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78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可实现冷风、热风、冷水和热风、热水、蒸汽任意组合换热。在换热类型上亦可实现间壁式换热和直接式换热两种类型。八类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并在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以实现换热器单独操作和联合操作。此外,该新型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设置了两个列管式换热器,该两个列管式换热器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可实现列管式换热器的串、并联及逆、并流操作。另外为便于计算和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所用的换热器换热面积均相同。在实训过程中,本装置亦可设置故障,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可实现冷风、热风、冷水和热风、热水、蒸汽任意组合换热。在换热类型上亦可实现间壁式换热和直接式换热两种类型。八类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并在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以实现换热器单独操作和联合操作。此外,该新型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设置了两个列管式换热器,该两个列管式换热器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可实现列管式换热器的串、并联及逆、并流操作。另外为便于计算和比较,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所用的换热器换热面积均相同。在实训过程中,本装置亦可设置故障,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利说明】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训用的化工设备,具体来说是用于院校等地的多功能传热实训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工职业院校化工传热实训教学中,传热实训教学装置一般只配备了简单的几种换热器,如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并且只能实现简单的热风和冷风换热操作,无法贴近化工生产实际,在化工传热实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训用的多用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它具有使用范围广、涵盖面高的特点,解决了现行的实训设备功能单一的缺点。 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包括换热器、反应釜、冷风机、冷水泵、冷水罐、水封、热水罐、热水泵、风加热器、热风泵。 所述的反应釜为夹套式反应釜,在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外侧的夹套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的反应釜顶部和夹套上部的进口分别连接到热进总管,所述的反应釜底部的出口连接到放水总管,所述的夹套底部的出口分出两个接口,一个接口连接到放水总管,另一接口连接到热回总管。 所述的冷水罐和热水罐之间通过水封相连接;冷水罐和热水罐的顶部设有自来水进口,冷水罐和热水罐的顶部还设有放空阀;所述的冷水罐和热水罐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冷水泵和热水泵,所述的冷水泵和热水泵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冷水泵的出口端连接到冷进总管,冷进总管上设有转子流量计;所述的冷风机的出口连接有通往冷进总管的管路;所述的热水泵出口端连接到热进总管,热进总管上设有转子流量计;所述的热风泵通过风加热器连接到热进总管;热水罐顶部连接有通往罐体内部的热回总管。 所述的换热器包括U型管换热器、浮头换热器、两个直列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薄板换热器、石墨换热器;所述的各换热器上均设有冷水进出口、热水进出口 ;冷水进口连接到冷进总管,冷水出口连接到冷回总管,热水进口连接到热进总管,热水出口连接到热回总管;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浮头换热器、两个直列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石墨换热器上设有放空阀,且热水出口管路上连接有放空阀。 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化工传热实训装置拓展了职业院校化工专业传热实训装置的功能和训练项目,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可自行随意组合换热介质及选择不同的换热方案,亦可自主设计换热方案,能有效的帮助学员强化传热过程的理解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态和熟练操作,树立诸多重要的化工工程观点。本装置亦可通过设置故障,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的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2为冷风机、冷水泵、冷水罐、水封、热水罐、热水泵、风加热器、热风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U型管换热器和浮头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为两个直列管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5为套管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6为螺旋板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7为薄板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8为石墨换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包括换热器、反应釜2、冷风机3、冷水泵4、冷水罐5、水封6、热水罐7、热水泵8、风加热器9、热风泵10。 