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锦专利>正文

车辆夜间错车防眩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74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夜间错车时的防眩安全片,它是以一面涂覆有压敏胶的偏振片和覆盖在压敏胶上的防粘纸板构成。其中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应在铅垂平面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该防眩片结构简单、透明、几乎无色,不影响驾驶员视力。使用方便,防眩效果非常理想,既能避免错车时对方大灯带来的眩目,又能使驾驶员始终看清前方路况,确保夜间错车安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夜间错车防眩片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夜间防眩安全装置。各种车辆在夜间错车时,驾驶员不开大灯就无法看清前方路况及对方车辆的载货情况和真实宽度。若开大灯又必然使对方驾驶员产生晃眼、眩目感觉、产生盲区。这样极易造成翻车、撞车、伤人等交通事故。为了避免这种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有人将车辆的大灯改装为防眩灯,它是在错车时,通过双方驾驶员的附加操作,来改变自己车辆大灯的照射方向和灯光的强弱,简单的说就是你开我关、我开你关,从而达到双方驾驶员不晃眼,看清各自的前方路况。可是这种防眩灯不仅使驾驶员操作麻烦,错车时只能单手掌握方向盘,还需要双方驾驶员默契配合才能完成。而且防眩作用是靠双方驾驶员交叉间断操作实现的,其效果不太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光率高,对驾驶员视力无影响,又能使驾驶员自己始终能看清前方路况的车辆夜间错车防眩片。该片透明且几乎无色。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以偏振片为基片,同时统一的在铅垂面内使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或称偏振化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度,并在偏振片的其中一表面上涂胶,再在其胶面上附着一层防粘纸板。该防眩片的平面形状可根据车辆驾驶员前的挡风玻璃和大灯玻璃罩的表面形状裁剪成矩形、椭圆形、圆形等形状。-->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防眩片在车辆上的粘贴位置。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该防眩片是以偏振片(1)为基片,同时按偏振片(1)的透振方向(2)在铅垂面内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裁剪成矩形、椭圆形、或圆形后,再在偏振片(1)的其中一表面上涂胶(3)并在其胶面上附着一层防粘纸板(4)。该防眩片使用时,是先根据所使用车辆驾驶员前的挡风玻璃形状和大灯玻璃罩的形状,选取与之形状相适的防眩片和大灯防眩片,然后把防眩片上的防粘纸板揭去,将剩余部份分别粘贴在驾驶员前挡风玻璃内侧(检偏器)和两个大灯玻璃罩内侧(起偏器)。这样只要都在驾驶员前的挡风玻璃和大灯玻璃罩上粘贴有防眩片的车辆,在夜间错车时,由于双方驾驶员前挡风玻璃上防眩片的透振方向与自身车辆大灯玻璃罩上防眩片的透振方向一致,而与对方车辆迎面大灯玻璃罩上防眩片的透振方向正好形成正交关系,于是根据偏振光理论中的马吕斯定律:I=IoCOS2θ。(其中Io为透射前光强、I为透射后光强。)双方驾驶员在观察对方大灯时,产生消光现象,而不再眩目,同时又能使驾驶员充分看清自己大灯所射出的照明光线(全透光)。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防眩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非常理想。不需任何附加动作,就能自动地使驾驶员防眩,避免对方大灯刺眼的光照,又能使驾驶员看清自己前方的路况,这样就保证了夜间错车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偏振片(1)为基片构成的车辆夜间错车防眩片,其特征是在铅垂平面内使偏振片(1)的透振方向(2)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度,并在偏振片(1)的其中一表面上,均匀地涂复一层胶(3),另外还要在胶(3)上复盖一层防粘纸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偏振片(1)为基片构成的车辆夜间错车防眩片,其特征是在铅垂平面内使偏振片(1)的透振方向(2)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度,并在偏振片(1)的其中一表面上,均匀地涂复一层胶(3),另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
申请(专利权)人:王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