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452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河道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包括箱体(1)、絮凝剂入口(2)、进水口(3)、出水口(4)、压力器(5)、鼓风机(6)、紫外灯(7)、流水口(8)、过滤网(9)、排渣口(10)、分为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箱体(1)内设有的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依次相通;向装置中投入絮凝剂后把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进到过滤室中,此时过滤室内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气泡与絮凝物形成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流入到消毒室,再经过紫外灯进行杀毒消菌,即可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对河道水各项指标经过净化后净化率均可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箱体(1)、絮凝剂入口(2)、进水口(3)、出水口(4)、压力器(5)、鼓风机(6)、紫外灯(7)、流水口(8)、过滤网(9)、排渣口(10)、分为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箱体(1)内设有的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依次相通;向装置中投入絮凝剂后把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进到过滤室中,此时过滤室内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气泡与絮凝物形成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流入到消毒室,再经过紫外灯进行杀毒消菌,即可排放。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对河道水各项指标经过净化后净化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水安全则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疾病有80%与不安全饮水有关,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饮水不安全,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因此,获得安全饮水时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由于农村饮水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净化措施,加之日益严重的工业、农业和农村生活污染,水源水质较差,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河道水的污染得不到很好的净化,所以面临缺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说,自来水应当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但如果水源污染严重,即使通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也不可能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全部去除,而且,经水厂净化处理的水在输送过程中又有可能被二次污染。 所以,寻找一种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的净水装置及其净水方法来解决河道水净化的问题,以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净水装置主要包括水池,封水堵头,锁紧螺母,转换开关,各种连接水管和各级滤料组件组成,实现循环使用水的净化功能。但存在的一些净水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滤料更换不方便,装置自身清洗困难,净水质量不稳定,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其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对净化河道水有及其明显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道净水装置,包括包括箱体(I)、絮凝剂入口 (2)、进水口(3)、出水口(4)、压力器(5)、鼓风机(6)、紫外灯(7)、流水口(8)、过滤网(9)、排渣口(10)、分为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所述箱体(I)内设有的反应室 (11)、过滤室(12)、消毒室(13)依次相通。 所述反应室(11)内设有压力器(5),压力为5?1kg ;能使河道水快速的从进水口流到反应室(11)内,有加大压力的作用。 所述过滤室(12)内设有鼓风机出),加大风速可使过滤室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 所述消毒室(13)的上部与下部设有紫外灯(7),可对流入到消毒室(13)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 一种河道净水装置的净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由絮凝剂入口向净水装置内投入絮凝剂,再把净水装置内的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会快速的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 (2)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由流水口进到过滤室中,此时过滤室内鼓风机的启动会使过滤室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通过过滤网再流入到消毒。 (3)流入到消毒室中的水再经过紫外灯进行杀毒消菌,最后再由出水口流出。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压力器的作用下使水快速的进入到反应室中并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反应后进入到过滤室内,鼓风机启动后生成大量的微小气泡,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过滤后的水再经过消毒室中的紫外灯进行消毒杀菌。 本专利技术河道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的优点在于: (I)反应室内设有的压力器可使河道水快速的进入到净水装置内,并与絮凝剂发生反应。 (2)过滤室中设有的鼓风机可使流入到过滤室内的水生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并且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水再经过过滤网得到再一次的过滤。 (3)消毒室内的紫外灯可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杀毒消菌的作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河道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箱体2-絮凝剂入口 3-进水口 4-出水口 5-压力器6_鼓风机7-紫外灯8-流水口 9-过滤网10-排渣口 11-反应室12-过滤室13-消毒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河道净水装置,包括箱体(I)、絮凝剂入口(2)、进水口(3)、出水口(4)、压力器(5)、鼓风机(6)、紫外灯(7)、流水口(8)、过滤网(9)、排渣口 (10)、分为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所述箱体(I)内设有的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依次相通。 所述反应室(11)内设有压力器(5),压力为5?10kg。能使河道水快速的从进水口流到反应室(11)内,有加大压力的作用。 所述过滤室(12)内设有鼓风机出),加大风速可使过滤室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 所述消毒室(13)的上部与下部设有紫外灯(7),可对流入到消毒室(13)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 一种河道净水装置的净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由絮凝剂入口(2)向净水装置内投入絮凝剂,再把净水装置内的压力器 (5)开关打开,河道水会快速的流入到反应室(11)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 (2)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由流水口⑶进到过滤室(12)中,此时过滤室(12)内鼓风机(6)的启动会使过滤室(12)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通过过滤网再流入到消毒。 (3)流入到消毒室(13)中的水在经过紫外灯(7)的照射下进行杀毒消菌,最后再由出水口流出。 实例I 在某一河道中取20L的河道水进行净化,首先由絮凝剂入口向净水装置内投入30mg的絮凝剂,再把净水装置内的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会快速的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变成絮凝剂溶液,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由流水口进到过滤室中,此时过滤室内鼓风机的启动会使过滤室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通过过滤网再流入到消毒。经检测各项水质指标,净化率可达到95%以上。 实例2 在某一河道中取15L的河道水进行净化,首先由絮凝剂入口向净水装置内投入20mg的絮凝剂,再把净水装置内的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会快速的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变成絮凝剂溶液,反应后的河道水及一些絮凝物由流水口进到过滤室中,此时过滤室内鼓风机的启动会使过滤室中的水生成很多微小气泡,水中的絮凝物由微气泡携带浮出水面形成浮渣,浮渣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室中的水通过过滤网再流入到消毒。经检测各项水质指标,净化率可达到98%以上。实例3 在某一河道中取1L的河道水进行净化,首先由絮凝剂入口向净水装置内投入15mg的絮凝剂,再把净水装置内的压力器开关打开,河道水会快速的流入到反应室中与絮凝剂发生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絮凝剂入口(2)、进水口(3)、出水口(4)、压力器(5)、鼓风机(6)、紫外灯(7)、流水口(8)、过滤网(9)、排渣口(10)、分为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所述箱体(1)内设有的反应室(11)、过滤室(12)、消毒室(13)依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