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仙芝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077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引流管、压力表和肛塞,所述储液瓶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储液瓶外部套接有加热缸,加热缸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引流管固定连接,连接件粘接在引流管上,压力表固设在引流管的前端,引流管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所述肛塞套接在引流管的后端,肛塞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支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肛塞的中端固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对患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避免患儿肠道受凉而产生腹泻;能够防止由于患儿好动导致引流管从直肠内脱出,操作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压力过小起不到给药的目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引流管、压力表和肛塞,所述储液瓶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储液瓶外部套接有加热缸,加热缸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引流管固定连接,连接件粘接在引流管上,压力表固设在引流管的前端,引流管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所述肛塞套接在引流管的后端,肛塞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支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肛塞的中端固设有挡板,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对患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避免患儿肠道受凉而产生腹泻;能够防止由于患儿好动导致引流管从直肠内脱出,操作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压力过小起不到给药的目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专利说明】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是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直肠给药是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具有吸收快,见效快,无痛苦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在给小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由于患儿肠道功能较弱,药液的温度远远低于人体的温度,容易导致患儿肠道受凉而产生腹泻。而且在进行经直肠给药时,由于小儿好动,引流管很容易从直肠内脱出,需要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帮扶,比较麻烦。同时,目前采用的注射器或者直肠滴流等办法,在给患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压力不易控制,如果压力过大会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其他并发症,如果压力过小起不到给药的目的,降低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小儿肠道受凉、防止引流管脱出,治疗效果好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引流管、压力表和肛塞,所述储液瓶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储液瓶外部套接有加热缸,加热缸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引流管固定连接,连接件粘接在引流管上,压力表固设在引流管的前端,引流管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所述肛塞套接在引流管的后端,肛塞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支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肛塞的中端固设有挡板。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瓶为医用塑胶材质,其容量为100ml-200mlo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缸为不锈钢保温材质。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管的前端依次插进连接件和储液瓶,弓I流管的前端与储液瓶内的药液相接触。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盘的数量为2个。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肛塞为硅胶材质,其形状为圆柱形,直径大小为 10mm-1 Smn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加热缸的设置使药液的温度与患儿体温相接近,在对患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避免患儿肠道受凉而产生腹泻;采用的挡板和吸盘,能够防止由于患儿好动导致引流管从直肠内脱出,操作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压力表的设置,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压力过小起不到给药的目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瓶、2-加热缸、3-注药器接口、4-连接件、5-引流管、6-压力表、7-流控开关、8-吸盘、9-支臂、10-挡板、11-肛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1、引流管5、压力表6和肛塞11,储液瓶I为医用塑胶材质,其容量为100ml-200ml,储液瓶I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 3,当因储液瓶I内的药液减少而压力降低时,通过注药器接头3向储液瓶I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以维持储液瓶I内的压力,使得药液顺利到达病灶处,储液瓶I外部套接有加热缸2,加热缸2为不锈钢保温材质,加热缸2的设置使药液的温度与患儿体温相接近,在对患儿进行经直肠给药时,避免患儿肠道受凉而产生腹泻;加热缸2的下端通过连接件4与引流管5固定连接,连接件4粘接在引流管5上,引流管5的前端依次插进连接件4和储液瓶1,引流管5的前端与储液瓶I内的药液相接触,压力表6固设在引流管5的前端,压力表6的设置,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压力过小起不到给药的目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引流管5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7,肛塞11套接在引流管5的后端,肛塞11为娃胶材质,其形状为圆柱形,直径大小为10mm-15mm,肛塞11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9,支臂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8,吸盘8的数量为2个,肛塞11的中端固设有挡板10,使用时,将引流管5的末端插入直肠,使挡板10贴于肛门,吸盘8吸在臀部,挡板10和吸盘8的设置,能够防止由于患儿好动导致引流管从直肠内脱出,操作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I)、引流管(5)、压力表(6)和肛塞(1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I)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3),储液瓶(I)外部套接有加热缸(2),加热缸(2)的下端通过连接件(4)与引流管(5)固定连接,连接件(4)粘接在引流管(5)上,压力表(6)固设在引流管(5)的前端,引流管(5)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7),所述肛塞(11)套接在引流管(5)的后端,肛塞(11)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9),支臂(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8),肛塞(11)的中端固设有挡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I)为医用塑胶材质,其容量为100ml-20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缸(2)为不锈钢保温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5)的前端依次插进连接件(4)和储液瓶(1),引流管(5)的前端与储液瓶(I)内的药液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8)的数量为2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塞(11)为硅胶材质,其形状为圆柱形,直径大小为10mm-15mm。【文档编号】A61M31/00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直肠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瓶(1)、引流管(5)、压力表(6)和肛塞(1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的上端固设有注药器接口(3),储液瓶(1)外部套接有加热缸(2),加热缸(2)的下端通过连接件(4)与引流管(5)固定连接,连接件(4)粘接在引流管(5)上,压力表(6)固设在引流管(5)的前端,引流管(5)的中段固设有流控开关(7),所述肛塞(11)套接在引流管(5)的后端,肛塞(11)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臂(9),支臂(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吸盘(8),肛塞(11)的中端固设有挡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仙芝
申请(专利权)人:赵仙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