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91891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以藿香蓟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提取挥发油,具体方法如下:将藿香蓟阴干,粉碎,过20目筛,放入萃取缸进行循环萃取,再通过分离釜减压解析,解析出的物质即为藿香蓟挥发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选择性强、不破坏有效成分的活性、提取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热敏性成分物质的提取。经过药效学的评价,藿香蓟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的功效,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以藿香蓟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提取挥发油,具体方法如下:将藿香蓟阴干,粉碎,过20目筛,放入萃取缸进行循环萃取,再通过分离釜减压解析,解析出的物质即为藿香蓟挥发油。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选择性强、不破坏有效成分的活性、提取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热敏性成分物质的提取。经过药效学的评价,藿香蓟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的功效,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专利说明】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藿香蓟,别名胜红蓟,菊科藿香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藿香蓟具有抗炎杀菌、清热 解毒、止血、镇痛的功效,为世界各国传统民间药用植物,在我国南方民间用其治疗感冒发 烧、咽喉肿痛、痈疽疮疖、外伤出血等症。研究表明,藿香蓟挥发油以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 主,萜类化合物具有止血、抗炎、止痛、消肿、健胃、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其中的桉叶油素、 菔烯、樟脑、龙脑等的药理作用早已得到证实。由此可见,挥发油包含的化学成分具有强大 的生物活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医用价值。 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藿香蓟挥发油成分,耗时少,收率高,提取的 成分也较多,防止了挥发油的氧化、热解以及提高了挥发油的品质,且提取的挥发油无有机 试剂,无毒副作用,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该挥发油对于消 炎镇痛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 其在制备消炎镇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a.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 b. 将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T30MPa、萃取温度45飞5°C,分离釜 I压力l〇?15MPa、温度35?45°C,分离釜II压力6?lOMPa、温度3(T40°C,CO2流量为20?301^/ h ; c. 经过2~3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藿香蓟挥发油。 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藿香蓟挥发油作为制备消炎镇痛的药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藿香蓟为原料通过CO2超临界 萃取得到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为临床应用提供 了一定的药理学应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将IOOOg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 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45°C,分离釜I压力lOMPa、温度35°C,分离釜II压力 6MPa、温度30°C,CO 2流量为20kg/h ;经过2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 黄色的藿香蓟挥发油12. 6mL。 实施例2: 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将IOOOg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 中,设置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50°C,分离釜I压力15MPa、温度45°C,分离釜II压力 lOMPa、温度35°C,CO2流量为301^/11;经过311的萃取,减压去除〇) 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 到黄色的藿香蓟挥发油15. 8mL。 实施例3: 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将IOOOg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 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55°C,分离釜I压力12MPa、温度40°C,分离釜II压力 8MPa、温度40°C,CO 2流量为25kg/h ;经过3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 黄色的藿香蓟挥发油14. lmL。 实施例4 :藿香蓟挥发油的药效学评价 1抗炎实验(鼠耳肿胀法) 取雄性小鼠50只,体重18~22g,每组10只,模型组(食用大豆油)、阳性对照组(氢化 可的松,25mg/kg)、给药组分为低剂量组(100mg/kg)、中剂量组(200mg/kg)和高剂量组 (400mg/kg),分别腹腔注射0.2mL不同浓度的试药后,于小鼠右耳涂二甲苯,左耳保持原 状,30min后脱颈处死,剪下两耳用8_打孔器分别在同一位置打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精密 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只差为肿胀度,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空白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品均肿胀度)/空白组平均肿胀度X 100% 表1藿香蓟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i ±S) 【权利要求】1. 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 b. 将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T30MPa、萃取温度45飞5°C,分离釜 I压力l〇?15MPa、温度35?45°C,分离釜II压力6?lOMPa、温度3(T40°C,C02流量为20?301^/ h ; c. 经过2~3h的萃取,减压去除C0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藿香蓟挥发油。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藿香蓟挥发油在制备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药物 中的应用。【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274508SQ201410550689【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专利技术者】刘东锋, 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藿香蓟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藿香蓟叶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藿香蓟粉末;b.将藿香蓟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0~30MPa、萃取温度45~55℃,分离釜Ⅰ压力10~15MPa、温度35~45℃,分离釜Ⅱ压力6~10MPa、温度30~40℃,CO2流量为20~30kg/h;c.经过2~3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藿香蓟挥发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锋杨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