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良专利>正文

汽车遮阳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314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窗帘,它的卷帘轴两端铰连在底座上,卷帘轴上装连有弹簧预紧装置,窗帘布一端固连在卷帘轴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上,底座上装连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时可克服弹簧预紧装置的阻力以控制张紧梁升降的工作元件及其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地控制张紧梁的升降,从而方便地打开、关闭窗帘,结构紧凑,不占空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遮阳窗帘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的窗帘。现有的汽车特别是小轿车的后排窗户上一般使用手动窗帘,使用时须用手拉,它存在控制窗帘的开闭麻烦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控制方便自如的汽车遮阳窗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遮阳窗帘,卷帘轴两端铰连在底座上,卷帘轴上装连有弹簧预紧装置,窗帘布一端固连在卷帘轴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上,底座上装连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时可克服弹簧预紧装置的阻力以控制张紧梁升降的工作元件及其驱动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底座上装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元件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工作元件动作,从而带动张紧梁上、下移动,再由于窗帘布的一端固连在卷帘轴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上,所以张紧梁的移动带动了与张紧梁连接的窗帘布一端也上、下移动,窗帘布的另一端则始终受到卷帘轴上弹簧预紧装置的卷力,使窗帘布卷紧。因此,窗帘布的升降可通过操纵驱动装置而得以控制,窗帘的升降可方便自如地控制;此外整个结构也很紧凑,不占空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遮阳窗帘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装于汽车内后窗上的汽车遮阳窗帘第二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4是图3双撑杆结构中一侧撑杆支点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中A-A剖面放大图;图6是图3中一侧撑杆端部同张紧梁配置关系局部剖视放大图;图7是图3中驱动撑杆的齿轮齿条式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图8是驱动撑杆的曲柄连杆式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3中驱动撑杆用双气缸往复运动式驱动装置立体图;图10是第三种汽车遮阳窗帘实施方案;双撑杆支座并列安装于卷帘轴中间部位的自动窗帘斜视图;图11是第四种汽车遮阳窗帘实施方案;伸缩杆控制式汽车遮阳窗帘斜视图;图12是第五种自动窗帘实施方案;双撑杆支座安装于底座1/3部位交叉布置反向运动控制式汽车遮阳窗帘斜视图;图13是图12窗帘用驱动装置平面图;-->图14是图13驱动装置齿孔同步带在导轨内传动关系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汽车遮阳窗帘中,卷帘轴8两端铰连在底座4上,卷帘轴8上装连有弹簧预紧装置12,窗帘布11一端固连在卷帘轴8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9上,底座4上装连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时可克服弹簧预紧装置12的阻力以控制张紧梁9升降的工作元件及其驱动装置31。工作元件由拉线20构成,底座4的两端固连的滑轮架60,滑轮架60上装有上、下滑轮50、50′,拉线20经下滑轮50、上滑轮50′与张紧梁9的端部连接。驱动装置31包括电机、变速箱和驱动轮40,驱动轮40与拉线20连接。弹簧预紧装置12包括涡卷弹簧80和压盖59,涡卷弹簧80内端与卷帘轴8连接,外端与压盖59连接,压盖59固连在底座4上。图3是装在轿车后窗上的第二种汽车遮阳窗帘结构简图。窗帘3安装在轿车1内后窗玻璃窗的前面,用实线表示窗帘结构。图4所示,窗帘3下面的底座4由底板5和侧壁6构成大致三角形断面、底座4可以用螺钉等紧固件固连在车体上。底座4上面由圆筒形曲面形成圆柱凹槽7,管状卷帘轴8两端轴头铰支在底座4两端的支座上,轴身设置于圆柱凹槽7内形成向上开放的环形槽10中。窗帘布11一端固连在卷帘轴8的外圆上,另一端插接在张紧梁9上,张紧梁9在窗帘的任何作用位置上始终和卷帘轴8保持平行。卷帘轴9内装有弹簧预紧装置12,弹簧预紧装置12使用螺旋圆柱弹簧13、该弹簧13的一端固连在卷帘轴8上,另一端固定在支座板14上;张紧梁9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弹簧预紧装置12预紧力作用下,使窗帘布11卷缩至卷帘轴8上,张紧梁9也随窗帘布一起收缩靠到环槽10的边沿。为了使窗帘布拉升之后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在底座4的侧壁6两端分别铰接安装两根双关节撑杆15作为工作元件,两根撑杆15对称布置,撑杆顶端装连在张紧梁9的导向槽内,沿导向槽移动。由于两根撑杆结构布置相同,以下仅以其中之一进行说明,撑杆的安装结构图如图4、图5所示。为了安装两根撑杆15的转轴,在底座4的侧壁6两端设定位置上设置有轴孔16,装连转轴17,撑杆15的转轴位置上设置有阶梯形轴孔18,轴孔18上的小孔和转轴17配合,其大孔反向压装两只碟形弹簧19和21,碟簧19的外圈装在轴孔18的大孔台阶上,碟簧21的外面大平面装上垫圈22。为保证两个碟形弹簧预紧力,在转轴17的设定位置上制作两个卡簧槽,装上卡簧,卡簧23装在侧壁6的背面,卡簧24装上撑杆15外面垫圈22的外侧,这样,撑杆15在转轴17方向上就始终压紧在侧壁6上,为减少零件接合面的摩擦阻力,在撑杆15和侧壁6的结合面之间增设塑料垫片25。