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134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冷却器;所述第一线圈由第一导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二线圈由第二导线螺旋缠绕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导线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抗磁芯呈密闭环形磁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匀环绕在所述电抗磁性上;所述冷却器经由粘合区域固定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所述粘合区域由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在所述粘合区域的至少一个平面中,所述粘合区域分布为不连续地布置的多个粘合部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散热性能,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国民经济社会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涉及电力设备
。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冷却器;所述第一线圈由第一导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二线圈由第二导线螺旋缠绕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导线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抗磁芯呈密闭环形磁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匀环绕在所述电抗磁性上;所述冷却器经由粘合区域固定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所述粘合区域由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在所述粘合区域的至少一个平面中,所述粘合区域分布为不连续地布置的多个粘合部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散热性能,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国民经济社会进步。【专利说明】 一种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抗器。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设备现代化愈演愈烈不断加强的趋势,人们对电力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电抗器为例,电抗器是以向电路导入电抗为目的的例如利用了绕组的无源元件,例如,被使用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中的高次谐波电流的防止、电流型转换器以及斩波器控制中的电流脉动的平滑化以及变换器中的直流电压的升压等各种电子电路、电气电路等中。而且,在电力系统中,电抗器被用作:用于对进相无功电流进行补偿并且抑制受电端电压上升的分路电抗器、用于提高要抑制短路电容的系统的阻抗的串联电抗器(限流电抗器)以及用于消除一线接地时发生的事故电流的消弧电抗器(中性点电抗器)等。 通常使用的电抗器设置有电抗器芯和例如两个线圈,电抗器芯呈大致环形并且纵直地观看时是宽的,两个线圈设置在电抗器芯的周围,并且,电抗器容置在壳体(外壳)中(注意,存在不具有这种壳体的电抗器)。更具体地,在这种电抗器的一些形式中,在电抗器芯的整个圆周处一体地形成有绝缘树脂构件,该绝缘树脂构件也用作绕线架,或者,在电抗器芯的一部分的周围处设置绕线架。关于这种电抗器芯的结构,其包括分体的芯,每个芯均由粉芯或者彼此上下堆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在分体的芯之间设置有非磁性补隙板或者非磁性间隔件,并且补隙板(或者间隔件)与每个分体的芯使用粘合剂彼此粘合。电抗器芯的下表面(底面)处设置有热辐射板(散热器)、冷却剂(例如,低温水、低温空气)循环通过其的冷却器等。驱动电抗器时在线圈处产生的热经由粘合区域从线圈传递至散热器等,或者线圈的热传递至电抗器芯并且随后经由粘合区域传递至散热器等,从而防止线圈和电抗器芯的温度增大超过预定温度。 然而,可能是由使用热固化粘合剂而导致的这些问题能够通过代替地使用湿气固化型粘合剂而得以避免。在使用湿气固化型粘合剂的情况下,所施加的粘合剂从表面向其内部深处固化,因此所施加的粘合剂的固化性在其内部深处显著地低,因而固化所施加的粘合剂的整体所需的时间长,即,完成粘合剂施加所需的时间长。同时,关于粘合剂粘度,如果其过低,则所施加的粘合剂流动,从而无法保持于期望形式,而这可能会导致作为发热源的电抗器芯和线圈的不充分粘合,从而降低电抗器芯和线圈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抗器,旨在解决现有电抗器中完成粘合剂施加所需时间长造成的制造安装效率低,以及若粘合剂流动导致电抗器芯和线圈不充分粘合造成的电抗器芯和线圈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抗器,所述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冷却器;所述第一线圈由第一导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二线圈由第二导线螺旋缠绕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导线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抗磁芯呈密闭环形磁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匀环绕在所述电抗磁性上;所述冷却器经由粘合区域固定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所述粘合区域由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在所述粘合区域的至少一个平面中,所述粘合区域分布为不连续地布置的多个粘合部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所述第二线圈包括所述重叠部分;并且,构成所述第二线圈的相邻线匝之间的间隔比构成所述第一线圈的相邻线匝之间的间隔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圈包括成对的线圈元件;所述电抗磁芯包括电抗成对的内芯部和外芯部;所述内芯部设有所述线圈元件;所述外芯部以夹在平行布置的内芯部之间的方式设置,并且形成一个所述线圈元件的线匝的导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形成另一个线圈元件的线匝的导线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二线圈的轴向以重叠关系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区域采用由所述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且连续地延伸的长形粘合部构成、或者采用各自由所述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且不连续地布置的多个长形粘合部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地延伸的长形粘合部是曲折的单个长形粘合部或者是呈螺旋状的单个长形粘合部;和/或, 所述不连续地布置的长形粘合部是彼此基本上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的直的长形粘合部、或者是彼此直径不同且彼此间隔开的圆环状的长形粘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覆盖在内;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用于给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个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表面的散热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不同;所述散热结构由与所述第一线圈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电抗器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形状相对应地形成的内表面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区域包括至少五个间隙,所述至少五个间隙不具有所述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并且所述至少五个间隙在所述粘合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平面方向上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湿气固化型粘合剂是硅酮系湿气固化型粘合剂或者丙烯酸系湿气固化型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成对的线圈元件,所述电抗磁芯是环形部件,其包括成对的内芯部和外芯部,所述线圈元件分别布置在所述内芯部上方,所述外芯部以夹在平行布置的内芯部之间的方式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线圈中的线圈元件均是通过以扁绕方式缠绕被覆矩形导线而形成的扁绕线圈,被覆矩形导线包括由矩形导线制成的导体和形成在所述导体的外周上的绝缘覆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线圈通过将构成所述线圈元件的被覆矩形导线的相应一端相互焊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抗器,通过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冷却器的结构设计,减少了现有电抗器中完成粘合剂施加所需时间,提高了电抗器的制造安装效率低;同事,提高了电抗器芯和线圈的散热性能,提高了电抗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抗器,所述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10、第一线圈20、第二线圈30、冷却器40 ;所述第一线圈20由第一导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二线圈30由第二导线螺旋缠绕所述第一线圈20的第一导线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抗磁芯10呈密闭环形磁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线圈20和所述第二线圈30均匀环绕在所述电抗磁性上;所述冷却器40经由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电抗器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冷却器;所述第一线圈由第一导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二线圈由第二导线螺旋缠绕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导线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抗磁芯呈密闭环形磁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匀环绕在所述电抗磁性上;所述冷却器经由粘合区域固定所述电抗器芯、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所述粘合区域由湿气固化型粘合剂形成;在所述粘合区域的至少一个平面中,所述粘合区域分布为不连续地布置的多个粘合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滨钊张松孙莉冯超戚红向
申请(专利权)人:夏邑县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