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987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径向环绕部件以及使径向环绕部件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径向环绕部件包括转动芯棒、驱动转动芯棒转动的第一驱动马达和使支撑条定位于移动芯棒上的按压件。固定架上设有螺纹孔。轴向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由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的螺杆。螺杆一端装设于螺纹孔内,其中螺杆一端与第二驱动马达的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螺杆通过螺纹副运动实现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径向环绕部件将支撑条相互扣合并缠绕于转动芯棒上,转动芯棒每转一周,轴向移动平台在螺杆作用下向后移动一个螺距,由此实现支撑条扣合缠绕于转动芯棒上,从而完成支撑管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径向环绕部件以及使径向环绕部件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径向环绕部件包括转动芯棒、驱动转动芯棒转动的第一驱动马达和使支撑条定位于移动芯棒上的按压件。固定架上设有螺纹孔。轴向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由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的螺杆。螺杆一端装设于螺纹孔内,其中螺杆一端与第二驱动马达的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螺杆通过螺纹副运动实现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运动。本专利技术通过径向环绕部件将支撑条相互扣合并缠绕于转动芯棒上,转动芯棒每转一周,轴向移动平台在螺杆作用下向后移动一个螺距,由此实现支撑条扣合缠绕于转动芯棒上,从而完成支撑管的生产。【专利说明】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
技术介绍
冷缩电缆附件是利用弹性体材料在工厂内注射硫化成型,再经扩径形成冷缩管并衬以螺旋支撑管形成各种电缆附件或其它附件的部件。在安装时,将冷缩电缆附件包覆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或接头处或其他部件上,抽出内部支撑的支撑管,冷缩管收缩在电缆或其他部件上。 然而,目前的螺旋支撑管是人工将支撑条相互扣合绕置而成,支撑条呈长条状,其一侧面边缘设置有一扣槽,另一侧面的相对端设置有一凸部,支撑条的凸部扣入扣槽内,这种人工将支撑条缠绕形成支撑管的方法耗时长、效率低且精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径向环绕部件以及使径向环绕部件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径向环绕部件包括转动芯棒、驱动转动芯棒转动的第一驱动马达和使支撑条定位于移动芯棒上的按压件。固定架上设有螺纹孔。轴向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由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装设于螺纹孔内,所述螺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马达的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螺杆通过螺纹副运动实现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按压件包括杠杆和固定件,所述杠杆一端下方设置有按压爪,该按压爪的末端与所述转动芯棒抵接,所述杠杆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末端与所述转动芯棒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从所述转动芯棒向上凸伸的固定部以及从固定部垂直于转动芯棒轴向的一侧凸伸的杠杆轴,所述杠杆栓装于所述杠杆轴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芯棒距离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较近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该凹槽内。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导向件,该导向件与所述固定件配合使固定件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两导向滑动轨,该两导向滑动轨沿所述螺杆的轴向设置,所述导向滑动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芯棒为变径芯棒,所述转动芯棒包括宽体部、连接部和窄体部;所述连接部作为宽体部和窄体部的中间连接部,窄于宽体部,宽于窄体部。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径向环绕部件将支撑条相互扣合并缠绕于转动芯棒上,转动芯棒每转一周,轴向移动平台在螺杆作用下向后移动一个螺距,由此实现支撑条扣合缠绕于转动芯棒上,从而完成支撑管的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在H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的实施例1,包括固定架10、固定于固定架10上的径向环绕部件20以及使径向环绕部件20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30。 固定架10用以固定径向环绕部件2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0包括底板11和两固定臂12。底板11底部纵向两侧分别设有滑动部111。固定架10的底板11上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两固定臂12平行设置且固定于底板11上。 径向环绕部件20包括转动芯棒21、驱动转动芯棒21转动的第一驱动马达22和使支撑条定位于移动芯棒21上的按压件23。第一驱动马达22沿轴向设置于固定架10的两固定臂12上。 轴向移动部件30包括第二驱动马达31、由第二驱动马达31驱动的螺杆32。螺杆32 —端装设于螺纹孔内,螺杆32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马达31的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螺杆32通过在螺纹孔内的螺纹副运动实现轴向移动部件30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按压件23包括杠杆231和固定件232。杠杆231 —端下方设置有按压爪233。按压爪233的末端与转动芯棒21抵接,杠杆231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弹性部件234。弹性部件234末端与转动芯棒21固定。固定件232包括从转动芯棒21向上凸伸的固定部211以及从固定部211垂直于转动芯棒21轴向的一侧凸伸的杠杆轴212。杠杆231栓装于杠杆轴212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芯棒21距离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2较近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13,弹性部件234设置于凹槽213内。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导向件40。导向件40与固定架10配合使固定架10沿螺杆32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40为两导向滑动轨41。两导向滑动轨41沿螺杆32的轴向设置,导向滑动轨41上设置有滑槽411。固架定10的滑动部111位于滑槽411内。 本专利技术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在工作时,首先用按压件23的按压爪233将支撑条压紧于转动芯棒21上,转动芯棒21在第一驱动马达22的驱动下径向转动,支撑条在按压爪233的按压下随转动芯棒21转动完成支撑条的缠绕以及支撑条相邻边缘的扣合,在转动芯棒21转动的同时,第二驱动马达31驱动螺杆32旋转移动带动与螺杆32配合的固定架10以及固定于固定架10的径向环绕部件20向后移动(为便于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指定转动芯棒21自由端方向为前),从而不断地将支撑管缠绕于转动芯棒21上,支撑条完成扣合并缠绕于转动芯棒上后形成支撑管,切断支撑条,按压杠杆231下方设有弹性部件的一端,使杠杆231另一端在的按压爪233在杠杆力作用下松开,将支撑管从转动芯棒21上移出即可。 实施例2请参阅图3,其揭示本专利技术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类似,其区别在于:所述转动芯棒为变径,各处的芯棒直径不同,从而可生产不同直径大小的支撑管。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芯棒21’包括宽体部21a、连接部21b和窄体部21c。连接部21b作为宽体部21a和窄体部21c的中间连接部,窄于宽体部21a,宽于窄体部21c。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径向环绕部件20将支撑条相互扣合并缠绕于转动芯棒21/21’上,转动芯棒21/21’每转一周,轴向移动平台在螺杆作用下向后移动一个螺距,由此实现支撑条扣合缠绕于转动芯棒21/21’上,从而完成支撑管的生产。 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
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将支撑条制成支撑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径向环绕部件以及使径向环绕部件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所述径向环绕部件包括转动芯棒、驱动转动芯棒转动的第一驱动马达和使支撑条定位于移动芯棒上的按压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由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装设于螺纹孔内,所述螺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马达的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螺杆通过螺纹副运动实现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刚张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金坛市沃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