-->为了操纵撑杆15的转动,在撑杆15上转轴孔18的后面伸出一个摇臂26。在摇臂26的头部设置有同轴孔18平行的轴孔27,固联销轴30向摇臂26上面凸出的销轴30上铰连连杆28,为防止连杆28从销轴30上滑脱,在销轴30的设定位置上加工有卡簧槽,装有卡簧29,保证了连杆28和摇臂26可靠铰连。连杆28和驱动装置31相连,驱动装置31安装在两个撑杆转轴17中心位置底座4的侧壁6上。在驱动装置31的作用下,通过连杆28,两个摇臂26以转轴17为中心,在设定范围内作反向摆动,带动撑杆15作反向运动。为保证连杆28和撑杆15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传动受力关系,以撑杆轴孔18和摇臂销孔27中心连线为第一中心线,以撑杆轴孔18和撑杆15自由端(圆柱弯头端)中心连线作第二中心线,这两条中心线之间有一夹角,当窗帘卷紧收起时,撑杆15的长臂和卷帘轴8保持平行,此时,摇臂轴的第一中心线和连杆28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应为70°~80°,由此确定前两条中心线之夹角。图6所示为撑杆15和张紧梁9的配套和导向关系局部结构放大图(两撑杆结构对称,本文述及一端),撑杆15的顶端自由端设置有圆柱弯头33,圆柱弯头的圆柱曲柄端向窗帘平面方向伸出,即和转轴17平行,圆柱弯头的圆柱曲柄相对撑杆15的长臂纵向轴线向上偏置;在圆柱曲柄根部撑杆15的内侧面装连有塑料成形片32,圆柱弯头也和塑料成形片32垂直;当张紧梁9缩回至底座4环槽10边上时,位于转轴17和塑料成形片32之间撑杆15长臂可以和卷帘轴8保持平行。张紧梁9的断面结构亦如图6所示,主体为一长方形梁体34,梁体34的下面设置有槽口35,窗帘布11的前端就插接固连在该口内。梁体34的上部延伸出成形边框36并在梁体34上形成屋顶形框架。由梁体34的上面、边框36的后壁面39、上面41和前壁面42组成张紧梁9的矩形腹腔,且该矩形腹腔在梁体34的内侧面向卷帘轴8方向敞开槽口38,该开口空腔在张紧梁9的全长上延伸,形成导向槽37,确定了撑杆15自由端的配合和导向关系。将撑杆的圆柱弯头33和装在圆柱弯头根端撑杆内侧面的塑料成形片32经张紧梁9的敞开式槽口38插进导向槽37之后,圆柱弯头33在导向槽37中只有微小游隙,可以在槽内沿纵向移动,由于塑料成形片32特殊的曲折构造发挥作用,使得撑杆15和张紧梁9之间只产生拉升窗帘方向的作用力,避免张紧梁9发生倾斜;而且由于在圆柱弯头33外侧张紧梁9和前壁面42作档板,内侧有塑料成形片32限位,所以张紧梁9在圆柱弯头33的轴线方向也不会滑脱,即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卷帘轴(8)两端铰连在底座(4)上,卷帘轴(8)上装连有弹簧预紧装置(12),窗帘布(11)一端固连在卷帘轴(8)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9)上,底座(4)上装连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时可克服弹簧预紧装置(12)的阻力以控制张紧梁(9)升降的工作元件(15、20、71)及其驱动装置(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卷帘轴(8)两端铰连在底座(4)上,卷帘轴(8)上装连有弹簧预紧装置(12),窗帘布(11)一端固连在卷帘轴(8)上,另一端固连在张紧梁(9)上,底座(4)上装连有窗帘操纵系统,该系统具有工作时可克服弹簧预紧装置(12)的阻力以控制张紧梁(9)升降的工作元件(15、20、71)及其驱动装置(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工作元件由拉线(20)构成,底座(4)的两端固连有滑轮架(60),滑轮架(60)上装有上、下滑轮(50)、(50′),拉线(20)经下滑轮(50)、上滑轮(50′)与张紧梁(9)的端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31)包括电机、变速箱和驱动轮(40),驱动轮(40)与拉线(2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弹簧预紧装置(12)包括涡卷弹簧(80)和压盖(59),涡卷弹簧(80)内端与卷帘轴(8)连接,外端与压盖(59)连接,压盖(59)固连在底座(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工作元件由撑杆(15)构成,撑杆(15)以转轴(17)为支点,其顶端同张紧梁(9)滑连,在张紧梁(9)上往复滑动,撑杆(15)在驱动装置(31)的作用下,可以在窗帘升程顶点和回收到卷帘轴(8)之间作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当窗帘(11)收缩到卷帘轴(8)边上时,撑杆(15)和卷帘轴(8)呈平行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在窗帘拉起时,前述的撑杆(15)和窗帘布(11)的设定平面保持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铰连撑杆(15)的转轴(17)和卷帘轴(8)呈直角布置(轴线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撑杆(15)的顶端朝窗帘平面一侧设置有圆柱弯头(33),该圆柱弯头(33)装连在张紧梁(9)的导向槽(37)内,并可以在导向槽(37)内自由往复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撑杆(15)圆柱弯头(33)在窗帘布(11)升高方向上圆柱头中心位置相对撑杆(15)的纵轴线偏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张紧梁(9)导向槽(37)的结构上设置有限定撑杆圆柱弯头(33)的上边框(壁体)(36)。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撑杆(15)呈双关节结构,其顶端设置有同张紧梁(9)相连的圆柱弯头(33)、另一端摇臂-->(26)同驱动装置(31)铰连。13、根据权利要求5~12各项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其工作元件由两根撑杆(15)组成。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于:两根撑杆(15)的位置关系相对卷帘轴(8)的中心平面呈对称布置。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遮阳窗帘,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良汪承瑞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