如图1所示的反应爸2为夹套式反应爸,反应爸2的外部裹有中空的夹套21,在反应釜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外侧的夹套21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顶部和夹套上部的进口分别连接到热进总管04,反应釜2底部的出口连接到放水总管OI,夹套底部的出口分出两个接口,一个接口连接到放水总管OI,另一接口连接到热回总管04。 如图2所示的冷水罐5和热水罐7之间通过水封6相连接;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顶部设有自来水进口 06,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顶部还设有罐体放空阀111 ;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冷水泵4和热水泵8,冷水泵4和热水泵8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冷水泵4的出口端连接到冷进总管03,冷进总管02上设有冷水转子流量计121 ;冷风机3的出口连接有通往冷进总管03的管路;热水泵8出口端连接到热进总管05,热进总管05上设有热水转子流量计122 ;热风泵10通过风加热器9连接到热进总管05 ;热水罐顶7部连接有通往罐体内部的热回总管04。 换热器包括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的U型管换热器101、浮头换热器102、1#直列管换热器103、2#直列管换热器104、套管换热器105、螺旋板换热器106、薄板换热器107、石墨换热器108 ;所述的各换热器上均设有冷水进出口、热水进出口 ;冷水进口连接到冷进总管03,冷水出口连接到冷回总管02,冷回总管02的端部设有冷水放空阀112 ;热水进口连接到热进总管05,热水出口连接到热回总管04 ;U型管换热器101、浮头换热器102、1#直列管换热器103、2#直列管换热器104、套管换热器105、石墨换热器108上均设有换热器放空阀113,且各热水出口管路上连接有热水放空阀114。 下面以套管换热器为例对本技术的操作做简要说明。 1、开车 I)通过自来水进口向冷水罐和热水罐注水,设定冷水罐和热水罐的液位均为650mm ; 2)设定热水罐的加热器的维度为75°C ; 3)当热水罐内的温度达到70°C时,打开冷水泵并调整冷水转子流量计至0.2?1.46m3 /h ; 4)打开热水泵和套管换热器热水进口阀,并调整热水转子流量计至0.Γ1.2 m3/h ; 5)半开套管换热器放空阀、热水回路放空阀,排除不凝气体,当有水溢出时,关闭上述两个阀门; 6)观察套管换热器的热水进出温度和冷水进出温度,每两分钟记录温度一次,知道温度稳定以后,再记录3组数据; 7)改变两次热媒流量,重复温度记录。 2、正常停车 I)关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 2)关闭热水泵的出口阀并切断热水泵电源; 3 )关闭冷水泵的出口阀并切断冷水泵电源; 4)关闭总电源; 5)打开各放空阀,将管路内的热水和冷水排空,然后将阀门复位即可。【权利要求】1.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包括换热器、反应釜(2)、冷风机(3)、冷水泵(4)、冷水罐(5)、水封(6)、热水罐(7)、热水泵(8)、风加热器(9)、热风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2)为夹套式反应釜,在反应釜(2)的外部裹有中空的夹套(21),在反应釜(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外侧的夹套(21)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顶部和夹套上部的进口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传热实训装置包括换热器、反应釜(2)、冷风机(3)、冷水泵(4)、冷水罐(5)、水封(6)、热水罐(7)、热水泵(8)、风加热器(9)、热风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2)为夹套式反应釜,在反应釜(2)的外部裹有中空的夹套(21),在反应釜(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外侧的夹套(21)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反应釜(2)顶部和夹套上部的进口分别连接到热进总管(04),反应釜(2)底部的出口连接到放水总管(01),夹套底部的出口分出两个接口,一个接口连接到放水总管(01),另一接口连接到热回总管(04);所述的冷水罐(5)和热水罐(7)之间通过水封(6)相连接;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顶部设有自来水进口(06),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顶部还设有罐体放空阀(111);冷水罐(5)和热水罐(7)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冷水泵(4)和热水泵(8),冷水泵(4)和热水泵(8)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冷水泵(4)的出口端连接到冷进总管(03),冷进总管(02)上设有冷水转子流量计(121);冷风机(3)的出口连接有通往冷进总管(03)的管路;热水泵(8)出口端连接到热进总管(05),热进总管(05)上设有热水转子流量计(122);热风泵(10)通过风加热器(9)连接到热进总管(05);热水罐顶(7)部连接有通往罐体内部的热回总管(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惠平赵瑞于淼尹学功王涛玉卢树红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