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245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绝缘体、伞群和线材;所述绝缘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线材位于所述绝缘管的空心结构内;所述伞群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外侧;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绝缘管内部轴向上,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线材位于上述间隙内并贯穿上述间隙后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穿出;所述绝缘体的两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制作的成品率,有利于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涉及电子设备
。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绝缘体、伞群和线材;所述绝缘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线材位于所述绝缘管的空心结构内;所述伞群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外侧;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绝缘管内部轴向上,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线材位于上述间隙内并贯穿上述间隙后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穿出;所述绝缘体的两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制作的成品率,有利于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专利说明】一种绝缘子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现代化愈演愈烈趋势的加强,人们对电子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高压电流测量的方法是利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磁互感器来测量电流,但随着电力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传统电磁互感器呈现出不可克服的难题。在大容量、超高压电力系统中,传统的电磁互感器会导致测量结果严重失真的现象。但由于光纤传输电流信号传输效率高、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所以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逐渐被基于光学原理的光纤互感器所代替。在该光纤互感器中,光纤承担着传输信号的任务。为了避免光纤传输的信号受到外在信号的干扰,光纤在传输电流信号过程中需要复合绝缘子为该光纤提供外绝缘。 现有的光纤绝缘子是先将光纤插设在该光纤复合绝缘子的绝缘管中,然后将有机绝缘材料灌注在绝缘管中固定该光纤,最后再在该绝缘管的外侧注射成型伞裙。这样制成的光纤绝缘子会存在以下缺陷:必须在加设连接件之前将光纤插入绝缘管并固定,由于用作密封灌注的有机绝缘材料、绝缘管以及光纤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因此加热注射伞裙成型时,有机绝缘材料的热膨胀会使空心绝缘子体内形成应力,从而使光纤的损耗增大。同时,由于把包含穿过该空心绝缘管的光纤的整体加热时,会使光纤的包复层剥落下来,从而使得光纤容易断裂,最终制造出不合格的光纤绝缘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有机绝缘材料的热膨胀使空心绝缘子形成应力,以及将包含空心绝缘管的光纤整体加热时导致的光纤容易断裂、光纤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绝缘体、伞群和线材;所述绝缘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线材位于所述绝缘管的空心结构内;所述伞群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外侧;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绝缘管内部轴向上,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线材位于上述间隙内并贯穿上述间隙后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穿出;所述绝缘体的两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沿轴向设置有贯通所述连接件第一连接端和所述连接件第二连接端的通孔,所述线材从所述连接件设置的通孔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包括: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端经由法兰连接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所述法兰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第一端连接;所述法兰的第二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法兰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线材出口,所述凹槽用于布设线材。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设置有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管和绝缘体的材质是玻璃钢、陶瓷或玻璃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中填充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是绝缘气、绝缘油或绝缘固体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伞群为硅橡胶伞群,所述硅橡胶伞群具有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中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子本体由树脂内芯和包裹在所述树脂内芯外部的橡胶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线材缠绕于所述绝缘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管具有轴线,所述线材平行于所述轴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绝缘体、伞群和线材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有机绝缘材料的热膨胀使空心绝缘子形成应力,以及将包含空心绝缘管的光纤整体加热时导致的光纤容易断裂、光纤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制作的成品率,有利于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10、绝缘体20、伞群30和线材50 ;所述绝缘管10为空心结构;所述线材50位于所述绝缘管10的空心结构内;所述伞群30设置于所述绝缘管10的外侧;所述绝缘体20设置于所述绝缘管10内部轴向上,所述绝缘管10和所述绝缘体20径向上存在间隙40,所述线材50位于上述间隙40内并贯穿上述间隙40后从所述绝缘管10的两端穿出;所述绝缘体20的两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20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20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沿轴向设置有贯通所述连接件第一连接端和所述连接件第二连接端的通孔,所述线材50从所述连接件设置的通孔中穿过。所述线材50可以为光纤、光缆或导线等传输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10、绝缘体20、伞群30和线材50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有机绝缘材料的热膨胀使空心绝缘子形成应力,以及将包含空心绝缘管的光纤整体加热时导致的光纤容易断裂、光纤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制作的成品率,有利于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 上述实施方式中光纤复合绝缘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空心绝缘管,比空心绝缘管直径小20mm的绝缘体20,两连接件和一根线材50 ;提供一台用于高温、高压注射硫化硅橡胶的注射机,一台用于将有机绝缘材料灌入空心绝缘管中的注胶枪和一台用于抽取空气的空气抽气机;将空心绝缘管放入所述注射机中,然后开启注射机,将高温硫化硅注射到所述空心绝缘管外表面以形成包覆在空心绝缘管上的伞裙;将绝缘体20放入空心绝缘管中,并使空心绝缘管和绝缘体20同轴设置,然后将上述连接件连接到空心绝缘管和绝缘体20的端部;将上述线材50插入空心绝缘管和绝缘体20之间的间隙40内,并使线材50平行于空心绝缘管10的轴线设置;将上述空气抽气机连接到间隙40的一端,注胶枪连接间隙40的另一端;打开空气抽气机抽取上述间隙40中的空气,使所述间隙40处于真空状态,开启注胶枪把有机绝缘材注射到间隙40内,待有机绝缘材料充满上述整个间隙40,关闭空气抽气机和注胶枪;固化有机绝缘材料至线材50完全被有机绝缘材料固定以形成光纤复合绝缘子。在有机绝缘材料注射的过程中,有机绝缘材料处于常温状态,因此,由于高温注射而产生的光纤损耗、光纤包覆层脱落、光纤断裂的问题不会发生。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同轴设置。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管、绝缘体、伞群和线材;所述绝缘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线材位于所述绝缘管的空心结构内;所述伞群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外侧;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绝缘管内部轴向上,所述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体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线材位于上述间隙内并贯穿上述间隙后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穿出;所述绝缘体的两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绝缘体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沿轴向设置有贯通所述连接件第一连接端和所述连接件第二连接端的通孔,所述线材从所述连接件设置的通孔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杰张松郭滨钊冯超戚红向
申请(专利权)人:夏邑县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