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致春专利>正文

自动敞合车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38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敞合车篷及其操纵方法。所述车篷包括支撑机构、伸缩机构和为其提供伸缩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篷顶部的固定轨道板和至少一根活动轨道板。在固定轨道板和活动轨道板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在固定轨道板和活动轨道板的端部附近,设有保持车篷平行移动的、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纵方法,车篷在伸缩时平行运动,在升降时沿弧线移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敞合车篷及其操纵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敞合车篷及其操纵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方的可自动平行伸缩移动的自动敞合车篷,及其操纵这种车篷的方法。吉普车是使用者广泛采用的车辆。这种车辆价格低,越野性能好,维修方便,易购置配件。但是,其缺点是车篷密封效果差,使得车厢内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使用者很难打开车篷。这种打开或安装车篷的操作通常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而且,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操作难度很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生产的单排座敞蓬轿车大多安装有自动敞合车篷。由于这种车篷的悬臂跨度小,结构简单,因此便于制造。而且,这种车篷通常依靠人工助力扣锁车篷。直到现在,国际上生产汽车的先进国家,例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生产的单排座敞篷车的车篷能够达到全自动外,其生产的双排座敞篷车的车篷仍然是半自动,或者说是需要人工助力的,例如德国奔驰公司最近生产的双排座高级豪华敞蓬轿车,该车在敞合车篷时仍然需要人工助力。这是因为,在现有技术的车篷中,由机械传动机构将车篷送到前挡风窗的上方200毫米处,此时车篷不能自动下降与前挡风窗相配合,而要依靠使用者向下拉车篷顶部的拉环,当车篷与前挡风窗接触后,再向前推动拉环,使拉环扣入前挡风窗上的卡口中,然后将拉环转动90°,完成合蓬操作。如果需要敞开车篷,就要执行与上述相反的操作,才能将车篷打开,把车篷藏入车尾的储藏室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在车辆上方的可自动伸缩及平行移动的自动敞合车篷及其操纵方法。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包括支撑机构、伸缩机构和为其提供伸缩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蓬顶部的固定轨道板和至少一根活动轨道板。在固定轨道板和活动轨道板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在固定轨道板和活动轨道板的端部附近,设有保持车蓬平行移动的、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还包括驱动机构,其包括动力源,该动力源可以是电动机、流体压力源或者是人工动力。所述动力源连接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装有主动锥齿轮。在固定轨道板附近设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的轴线平行于固定轨道板的纵向轴线。传动螺杆的一端装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沿着传动螺杆的轴线方向,设有两部分螺纹,这两部分螺纹的螺距相等,螺旋方向相互相反,在各螺纹部分,安装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螺母。在螺母上设有销轴。在固定轨道板上,沿着其纵向轴线设有长形孔。所述销轴穿过设置在固定轨道板上的长形孔。所述伸缩联动机构包括两根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相互铰接,呈交叉状。所述销轴与伸缩联动机构中的连杆的一端部铰接,各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活动轨道板上长形孔相配合的销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还设有多个活动轨道板,在各活动轨道板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沿着固定轨道板的纵向轴线,设置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长形孔。沿着活动轨道板的纵向轴线,设置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长形孔。还设有支撑连接杆,其一端连接活动轨道板的中部,支撑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连杆,其连接位置在连杆的中部铰接点和连杆的端-->部之间。在各活动轨道板之间还设有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包括呈交叉状的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两根连杆,所述两根连杆的中部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一连杆组中的各连杆的一端连接固定轨道板,其中一个连杆的一端与固定轨道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中各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组中的对应的连杆的一端,呈四边形。在固定轨道板和活动轨道板之间设有多个连杆组,最终连杆组的各连杆的一端连接活动轨道板,其中一个连杆的一端与活动轨道板滑动连接。平行机构所在的平面与伸缩机构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25°,最好大约为9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还包括车篷升降机构,所述车篷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传动杆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升降螺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升降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能够在传动杆上滑动,所述支撑滑块上设有与升降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滑块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位于车体上的支座铰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还包括车篷升降机构,所述车篷升降机构是流体压力缸或螺旋压力缸。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支撑机构包括套管和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插入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支撑件铰接。可转动的支撑件安装在车体的支座上。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连接活动轨道板。在车体和固定轨道板之间设有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是钢绳或可折叠的铰接杆。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篷中,由液压缸引导伸缩机构移动。将液压缸设置在支撑件之间,支撑件与连杆的端部铰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借助连接装置固定在可转动的支撑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动力转换器,所述动力转换器包括花键轴,其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插入传动轴端部的孔内。