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768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方法,以肝素钠为起始原料,加入亚硝酸钠解聚肝素钠,生成低分子量肝素钠和一些杂质。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游离硫酸根和一些杂质进行离子交换而去除掉,增加了低分子量肝素钙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制备工艺,不但使工艺变得简单易操作,而且得到的低分子量肝素钠质量好、杂质含量低、澄清度好、收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依诺肝素钠是一种低分子肝素钠盐,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特别是预防与骨科或普外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中规定,肝素钠(Heparin Sodium)是自猪或牛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属黏多糖类物质,具有延长血凝时间的作用。肝素钠按干燥品计算,每Img的效价不得少于170单位。 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低分子肝素钠盐或者钙盐,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III (AT III)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其药理作用与普通肝素钠基本相似。 普通肝素可分离抗血栓活性和抗血凝活性,血浆中凝血酶(即因子II a)活性与血凝关系密切,因子Xa活性与血栓形成关系较密切。 由于低分子量肝素抗因子Xa活性与抗因子II a活性之比值为2.5?5.0,而普通肝素为1.0左右。因此,低分子量肝素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它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而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中和,同时对血小板功能亦无明显影响。 低分子量肝素对血栓溶解有间接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已形成的深部静脉血栓。预防性抗血栓治疗只需每天皮下注射一次,一般不需实验室监测。由于低分子量肝素比普通肝素性能优越,所以目前低分子量肝素的科学研究发展较快。 本专利技术的 申请人:枣庄赛诺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05月14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310175175.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由肝素钠粗品直接生产低分子量肝素钠的方法;苏州法思特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在2008年02月26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0810020765.6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超低分子肝素钠(钙)的生产工艺。这两件专利技术专利的原理均是用利用阴离子树脂吸附肝素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和溶液中的杂质,然后用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洗涤离子交换柱,用以洗涤掉小分子的极性不太强的杂质,而把肝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留在交换柱内;然后再用高浓度的氯化钠(或钙)溶液洗脱肝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 上述一种超低分子肝素钠(钙)的生产工艺在高浓度氯化钠(钙)洗脱离子交换树脂时,低分子量肝素(钠)钙被洗脱下来的同时,硫酸根等极性较强的物质也可能一同被洗脱下来,不能够实现低分子量肝素(钠)钙与游离硫酸根的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仅吸附去除游离硫酸根,保留低分子量肝素的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称取10g的肝素钠,用纯化水溶解,制备成5%?15% (w/v)的肝素钠溶液,并控制溶液温度为30°C以下,搅拌; (2)用6mol/L的盐酸调节步骤(I)制备溶液的pH值为2.3?3.0,搅拌; (3)将2.3?3.5g的亚硝酸钠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并保持pH值稳定,反应时间为1.5小时; (4)反应完成后迅速用l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8.0?10.0 ;将事先称量的肝素钠重量I?3% (w/w)的硼氢化钠加入,保持12小时,用6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3.5?4.0,保持30分钟后再用l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5 ; (5)在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乙醇,静置12小时,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A ; (6)用100ml纯化水溶解步骤(5)得到的沉淀A制成溶液,然后将此溶液流过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流出液; (7)将步骤(6)得到的流出液中加入其体积1.5% (w/v)的氯化钠,然后再加入乙醇,得到上清液和沉淀B,所述沉淀B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即得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 所述步骤(6)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采购自南开大学201X7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A-400 或Dia1n SA-10A。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以肝素钠为起始原料,用水溶解,控制一定的pH,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钠解聚肝素钠,生成低分子量肝素钠和一些杂质。其中,在肝素钠用亚硝酸钠解聚的过程中,肝素钠有硫酸基团游离出来。