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梅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松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72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滚筒,滚筒具有内筒和外筒,外筒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内筒进料口的下方,支撑架上设有滚轮和辅助顶板,滚轮套设在支撑架上,辅助顶板设于支撑架上,辅助顶板位于滚轮的内侧并与滚轮并列设置,辅助立板具有立板和设于立板顶部侧面的突起,滚轮的顶部与内筒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与内筒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外筒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的端面上,钩件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筒口的内侧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维持内筒与外筒的稳定性,可以减缓内筒的速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滚筒,滚筒具有内筒和外筒,外筒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内筒进料口的下方,支撑架上设有滚轮和辅助顶板,滚轮套设在支撑架上,辅助顶板设于支撑架上,辅助顶板位于滚轮的内侧并与滚轮并列设置,辅助立板具有立板和设于立板顶部侧面的突起,滚轮的顶部与内筒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与内筒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外筒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的端面上,钩件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筒口的内侧边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维持内筒与外筒的稳定性,可以减缓内筒的速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茶叶松包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节约时间、操作简便的茶叶松包机。
技术介绍
茶叶松包机用于解散包揉后的茶球,是在揉捻后使茶叶能够轻松解包和松块。 现有的茶叶松包机是具有内筒和外筒的,内筒内放置茶团,在内筒进行旋转时,茶团进行滚转、翻抛,从而使茶团松散。在内筒进行旋转时,在外筒上设有滚轮辅助内筒的转动,但是由于内筒的旋转速度,会使内筒产生晃动,长长时间后会对松包机产生影响;而且在松包机结束工作后,内筒的旋转速度会慢慢下降,操作人员需要等待到内筒静止状态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这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约了生产时间并操作简便的茶叶松包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滚筒,滚筒具有内筒和外筒,所述的外筒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内筒的进料口的下方,在支撑架上设有滚轮和辅助顶板,滚轮套设在支撑架上,辅助顶板设立于支撑架上,辅助顶板位于滚轮的内侧并与滚轮并列设置,辅助立板具有立板和设于立板顶部侧面的突起,滚轮的顶部与内筒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与内筒的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筒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的端面上,钩件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筒口的内侧边上。 所述的辅助顶板的高度大于滚轮的高度。 所述的突起为圆弧形。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维持内筒与外筒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松包机结束工作时,减缓内筒的速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其中:1.支架,2.滚筒,21.内筒,22.外筒,23.支撑架,24.滚轮,25.辅助顶板,251.立板,252.突起,26.钩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3中本实施例公开: 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I和设置在支架I上的滚筒2,滚筒2具有内筒21和外筒22,外筒22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位于内筒21的进料口的下方,在支撑架23上设有滚轮24和辅助顶板25,滚轮24套设在支撑架23上,辅助顶板25设立于支撑架23上,辅助顶板25位于滚轮24的内侧并与滚轮24并列设置,辅助立板25具有立板251和设于立板251顶部侧面的突起252,滚轮24的顶部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252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外筒22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26,钩件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22的端面上,钩件26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21筒口的内侧边上。 辅助顶板25的高度大于滚轮24的高度。 突起252为圆弧形,使内筒21在碰撞到立板251时,圆弧形的突起252不会对内筒21造成损坏。 松包机工作过程中,钩件26能够限制内筒21大范围的晃动,维持内筒21与外筒22的稳定性;在松包机结束工作是,内筒21在缓慢降速,内筒21会产生轻微的晃动,这时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会时不时的碰撞到辅助顶板25上的突起252,突起252与内筒21的边沿会产生摩擦,从而能够使内筒21减速,使内筒21回复到静止状态,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I)和设置在支架(I)上的滚筒(2),滚筒(2)具有内筒(21)和外筒(22),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22)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 )位于内筒(21)的进料口的下方,在支撑架(23 )上设有滚轮(24 )和辅助顶板(25 ),滚轮(24 )套设在支撑架(23 )上,辅助顶板(25 )设立于支撑架(23 )上,辅助顶板(25 )位于滚轮(24)的内侧并与滚轮(24)并列设置,辅助立板(25)具有立板(251)和设于立板(251)顶部侧面的突起(252),滚轮(24)的顶部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252)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筒(22)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26 ),钩件(26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22 )的端面上,钩件(26 )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21)筒口的内侧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松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顶板(25)的高度大于滚轮(24)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松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突起(252)为圆弧形。【文档编号】A23F3/12GK204090932SQ201420484542【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王伟梅 申请人:王伟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松包机,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滚筒(2),滚筒(2)具有内筒(21)和外筒(22),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22)的进料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位于内筒(21)的进料口的下方,在支撑架(23)上设有滚轮(24)和辅助顶板(25),滚轮(24)套设在支撑架(23)上,辅助顶板(25)设立于支撑架(23)上,辅助顶板(25)位于滚轮(24)的内侧并与滚轮(24)并列设置,辅助立板(25)具有立板(251)和设于立板(251)顶部侧面的突起(252),滚轮(24)的顶部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相接触,突起(252)与内筒(21)的筒口的弧形边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筒(22)进料端面的顶部设置有钩件(26),钩件(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筒(22)的端面上,钩件(26)的钩头部分伸入至内筒(21)筒口的内侧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