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有存专利>正文

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521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氧舱内急救吸氧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排氧问题,达到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其包括氧源、缓冲湿化过滤器、气流导向阀箱、头罩、排氧流量计和供氧流量计,氧源与第1供氧管一端连接,第1供氧管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进氧端,缓冲湿化过滤器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连通气流导向阀箱供入端,头罩安装有排氧管以及进氧管,头罩周边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进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吸气端,进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进气端,排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呼气端,排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排气端,排气管两端经三通接头连接排氧管,排氧管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氧舱内急救吸氧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排氧问题,达到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其包括氧源、缓冲湿化过滤器、气流导向阀箱、头罩、排氧流量计和供氧流量计,氧源与第1供氧管一端连接,第1供氧管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进氧端,缓冲湿化过滤器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连通气流导向阀箱供入端,头罩安装有排氧管以及进氧管,头罩周边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进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吸气端,进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进气端,排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呼气端,排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排气端,排气管两端经三通接头连接排氧管,排氧管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专利说明】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压氧治疗时,为了解决昏迷病人、婴幼儿、气管切开、呼吸微弱、呼吸动度小等问题,以往高压氧舱内均设有①“开放式”急救吸氧头罩或②“活瓣式”急救吸排氧头罩。上述两种急救吸氧头罩,在临床使用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达不到有效排氧的目的,其缺点和不足如下:(I)用单独的供氧管路,经舱外集中控制台控制流量,舱内医务人员无法直接使用,需要供氧、停氧和调节供氧流量大小时,都要通过对讲机传送给舱外操舱人员来完成,造成使用不便,延误治疗,甚至造成供氧不足或供氧中断而延误治疗。 (2)开放式急救吸氧头罩,即废氧全部直接排入舱内,按每人10_15L/min的流量计算,每小时要有600-900L废氧排入舱内。 (3)活瓣式急救吸排氧头罩,即废氧部分排出舱外,部分排入舱内。上述两种急救吸氧头罩由于排氧不好,不仅污染了舱内空气,还致使舱内氧浓度逐渐升高,增加了易燃危险。 (4)急救吸氧阀位固定单一,并与呼吸机及呼吸气囊无法连接使用。由于氧气截止阀接头固定单一,吸气管及面罩又连为一体,造成使用不便,无法同时进行多人吸氧抢救。在开展手术及抢救无自主呼吸的病人时,无法连接使用呼吸机及手动呼吸气囊,使抢救工作受限。 (5)氧气未经湿化过滤,易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甚至毛细血管破裂,同时出现咳嗽、痰液粘稠及合并感染,不适用于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2005年新的氧舱标准发布,现在用氧舱都要进行改造,达到国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常规高压氧治疗吸排氧装置,设计合理,吸排氧阻力及吸排氧效果好,均达到国标要求。但好多单位舱内氧浓度升高的原因,都是因急救吸氧头罩,排氧方法不得力而造成的。根据《医用空气加压舱》(GB/T12130-2005)国标要求舱内氧浓度不大于23%,但在舱容小、舱内头罩多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在23%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氧舱内急救吸氧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排氧问题,达到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包括氧源、缓冲湿化过滤器、气流导向阀箱、头罩、排氧流量计和供氧流量计,氧源与第I供氧管一端连接,第I供氧管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进氧端,缓冲湿化过滤器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连通气流导向阀箱供入端,头罩安装有排氧管以及进氧管,头罩周边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进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吸气端,进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进气端,排氧管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呼气端,排氧管下端设置在头罩排气端,排气管两端经三通接头连接排氧管,排氧管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 上述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中,头罩材质为透明无色有机玻璃。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排氧流量计和供氧流量计控制,使排氧流量大于进氧流量,解决急救头罩排氧问题;加入缓冲湿化过滤器,使氧气经过湿化更加舒适保持了恒定的供氧流量,不会造成供氧中断,并通过水花而观察供氧流量大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源,2、第I供氧管,3、供氧流量计,4、缓冲湿化过滤器,5、第2供氧管,6、气流导向阀箱,7、进氧管,8、头罩,9、排气管,10、排气孔,11、三通接头,12、排氧管,13、排氧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参考附图1,一种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包括氧源1、缓冲湿化过滤器4、气流导向阀箱6、头罩8、排氧流量计13和供氧流量计3,氧源I与第I供氧管2 —端连接,第I供氧管2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4进氧端,缓冲湿化过滤器4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5连通气流导向阀箱6供入端,头罩8安装有排氧管12以及进氧管7,头罩8周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上设有多个排气孔10,进氧管7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吸气端,进氧管7下端设置在头罩8进气端,排氧管12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呼气端,排氧管12下端设置在头罩8排气端,排气管9两端经三通接头11连接排氧管12,排氧管12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13。 上述实施例中,头罩8材质为透明无色有机玻璃。 工作过程:打开氧源I,经供氧流量计3调节流量,经缓冲湿化过滤器4,对较干燥的氧气进行加湿和过滤,再通过气流导向阀箱6供入头罩。病人呼出的废气通过排氧孔10经排气管9进入排氧管12后排入气流导向阀箱6排至室外。 以上仅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源(I)、缓冲湿化过滤器(4)、气流导向阀箱(6)、头罩(8)、排氧流量计(13)和供氧流量计(3),氧源(I)与第I供氧管(2)—端连接,第I供氧管(2)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4)进氧端,缓冲湿化过滤器(4)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5)连通气流导向阀箱(6)供入端,头罩(8)安装有进氧管(7)及排氧管(12),头罩(8)周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上设有多个排气孔(10),进氧管(7)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吸气端,进氧管(7)下端设置在头罩(8)进气端,排氧管(12)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呼气端,排氧管(12)下端设置在头罩(8)排气端,排气管(9)两端经三通接头(11)连接排氧管(12),排氧管(12)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头罩(8)材质为透明无色有机玻璃。【文档编号】A61G10/02GK104274291SQ201410595427【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专利技术者】王有存, 陈庆莹, 尉蔚, 王君峰, 边永辉, 邵帅, 公涛, 唐茜, 彭勇静 申请人:王有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氧舱急救头罩多孔式吸排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源(1)、缓冲湿化过滤器(4)、气流导向阀箱(6)、头罩(8)、排氧流量计(13)和供氧流量计(3),氧源(1)与第1供氧管(2)一端连接, 第1供氧管(2)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湿化过滤器(4)进氧端, 缓冲湿化过滤器(4)出氧端经第2供氧管(5)连通气流导向阀箱(6)供入端,头罩(8)安装有进氧管(7)及排氧管(12),头罩(8)周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上设有多个排气孔(10),进氧管(7)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吸气端,进氧管(7)下端设置在头罩(8)进气端,排氧管(12)上端设置在气流导向阀箱(6)呼气端,排氧管(12)下端设置在头罩(8)排气端,排气管(9)两端经三通接头(11)连接排氧管(12),排氧管(12)上设置有排氧流量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存陈庆莹尉蔚王君峰边永辉邵帅公涛唐茜彭勇静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