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738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检测工艺,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连接入一检测回路,筛选出符合检测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将其形成待测电池组;S2: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连接入一充电回路,进行恒流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S3:保持待测电池组与所述的充电回路相连接的状态,进行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比较电压是否相等或相近作为筛选条件,能够很好地消除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对筛选过程的影响,使得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提高,实现了电池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工艺,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锂离子蓄电池作为最受欢迎的绿色电池之一,凭借其比能量高、寿命长、开路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对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电池市场的新力军。随着锂离子蓄电池在民用领域(手机、笔记本、摄像机、电动玩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其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业界好评。目前,锂离子蓄电池已朝着大功率,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方向迅速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将逐步取代部分燃油汽车,大型锂离子电堆作为储能设备更多的进入储能电站、智能电网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的筛选对于保持电池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动力或储能电池系统,电池性能一致性偏差将会对电池组长期循环后容量和功率发挥造成影响。电池性能的不一致是由在工厂内生产过程中材料或制造条件控制不一致,以及电池在不同使用环境下衰减状态可能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对电池在不同使用阶段的性能筛选也是电池组和电池系统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主要通过对电池在特定坏境的性能进行筛选,例如从电池容量、内阻、电压方面对锂离子电电池进行测试,并将性能参数相近的组成一组来保证电池组和电池系统的一致性。然而,即使如此还是不能保证电池性能的一致性,一是,因为测试时的电池容量是按预定值的放电电流来测到的,改变放电电流就有可能使得电池容量又不同了 ;二是,测试的内阻也是一个交流内阻值,和实际的电池阻抗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测试的电压是用于判断电池自放电大小的,对于充满电到组装时相距的时间是否一样的情况,测试时是不予考虑的,如果组装时电池电压一致,但是有的锂离子电池相距的时间为三个月,有的锂离子电池相距的时间只有一个月,那它们的自放电肯定不同的。因此,如何确切的保证电池组和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不能有效地测试锂离子电池的实际性能、组装后的电池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连接入一检测回路,筛选出符合检测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将其形成待测电池组;S2: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连接入一充电回路,进行串联恒流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 0.2C ;S3:保持待测电池组与所述的充电回路相连接的状态,进行并联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 ;S4: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静置20min?30min ;S5:将已充好电的待测电池组连接路一串联放电回路,进行放电至放电容量为待测电池组中单独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的90 %,记录每块锂离子电池放电后的放电电压值乂!;S6:将放电后的待测电池组再次静置24h ;S7:测量静置后待测电池组中每块锂离子电池的静置电压值V2,计算每块电池的比较电压V3 = V1-V2 ;S8:将比较电压V3相等或差值小于±0.0lV?±0.03V的锂离子电池挑选出来,以形成新的已测电池组。作为优选,在SI中所述的检测条件为预设工作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在检测回路中是否达到预设电压值。作为优选,在S3中所述的恒压充电为在待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相互并联的状态下的恒压充电。作为优选,在S5中的放电为在待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相互串联的状态下的放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比较电压是否相等或相近作为筛选条件,能够很好地消除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对筛选过程的影响,使得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提高,实现了电池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连接入一检测回路,筛选出符合检测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将其形成待测电池组。其中,为了保证最后筛选能够符合生产者的需求,待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的数量应当大于预定的已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的数量。具体地,检测条件为预设工作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在检测回路中是否达到预设电压值。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工作温度为30°C?35°C。S2:将待测电池组连接入一充电回路,进行串联恒流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2C。S3:保持待测电池组与充电回路相连接的状态,进行并联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其中,恒压充电为在待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相互并联的状态下的恒压充电。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个锂离子电池都充满电,以减少充电回路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S4:将待测电池组静置20min?30min,使得待测电池组中电压保持稳定。S5:将已充好电的待测电池组连接路一放电回路,进行放电至放电容量为待测电池组中单独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的90 %,记录每块锂离子电池放电后的放电电压值V10其中,放电为在待测电池组中锂离子电池相互串联的状态下的放电。S6:将放电后的待测电池组再次静置24h,此时,锂离子电池处于自放电状态。S7:测量静置后待测电池组中每块锂离子电池的静置电压值V2,计算每块电池的比较电压V3= V1-V2U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比较电压V3的精度为小数点后两位。S8:将比较电压V3相等或差值小于±0.0lV?±0.03V的锂离子电池挑选出来,以形成新的已测电池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比较电压是否相等或相近作为筛选条件,能够很好地消除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对筛选过程的影响,使得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提高,实现了电池系统真正的动态平衡。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连接入一检测回路,筛选出符合检测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将其形成待测电池组;S2: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连接入一充电回路,进行恒流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S3:保持待测电池组与所述的充电回路相连接的状态,进行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S4: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静置20min~30min;S5:将已充好电的待测电池组连接路一放电回路,进行放电至放电容量为待测电池组中单独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的90%,记录每块锂离子电池放电后的放电电压值V1;S6:将放电后的待测电池组再次静置24h;S7:测量静置后待测电池组中每块锂离子电池的静置电压值V2,计算每块电池的比较电压V3=|V1‑V2|;S8:将比较电压V3相等或差值小于±0.01V~±0.03V的锂离子电池挑选出来,以形成新的已测电池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连接入一检测回路,筛选出符合检测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将其形成待测电池组; 52: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连接入一充电回路,进行恒流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0.02C ; S3:保持待测电池组与所述的充电回路相连接的状态,进行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不大于 0.02C ; 54:将所述的待测电池组静置20min?30min ; 55:将已充好电的待测电池组连接路一放电回路,进行放电至放电容量为待测电池组中单独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的90%,记录每块锂离子电池放电后的放电电压值V1 ; 56:将放电后的待测电池组再次静置24h ; 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敖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