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061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包括窑体和窑门,所述窑体内设有发热系统,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水平排列形成;所述烧柴系统包括投料口、柴火炉膛和出烟口,所述柴火炉膛形成于最低电热层与下方窑车之间,所述投料口开设于窑门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所述出烟口于窑体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上部,下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同一炉腔内设有电热和烧柴两组发热系统,减少了柴火的用量,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种理想的工业用陶瓷窑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包括窑体和窑门,所述窑体内设有发热系统,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水平排列形成;所述烧柴系统包括投料口、柴火炉膛和出烟口,所述柴火炉膛形成于最低电热层与下方窑车之间,所述投料口开设于窑门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所述出烟口于窑体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上部,下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中部。本专利技术是在同一炉腔内设有电热和烧柴两组发热系统,减少了柴火的用量,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种理想的工业用陶瓷窑炉。【专利说明】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陶瓷的窑炉,具体为一种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二)
技术介绍
:钦州坭兴陶的“窑变”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是其他陶器绝无仅有的一项技术。窑变了的坭兴陶不需挂釉,经过打磨抛光后,即可产生出天蓝、古铜、墨绿、紫红等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然而,在过去传统的烧制工艺中,坭兴陶的颜色多为单一的朱红色或紫红色,往往一个窑炉内,近千件的坭兴陶品烧制下来,偶尔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窑变成深绿色或古铜色,“窑变”率极低。因而“窑变”也就被比喻成为了“火中求宝、一件难求”,窑变了的坭兴陶更被视为了“坭兴珍品”。传统工艺中,一直沿袭柴烧窑炉工艺进行烧结;升至高温需要很多木柴,但随着柴木资源的枯竭,和环保要求的减少柴火燃烧烟雾,必须配备其他能源方式作为柴烧窑炉的补充。(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在同一炉腔内设计有电热和烧柴两组发热系统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其技术方案包括窑体和窑门,所述窑体内设有发热系统,所不同的是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水平排列形成;所述烧柴系统包括投料口、柴火炉膛和出烟口,所述柴火炉膛形成于最低电热层与下方窑车之间,所述投料口开设于窑门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所述出烟口于窑体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上部,下排出烟口处于窑壁的中部。为能容置更多的柴火,使烧柴系统产生足够的热量,所述柴火炉膛的高度应设置为 > 200mm。对应于上述柴火炉膛的高度,所述投料口可设计为150mmX 150mm的方孔。所述出烟口可采用直径为0 50mm的圆孔,上排出烟口的合理位置是与窑体顶部之间保持200mm?300mm的距离。根据烧窑工艺需要,所述电炉丝可选用长度为3米,功率为5千瓦/小时的合金丝,为使窑体内温度均匀,相邻电热层之间保持150mm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是在同一炉腔内设计有电热和烧柴两组发热系统,根据烧结工艺的需要,两组发热系统可分别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2、本专利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柴火的用量,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种理想的工业用陶瓷窑炉。(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面视图结构(除去了窑门)。图号标识:1、窑体;2、窑门;3、电炉丝;4、投料口 ;5、柴火炉膛;6、出烟口 ;7、窑车。(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包括窑体I和窑门2,所述窑体I内的底部为窑车7的就位区(通过轨道进出窑体I),所述窑车7之上的窑体I内部空间为设置有发热系统的加热区,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发热系统为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3 (左、右方向)水平排列形成,相邻电热层之间的距离设为150_,最下层的电热层保持与窑车7的距离为200_ ;所述电炉丝3选用长度为3米、功率为5千瓦/小时的合金丝,可根据电炉丝3的数量计算电能总功率,选择匹配的触发回路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烧柴系统由投料口 4、柴火炉膛5和出烟口 6构成,所述柴火炉膛5形成于最下层电热层与下方窑车7之间,所述投料口 4开设于窑门2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5并左、右居中,所述出烟口 6于窑体I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 6处于窑壁的上部,距离窑体I的顶部200mm?300mm,下排出烟口 6处于窑壁的中部,每排出烟口 6布置为三个,每个出烟口 6为0 50mm的圆孔,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1、独立启用电热系统时,将12个出烟口 6和窑门2上的投料口 4分别用耐火保温材料密封,以免损耗热能。2、进行“柴火本色窑变”控制时,只需在窑温达到1080°C时,将投料口 4打开,喂入松木柴I公斤后,逐步将出烟口 6打开,不断喂料,保持所有出烟口 6都有烟串出。3、达到烧成温度后,先将电热系统的电源切断,再添烧柴火10分钟,即可实现柴火本色窑变。【权利要求】1.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包括窑体(I)和窑门(2),所述窑体(I)内设有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3)水平排列形成;所述烧柴系统包括投料口(4)、柴火炉膛(5)和出烟口(6),所述柴火炉膛(5)形成于最低电热层与下方窑车(7)之间,所述投料口(4)开设于窑门(2)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5),所述出烟口(6)于窑体(I)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6)处于窑壁的上部,下排出烟口(6)处于窑壁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柴火炉膛(5)的高度彡2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4)为150_X150mm的方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口(6)为直径为0 50mm的圆孔,上排出烟口(6)与窑体(I)顶部之间距离为200mm?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丝(3)长度为3米,功率为5千瓦/小时,相邻电热层之间的距离为150mmo【文档编号】F27B17/00GK104279871SQ201410571935【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专利技术者】王泽中, 陈延 申请人:广西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持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柴电混合窑炉,包括窑体(1)和窑门(2),所述窑体(1)内设有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电热系统和烧柴系统,所述电热系统包括若干电热层,各电热层由多根电炉丝(3)水平排列形成;所述烧柴系统包括投料口(4)、柴火炉膛(5)和出烟口(6),所述柴火炉膛(5)形成于最低电热层与下方窑车(7)之间,所述投料口(4)开设于窑门(2)上,其位置对应于柴火炉膛(5),所述出烟口(6)于窑体(1)的左、右窑壁上分上、下两排开设,上排出烟口(6)处于窑壁的上部,下排出烟口(6)处于窑壁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中陈延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