毒药液,在储液筒的下部放置有海绵;上盖盖在筒体上,上盖左侧制有一个吸液口,在上盖右侧制有一个大圆孔,活塞杆经上盖右侧的大圆孔插入负压发生筒内,并与活塞上部旋接,弹簧装在活塞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菁
申请(专利权)人:赵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