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及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9994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包括一第一储液槽,包含一底部;以及一第二储液槽,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一介于该顶壁及该底壁间的侧壁,该第二储液槽开设有至少一孔洞,且该孔洞的位置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以使该第二储液槽内的液体可单向流至该第一储液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储液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及储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液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可搭配呼吸辅助器使用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
技术介绍
连续阳压(Continuous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法已知对于某些呼吸疾患有显着的疗效,特别是例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而目前市面上也有许多种类的连续阳压呼吸器可供选购。 为了减缓患者于连续阳压治疗过程中因呼吸道干燥产生的不适,某些连续阳压呼吸器另搭配有气体加湿装置,以于气体送入呼吸道前先增加气体湿度至一适当的程度。一般而言,气体加湿装置主要是由储液容器及加湿手段(例如藉由加热蒸发或超音波雾化方式进行加湿)所组成。虽然储液容器的容积越大较能增加所容纳的液体量以供长时间(例如八小时)使用,但液体量越多也相对地意味着进行加湿所需要的初始化功率越高,且达到设定气体湿度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曾有人提出一种加湿器槽体设计,主要特征在于利用热绝缘性隔板将槽体区分成一加热用储液部以及一供液用储液部,并于隔板下方设计一液体通道以达成两个储液部间的液体相连通。 此外,也有人提出一种压力支持系统,其具有一加湿器,且加湿器含有一保持室、一加湿室及一分隔两者的隔板,隔板上定义一开孔用以使两室间达成液体相连通。 然而,前述设计于使用上仍有需要改善之处,特别是针对双向液体相连通可能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内具有一储存区及一待加湿区,储存区内的液体不与加湿手段直接接触,故加湿手段仅作用于待加湿区内的液体。由于被加湿手段作用的液量少于储液容器所包含的全部液量,故加湿手段运作时所需的功率(特别是初始化功率)较低而仍可达到相同的加湿效果。此外,储存区内的液体可于待加湿区内液量减少至一定程度时补充至待加湿区,因而达成自动补液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包括一第一储液槽用以容置供加湿气体用的液体以及一第二储液槽用以容置可补充至第一储液槽的液体,其中两槽体间形成单向液体连通,故于第一储液槽内液面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下时,容置于第二储液槽内的液体可自然且单向地向下流动至第一储液槽以进行补充,且当第一储液槽内液面回复至一定高度时即停止,由此使第一储液槽内的液量大致维持恒定。 本专利技术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装置,其具有一外槽体及一位于外槽体内的内槽体,其中内槽体内定义一补充液体储存空间,而外槽体内的一部分则定义一待加热液体储存空间,当待加热液体储存空间内的液体被消耗至一定量时,补充液体储存空间内的液体可通过开设于内槽体的孔洞进入待加热液体储存空间。 为达成前述的主要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包括:一第一储液槽,包含一底部;以及一第二储液槽,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一介于该顶壁及该底壁间的侧壁,该第二储液槽开设有至少一孔洞,且该孔洞的位置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以使该第二储液槽内的液体可单向(例如向下)流至该第一储液槽。 其中所述孔洞开设于该底壁。 其中该孔洞向外延伸形成一管体。 其中该孔洞为一气体流通孔,且该底壁更开设有一液体流通孔。 其中该气体流通孔由一气体流通管所贯穿。 其中该液体流通孔向外延伸形成一液体流通管,且该液体流通管末端的开口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 其中该侧壁以气密方式连接该顶壁及该底壁。 更包括一盖体,该盖体与该第一储液槽彼此连接,且该盖体包含一出气口。 其中该第二储液槽与该盖体彼此连接,且收容于该盖体及该第一储液槽之间。 其中该第二储液槽与该盖体整合为一体。 其中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定义一加热区域。 本专利技术揭不一种储液装置,其包括:一外槽体,其内定义一收容空间;以及一内槽体,位于该收容空间内,该内槽体内定义一补充液体储存空间,且该内槽体开设有至少一孔洞,其中,于该收容空间内未被该内槽体所占据的部分中,低于该孔洞的部分形成一待加热液体储存空间,而高于该孔洞的部分形成一气体加湿空间。 其中该孔洞为一气体流通孔,且该内槽体更开设有一液体流通孔。 其中该气体流通孔及该液体流通孔分别延伸形成一管体。 更包括:一盖体,与该外槽体彼此连接;一进气口,用以供气体进入该气体加湿空间;以及一出气口,用以供气体离开该气体加湿空间。 此外,本专利技术更揭示一种储液装置,包括:一第一槽体,包含一第一储液空间;一第二槽体,位于该第一槽体内,该第二槽体包含一第二储液空间;一气体流通手段,用以使该第二槽体外的气体进入该第二槽体;以及一液体流通手段,用以使该第二储液空间内的液体流动至该第一储液空间,其中,气体流通手段及液体流通手段分别可以是达成气体流通及液体流通的任何结构,例如孔洞、开口、管体或其类似结构。 应了解的是,前述的一般性描述及以下的详细描述仅为例示性及说明性的描述,且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各主要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及图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储液装置于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储液容器 2:储液装置 10:第一储液槽 11:第一储液槽底部 12:加热区域 13:收容空间 14:待加热液体储存空间 15:气体加湿空间 20:第二储液槽 21:第二储液槽顶壁 22:第二储液槽底壁 23:第二储液槽侧壁 24、24a、24b:孔洞 25:气体流通管 26:液体流通管 26a:液体流通管末端开口 27:补充液体储存空间 28:气体引导结构 30:盖体 31:出气口 3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谨搭配随附图式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以增进对于本文所呈现的理论的理解。本
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图式中的元件乃是为了达成简单及清楚说明的目的,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在该等图式中,某些物件的尺寸相对于其他物件可能有所放大,以有助于对实施例的理解。 由于各种态样与实施例仅为例示性且非限制性,故在阅读本说明书后,本
的技术人员可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下,也可能有其他态样与实施例。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将可使该等实施例的特征及优点更加彰显。 于本专利技术中,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 此外,于本文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复数要件的一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满足条件“A或B”:A为真(或存在)且B为伪(或不存在)、A为伪(或不存在)且B为真(或存在)、A和B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储液槽,包含一底部;以及一第二储液槽,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一介于该顶壁及该底壁间的侧壁,该第二储液槽开设有至少一孔洞,且该孔洞的位置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以使该第二储液槽内的液体可单向流至该第一储液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储液槽,包含一底部;以及 一第二储液槽,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一介于该顶壁及该底壁间的侧壁,该第二储液槽开设有至少一孔洞,且该孔洞的位置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以使该第二储液槽内的液体可单向流至该第一储液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孔洞开设于该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孔洞向外延伸形成一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孔洞为一气体流通孔,且该底壁更开设有一液体流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体流通孔由一气体流通管所贯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液体流通孔向外延伸形成一液体流通管,且该液体流通管末端的开口高于该第一储液槽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壁以气密方式连接该顶壁及该底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盖体,该盖体与该第一储液槽彼此连接,且该盖体包含一出气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加湿用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储液槽与该盖体彼此连接,且收容于该盖体及该第一储液槽之间。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