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敏傲专利>正文

一种背带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794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带伞,实现了手持伞和背带伞的两用功能,使用背带伞时,可以解放双手,方便出行,包括伞杆和背带,还包括固定螺丝、螺母和旋转手柄;伞杆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其的通孔;伞杆的底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凹槽;旋转手柄的内部为收集腔,旋转手柄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收集腔的轴承孔,轴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收集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旋转手柄的侧面竖直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背带卡槽;伞杆底部穿过第一轴承伸入收集腔内,使背带中部插入凹槽内,伞杆底部固定于第二轴承内;背带两端从两个背带卡槽中穿出;在背带两个端部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螺丝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通孔和第二固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带伞
本技术涉及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尤其是一种背带伞。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雨伞或太阳伞均为手持式的伞,至少要占用一只手来支撑,而当人们在骑车、提重物、抱小孩等需要用到两只手的情况时,撑伞便成了很大的难题,特别是在下雨或太阳猛烈的天气下,对人们的出现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带伞,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手持式伞不能解放双手,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带伞,包括伞杆和背带,还包括固定螺丝、螺母和旋转手柄;所述伞杆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其的通孔;所述伞杆的底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手柄的内部为收集腔,所述旋转手柄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收集腔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收集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旋转手柄的侧面竖直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背带卡槽;所述背带的中部位于所述收集腔内,所述伞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并伸入所述收集腔内,使所述背带的中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伞杆的底部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内;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背带卡槽中穿出;在所述背带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通过所述螺母进行固定,将所述背带固定到所述伞杆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双手不方便的时候,可以将背带装上,背在背上便可实现撑伞的效果,解放了双手;当用手撑伞时,可以转动旋转手柄,将背带收回收集腔内,实现了两用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伞杆的中上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伞更加稳固。 进一步,位于所述旋转手柄上方的所述伞杆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手持的固定手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不需要背带而是用手持伞时,可以手持固定手柄,对伞把握更加稳固。 进一步,在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时卡住所述背带卡槽的卡件。当使用手持式撑伞而不使用背带式撑伞时,将螺母扭开,抽出固定螺丝,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从固定螺丝中脱落;由于背带中部被凹槽卡住,所述扭转旋转手柄时,背带会从背带卡槽中被收回收集腔内,直到被卡件卡住背带卡槽才停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将背带收回收集腔时,不会导致全部的背带都被收入收集腔内,被卡件卡在腔外的部分方便在使用背带时拉扯出来。 进一步,所述背带为弹性背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旋转手柄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伞杆底部开设凹槽处的左视图; 图5为本技术伞杆底部开设凹槽处的仰视图; 图6为本技术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伞杆,2、背带,3、固定螺丝,4、螺母,5、旋转手柄,6、通孔,7、凹槽,8、第一固定孔,9、第二固定孔,10、收集腔,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背带卡槽,14、固定手柄,15、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背带伞,包括伞杆I和背带2,还包括固定螺丝3、螺母4和旋转手柄5 ;所述伞杆I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其的通孔6 ;所述伞杆I的底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凹槽7 ;所述旋转手柄5的内部为收集腔10,所述旋转手柄5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收集腔10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11,所述收集腔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12,所述旋转手柄5的侧面竖直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背带卡槽13 ;所述背带2的中部位于所述收集腔10内,所述伞杆I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11并伸入所述收集腔10内,使所述背带2的中部插入所述凹槽7内,所述伞杆I的底部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12内;所述背带2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背带卡槽13中穿出;在所述背带2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所述固定螺丝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8、所述通孔6和所述第二固定孔9后通过所述螺母4进行固定,将所述背带2固定到所述伞杆I上。 所述伞杆I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11、并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12内;所述背带2的中部插入所述凹槽7内,所述背带2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背带卡槽13中穿出;在所述背带2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所述固定螺丝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8、所述通孔6和所述第二固定孔9后通过所述螺母4进行固定,将所述背带2固定到所述伞杆I上。 所述通孔6开设于所述伞杆I的中上部,可以使得伞更加稳固。 位于所述旋转手柄5上方的所述伞杆I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手持的固定手柄14,当不需要背带2而是用手持伞时,可以手持固定手柄14,对伞的把持更加稳固。 如图6所示,在所述背带2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8和所述第二固定孔9的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时卡住所述背带卡槽13的卡件15。当使用手持式撑伞而不使用背带式撑伞时,将螺母4扭开,抽出固定螺丝3,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从固定螺丝3中脱落;由于背带2中部被凹槽7卡住,所述扭转旋转手柄5时,背带2会从背带卡槽13中被收回收集腔10内,直到被卡件15卡住背带卡槽13才停止。 所述背带2为弹性背带,弹性背带可以自动伸缩,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背带2时,将背带2从收集腔10内拉出,用固定螺丝3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通孔、第二固定孔,最后用螺母4进行固定,安装好背带2后便可以将伞背于背上了 ;当不需要背带而是用手持伞时,由于背带2的中部被卡在伞杆I底部的凹槽7内,所以转动旋转手柄5时便可以将背带2收回收集腔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带伞,包括伞杆(1)和背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丝(3)、螺母(4)和旋转手柄(5);所述伞杆(1)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其的通孔(6);所述伞杆(1)的底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凹槽(7);所述旋转手柄(5)的内部为收集腔(10),所述旋转手柄(5)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收集腔(10)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11),所述收集腔(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12),所述旋转手柄(5)的侧面竖直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背带卡槽(13);所述背带(2)的中部位于所述收集腔(10)内,所述伞杆(1)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11)并伸入所述收集腔(10)内,使所述背带(2)的中部插入所述凹槽(7)内,所述伞杆(1)的底部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12)内;所述背带(2)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背带卡槽(13)中穿出;在所述背带(2)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所述固定螺丝(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8)、所述通孔(6)和所述第二固定孔(9)后通过所述螺母(4)进行固定,将所述背带(2)固定到所述伞杆(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带伞,包括伞杆(I)和背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丝(3)、螺母(4)和旋转手柄(5);所述伞杆(I)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其的通孔¢);所述伞杆(I)的底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凹槽(7);所述旋转手柄(5)的内部为收集腔(10),所述旋转手柄(5)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收集腔(10)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11),所述收集腔(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12),所述旋转手柄(5)的侧面竖直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背带卡槽(13);所述背带(2)的中部位于所述收集腔(10)内,所述伞杆(I)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11)并伸入所述收集腔(10)内,使所述背带(2)的中部插入所述凹槽(7)内,所述伞杆(I)的底部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12)内;所述背带(2)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背带卡槽(13)中穿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敏傲
申请(专利权)人:马敏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