在花键轴上装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有齿轮,其可以与安装在升降螺杆端部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相配合的花键槽。借助拨叉使滑动件的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或者使滑动件的花键槽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还设有电路控制系统,其中包括敞蓬开关,合蓬开关。在伸缩机构运行的起点或终点附近设有限位开关。在升降机构运行的起点或终点附近也设有限位开关。在驱动机构中设有电磁开关,以便推动拨叉,使滑动件传递动力。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的电路控制系统中,电源的正极连接限位开关的第一端和限位开关的第一端。限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合蓬开关的第一端和限位开关的第一端。限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限位开关的第一端和电磁开关的第一端。电磁开关的第二端接地。限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合蓬开关的第二端。敞蓬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机的第一端和合蓬开关的第二端。敞蓬开关的第二端连接限位开关的第二端。电机的第二端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蓬中,在与车前挡风窗框架相配合的活动轨道板上,设有密封配合装置,所述密封配合装置包括L形外盖板,L形内板。所述L形外盖板和L形内板相互固定,在它们之间设有隔板。由外盖板、内板和隔板形成L形槽,所述L形槽与车前挡风窗框架的顶部轮廓相吻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篷的操纵方法中,其操纵步骤包括:使用动力驱动位于初-->始位置的车篷,使车篷在伸缩机构的作用下平行移动到终止位置,随后使车篷前端的密封配合装置自动与车前挡风窗框架顶端配合,处于终止位置的车篷在动力作用下能够平行移动返回初始位置。当车篷处于初始位置时,车篷的伸缩机构处于收缩状态,车篷处于终止位置时,车篷的伸缩机构处于伸展状态。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篷的操纵方法中,采用升降机构使处于初始位置的车篷下降,进入储藏位置,或者使车篷从储藏位置上升进入初始位置。在车篷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车篷的运动轨迹为弧线形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敞合车篷的优点是车篷的悬臂跨度大,可以达到2500毫米,相当于三排座位。这种自动敞合车篷在完成敞开和闭合车篷的工作时,在车篷的伸缩过程中,车篷始终保持水平运动,可以与前挡风窗准确地自动配合或分离。当车篷与前挡风窗配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敞合车蓬,其包括支撑机构(50)、伸缩机构(10)和为其提供伸缩动力的驱动机构(40),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设置在车蓬顶部的固定轨道板(11)和至少一根活动轨道板(13),在固定轨道板(11)和活动轨道板(13)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19),在固定轨道板(11)和活动轨道板(13)的端部附近,设有保持车蓬平行移动的、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敞合车蓬,其包括支撑机构(50)、伸缩机构(10)和为其提供伸缩动力的驱动机构(40),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设置在车蓬顶部的固定轨道板(11)和至少一根活动轨道板(13),在固定轨道板(11)和活动轨道板(13)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19),在固定轨道板(11)和活动轨道板(13)的端部附近,设有保持车蓬平行移动的、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2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敞合车蓬,其特征是:驱动机构(40)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连接传动杆(28)的一端,所述传动杆(28)的另一端装有主动锥齿轮(29),在固定轨道板(11)附近设有传动螺杆(27),所述传动螺杆(27)的轴线平行于固定轨道板(11)的纵向轴线,传动螺杆(27)的一端装有与主动锥齿轮(29)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1),沿着传动螺杆(27)的轴线方向,设有两部分螺纹,这两部分螺纹的螺距相等,螺旋方向相互相反,在各螺纹部分,安装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螺母(26),在螺母(26)上设有销轴(14),在固定轨道板(11)上,沿着其纵向轴线设有长形孔(15),所述销轴(14)穿过设置在固定轨道板(11)上的长槽(15),所述伸缩联动机构(19)包括两根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中部相互铰接,呈交叉状,所述销轴(14)与伸缩联动机构(19)中的连杆(12)的一端部铰接,各连杆(12)的另一端设有与活动轨道板(13)上长形孔(17)相配合的销轴(18)。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敞合车蓬,其特征是:设有多个活动轨道板(13),在各活动轨道板(13)之间设有伸缩联动机构(19),沿着固定轨道板(11)的纵向轴线,设置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长形孔(15),沿着活动轨道板(13)的纵向轴线,设置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长形孔(17),还设有支撑连接杆(16),其一端连接活动轨道板(13)的中部,其另一端连接连杆(12),其连接位置在连杆(12)的中部铰接点和连杆(12)的端部之间,在各活动轨道板(13)之间还设有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20)。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敞合车蓬,其特征是:由连杆机构组成的平行机构(20)包括呈交叉状的连杆组(22),所述连杆组(22)包括两根连杆(24),所述两根连杆(24)的中部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一连杆组(22)中的各连杆(24)的一端连接固定轨道板(11),其中一个连杆的一端与固定轨道板(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22)中各连杆(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组(22)中的对应的连杆(24)的一端,呈四边形,在固定轨道板(11)和活动轨道板(13)之间设有多个连杆组(22),最终连杆组(22)的各连杆(24)的一端连接活动轨道板(13),其中一个连杆(24)的一端与活动轨道板(13)滑动连接,平行机构(20)所在的平面与伸缩机构(1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25°。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敞合车蓬,其特征是:还包括车篷升降机构(60),所述车篷升降机构(60)包括支撑杆(61)和升降螺杆(63),所述升降螺杆(63)与传动杆(28)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升降螺杆(63)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40),升降螺杆(63)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滑块(65),所述支撑滑块(65)能够在传动杆(28)上滑动,所述支撑滑块(65)上设有与升降螺杆(63)相配合的螺纹孔,支撑杆(6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滑块(65)铰接,所述支撑杆(61)的另一端与位于车体上的支座铰接。-->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敝合车蓬,其特征是:还包括车篷升降机构(60),所述车篷升降机构(60)是流体压力缸或螺旋压力缸。7.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致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致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