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65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及制造方法。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挤出条于转角处局部断开而形成有缺口,缺口处覆盖有与该缺口相适配的接角块,接角块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所述挤出条连为一体。制造方法则包括挤出、植绒、裁切、注塑成型等步骤。产品具有连接强度高、与车门窗玻璃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可适用于大转角车门窗的特点。制造方法具有在接角过程中定位方便、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制造汽车等机动车的车门窗密封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机动车的车门窗密封条的制造方法通常是先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长直条状的密封条,然后再用于车门窗。目前通用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该长直条状的挤出密封条(下称挤出条)根据车门窗的形状弯折后直接使用,其缺点是当转角较大或挤出条截面较大时,转角截面处会引起严重的变形、起皱,影响与车门窗的配合,使密封效果下降,也影响外观。目前此种方式仅在转角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另一种是根据车门窗边框尺寸先将挤出条完全裁断成合适长度的短条再接角,接角的通常做法是在转角处将短条通过注塑成型方式连接成一体。但由于接角时对挤出条是二次硫化,因此挤出条和接角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在生产、运输和与车窗装配的过程中容易断裂;并且,由于挤出条完全裁断,故在接角过程中定位比较麻烦,工人的操作难度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产品的成品率和总体质量;其次,对于在内侧与玻璃配合处需植绒的高档密封条而言,因植绒面最好是连续的,故只能在接角完成后再粘贴植绒面,而接角完成后的密封条呈与车门窗相适应的弯折状,故植绒操作非常麻烦,严重影响植绒的效率和成品质量;再者,接角处通常或多或少存在不够平整的情形,这对于密封条的外侧而言尚可接受,但对于密封条的内侧,特别是密封条与车门窗玻璃的配合处而言,则将增加车门窗玻璃与密封条的摩擦力,从而影响车门窗玻璃关闭时的平稳性,甚至产生不应有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且可适用于大转角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挤出条于转角处局部断开而形成有缺口,缺口处覆盖有与该缺口相适配的接角块,接角块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所述挤出条连为一体。所述缺口的优选位置是位于所述挤出条转角处的外侧。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植绒面。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始终为连续的。本专利技术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挤出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得长直条状挤出条;b、裁切根据车门窗边框尺寸,在挤出条的对应于车门窗转角的位置将挤出条局部裁切掉一小段而形成缺口;c、注塑成型将经裁切的挤出条放入接角模具内,使挤出条自缺口处弯折成所需角度,并注入橡胶填补缺口,硫化后注入的橡胶即与原挤出条成为一体。所述裁切步骤前还在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上粘贴有植绒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优点1、由于在转角处裁掉一部分,减小了转角处挤出条的横截面积,从而基本消除了在转角较大时转角截面处容易变形、起皱的缺陷。2、由于挤出条未完全裁切成两段,仍有一部分相连,因此接角硫化后,具有比完全裁断再接角的方式更高的连接强度。3、裁切时可选择挤出条的内侧表面中若干面不断开,比如植绒表面,使植绒表面完全连续,减小了密封条在接角处与玻璃的摩擦力。4、由于未完全裁切断,在接角过程中定位方便,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挤出条裁切前的主视图;图2为挤出条裁切后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中挤出条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挤出条注塑接角后的立体图(图中虚线表示接角块与挤出条的连接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图中虚线仅用于示意虚线处为接角块与挤出条的连接处),并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1,挤出条1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部分11和位于外侧的第二部分12,其中,第一部分11为连续的,而第二部分12在转角处断开而形成有缺口13,缺口13处覆盖有与该缺口13相适配的接角块2,接角块2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挤出条1连为一体。所述第一部分11包括与车门窗玻璃4相配合的内侧表面111,且该内侧表面111上设有植绒面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挤出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得长直条状挤出条1;b、植绒在挤出条1的与车门窗玻璃4相配合的内侧表面111上粘贴植绒面3;c、裁切根据车门窗边框尺寸,在挤出条1的对应于车门窗转角的位置将挤出条1的外侧部分裁切掉一小段而形成缺口13;d、注塑成型将经裁切的挤出条1放入接角模具内,使挤出条1自缺口13处弯折成所需角度,并注入橡胶填补缺口13,硫化后注入的橡胶即与原挤出条1成为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挤出条于转角处局部断开而形成有缺口,缺口处覆盖有与该缺口相适配的接角块,接角块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所述挤出条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挤出条转角处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植绒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始终为连续的。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挤出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得长直条状挤出条;b、裁切根据车门窗边框尺寸,在挤出条的对应于车门窗转角的位置将挤出条局部裁切掉一小段而形成缺口;c、注塑成型将经裁切的挤出条放入接角模具内,使挤出条自缺口处弯折成所需角度,并注入橡胶填补缺口,硫化后注入的橡胶即与原挤出条成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步骤前还在所述挤出条的与车门窗玻璃相配合的表面上粘贴有植绒面。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挤出条转角处的外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挤出条于转角处局部断开而形成有缺口,缺口处覆盖有与该缺口相适配的接角块,接角块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所述挤出条连为一体。制造方法则包括挤出、植绒、裁切、注塑成型等步骤。产品具有连接强度高、与车门窗玻璃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可适用于大转角车门窗的特点。制造方法具有在接角过程中定位方便、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制造汽车等机动车的车门窗密封条。文档编号B60J10/02GK1974251SQ20061015523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韩荣连, 蓝春高, 夹书琴, 邵冲, 金乾通, 赵肇丰 申请人: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窗密封条转角结构,其具有一体成型而得的挤出条,挤出条于转角处局部断开而形成有缺口,缺口处覆盖有与该缺口相适配的接角块,接角块为注塑成型而得且与所述挤出条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荣连蓝春高夹书琴邵冲金乾通赵肇丰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