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坠、挂链及项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209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坠,包括第一坠体和第二坠体,第一坠体包括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第一瓣体由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包围而成,第一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二瓣体由第二平面和第二曲面包围而成,第二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二坠体包括第三瓣体和第四瓣体,第三瓣体由第三平面和第三曲面包围而成,第三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四瓣体由第四平面和第四曲面包围而成,第四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挂坠为具有凹凸结构,每一瓣体之间由空隙能够展现出灵动的美感,并且采用光滑曲面设计,使得挂坠与皮肤接触时,减轻挂坠对皮肤的接触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坠,包括第一坠体和第二坠体,第一坠体包括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第一瓣体由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包围而成,第一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二瓣体由第二平面和第二曲面包围而成,第二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二坠体包括第三瓣体和第四瓣体,第三瓣体由第三平面和第三曲面包围而成,第三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四瓣体由第四平面和第四曲面包围而成,第四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本技术的挂坠为具有凹凸结构,每一瓣体之间由空隙能够展现出灵动的美感,并且采用光滑曲面设计,使得挂坠与皮肤接触时,减轻挂坠对皮肤的接触伤害。【专利说明】 挂坠、挂链及项链
本技术涉及装饰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坠、挂链及项链。
技术介绍
挂坠是一种佩戴在脖子、耳朵或腕部的饰品,多为金属制,特别是不锈钢制和银制,也有矿石、水晶、玉石等制的,主要是用于祈求平安,镇定心志和美观。 现有的挂坠通常为三角形、方形、十字形、球形等形状,现有的挂坠形状单一,没有立体感,佩戴起来十分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感的挂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挂坠,包括第一坠体和第二坠体, 其中,所述第一坠体包括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由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一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二瓣体由第二平面和第二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二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一瓣体和所述第二瓣体一体化成型,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并呈一夹角;所述第二坠体包括第三瓣体和第四瓣体,所述第三瓣体由第三平面和第三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三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四瓣体由第四平面和第四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四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三瓣体和所述第四瓣体一体化成型,且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相对并呈一夹角;所述第一坠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首端相接,所述第一坠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尾端相接。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三曲面和所述第四曲面均为二次曲面。 其中,所述二次曲面为球面、椭球面、类球面、椭圆抛物面或双叶双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三曲面和所述第四曲面均为B样条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呈弓形或弯月形,所述第二平面呈弓形或弯月形,所述第三平面呈弓形或弯月形,所述第四平面呈弓形或弯月形。 其中,所述第一坠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首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坠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尾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坠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首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坠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尾端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平面内嵌有多个反射体。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挂链,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挂坠,所述挂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挂圈和第二挂圈,相邻的两所述挂坠中,所述第一挂圈与所述第二挂圈相互套设。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项链,包括挂线、缓冲杆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挂坠,所述缓冲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所述滑孔包括轴向相连通的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位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子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子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杆包括轴向相连的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且所述第一子杆与所述第二子孔相适应,所述第一子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孔内,所述第二子杆与所述第一子孔相适应,所述第二子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孔内,所述第一子杆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缓冲介质,所述缓冲介质为气体、液体或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挂圈,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挂圈,所述挂线穿设所述第三挂圈,所述挂坠设置有第五挂圈,所述第五挂圈与所述第四挂圈相互套设。 本技术提供的挂坠,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挂坠为具有凹凸结构,每一瓣体之间由空隙能够展现出灵动的美感,并且采用光滑曲面设计,使得挂坠与皮肤接触时,减轻挂坠对皮肤的接触伤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挂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挂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项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项链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挂坠100,包括第一坠体110和第二坠体120。 其中,第一坠体110包括第一瓣体111和第二瓣体112,第一瓣体111由第一平面Illa和第一曲面Illb包围而成,第一曲面Illb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二瓣体112由第二平面112a和第二曲面112b包围而成,第二曲面112b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一瓣体111和第二瓣体112 —体化成型,第一瓣体111和第二瓣体112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且第一平面Illa与第二平面112a相对并呈一夹角。 第二坠体120包括第三瓣体121和第四瓣体122,第三瓣体121由第三平面121a和第三曲面121b包围而成,第三曲面121b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四瓣体122由第四平面122a和第四曲面122b包围而成,第四曲面122b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第三瓣体121和第四瓣体122 —体化成型,且第三平面121a与第四平面122a相对并呈一夹角。 第一坠体110的首端与第二坠体120的首端相接,第一坠体110的尾端与第二坠体120的尾端相接。 进一步而言,第一曲面111b、第二曲面112b、第三曲面121b和第四曲面122b均为数学意义上的凸面。 其中,第一曲面111b、第二曲面112b、第三曲面121b和第四曲面122b均为二次曲面,例如该二次曲面为球面、椭球面、类球面、椭圆抛物面或双叶双曲面。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曲面111b、第二曲面112b、第三曲面121b和第四曲面122b均为B样条曲面。相应地,第一平面Illa呈弓形或弯月形,第二平面112a呈弓形或弯月形,第三平面121a呈弓形或弯月形,第四平面122a呈弓形或弯月形。 其中,第一坠体110的首端与第二坠体120的首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第一坠体110的尾端与第二坠体120的尾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坠体110的首端与第二坠体120的首端活动连接,第一坠体I1的尾端与第二坠体120的尾端活动连接。 其中,第二平面112a内嵌有多个反射体,多个反射体与第二平面112a呈不同的角度。 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挂链,包括至少两个的挂坠100,挂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挂圈130和第二挂圈140,相邻的两挂坠100中,第一挂圈130与第二挂圈140相互套设。 参照图3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项链,包括挂线200、缓冲杆3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坠体和第二坠体,其中,所述第一坠体包括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由第一平面和第一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一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二瓣体由第二平面和第二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二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一瓣体和所述第二瓣体一体化成型,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并呈一夹角;所述第二坠体包括第三瓣体和第四瓣体,所述第三瓣体由第三平面和第三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三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四瓣体由第四平面和第四曲面包围而成,所述第四曲面为一隆起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三瓣体和所述第四瓣体一体化成型,且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相对并呈一夹角;所述第一坠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首端相接,所述第一坠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坠体的尾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焕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