欧洲药典对硫酸基团是要进行限量控制,必须要加以去除,才能符合肝素钠的质量标准。本专利技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游离硫酸根和一些杂质进行离子交换而去除掉,使得低分子量肝素钠中残存的硫酸基较低,并且易于操作控制。本工艺不但操作简单,也使得一些负离子如亚硝酸根、硼氢酸根等一同被吸附掉,增加了低分子量肝素钙的安全性。现有技术则是采用阴离子树脂吸附肝素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和溶液中的杂质,然后用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洗涤离子交换柱,用以洗涤掉小分子的极性不太强的杂质,而把肝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留在交换柱内;然后再用高浓度的氯化钠(或钙)溶液洗脱肝素或者低分子量肝素。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制备工艺,不但使工艺变得简单易操作,而且得到的低分子量肝素钠质量好、杂质含量低、澄清度好、收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低分子量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过化学法或者物理分级方法获得的。本说明书所阐述的低分子量肝素钙(钠)是由普通肝素钙(钠)经过亚硝酸钠降解生成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盐或者肝素钙盐,包括那曲肝素钙、达肝素钠以及广义的亚硝酸钠解聚的低分子量肝素钠或低分子量肝素钙。 实施例1: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I)称取10g的肝素钠,用纯化水溶解,制备成5%?15% (w/v)的肝素钠溶液,并控制溶液温度为30°C以下,搅拌;其中,肝素钠采购自枣庄赛诺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猪黏膜肝素钠成品。 (2)用6mol/L的盐酸调节步骤(I)制备溶液的pH值为2.3?3.0,搅拌; (3)将2.3?3.5g的亚硝酸钠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并保持pH值稳定,反应时间为1.5小时; (4)反应完成后迅速用l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8.0?10.0 ;将事先称量的肝素钠重量I?3% (w/w)的硼氢化钠加入,保持12小时,用6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3.5?4.0,保持30分钟后再用l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5 ; (5)在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乙醇,静置12小时,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A ; (6)用100ml纯化水溶解步骤(5)得到的沉淀A制成溶液,然后将此溶液流过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流出液; (7)将步骤(6)得到的流出液中加入其体积1.5% (w/v)的氯化钠,然后再加入乙醇,得到上清液和沉淀B,所述沉淀B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即得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 除了上述7个步骤之外,再进一步用氯化钙进行置换反应,即得低分子量肝素钙;如果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子量分级即得到相应标准的那曲肝素钙或达肝素钠。 在步骤(6)中是使用南开大学供应201 X 7阴离子交换树脂,它对游离硫酸根和一些杂质进行选择性吸附,而现有技术中是使用的大孔型的阴离子树脂。 优选201 X 7 阴离子交换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100g的肝素钠,用纯化水溶解,制备成5%~15%(w/v)的肝素钠溶液,并控制溶液温度为30℃以下,搅拌;(2)用6mol/L的盐酸调节步骤(1)制备溶液的pH值为2.3~3.0,搅拌;(3)将2.3~3.5g的亚硝酸钠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并保持pH值稳定,反应时间为1.5小时;(4)反应完成后迅速用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8.0~10.0;将事先称量的肝素钠重量1~3%(w/w)的硼氢化钠加入,保持12小时,用6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3.5~4.0,保持30分钟后再用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5;(5)在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乙醇,静置12小时,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A;(6)用1000ml纯化水溶解步骤(5)得到的沉淀A制成溶液,然后将此溶液流过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流出液;(7)将步骤(6)得到的流出液中加入其体积1.5%(w/v)的氯化钠,然后再加入乙醇,得到上清液和沉淀B,所述沉淀B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即得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游离硫酸基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0g的肝素钠,用纯化水溶解,制备成5%?15%(w/v)的肝素钠溶液,并控制溶液温度为30°C以下,搅拌; (2)用6mol/L的盐酸调节步骤⑴制备溶液的pH值为2.3?3.0,搅拌; (3)将2.3?3.5g的亚硝酸钠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并保持pH值稳定,反应时间为1.5小时; (4)反应完成后迅速用l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8.0?10.0 ;将事先称量的肝素钠重量I?3% (w/w)的硼氢化钠加入,保持12小时,用6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3.5?4.0,保持30分钟后再用l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武石滨丛义国刘清凉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赛诺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