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414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长引脚、短引脚、铜方块和螺丝,所述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的第二本体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长引脚,且所述的长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短引脚,且所述的短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外,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且所述的螺丝底部与铜方块上的螺纹口相连接。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接线效率高,且安全性和固定能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长引脚、短引脚、铜方块和螺丝,所述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的第二本体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长引脚,且所述的长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短引脚,且所述的短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外,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且所述的螺丝底部与铜方块上的螺纹口相连接。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接线效率高,且安全性和固定能力好。【专利说明】 升降式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技术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目前市场上的接线端子耐电流比较低,固定能力差,接触面积比较小,不易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长引脚、短引脚、铜方块和螺丝,所述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的第二本体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的铜方块上设置有三通孔,顶部的孔上设置有螺纹口,所述的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长引脚,且所述的长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短引脚,且所述的短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外,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口,所述的螺丝口中均设置有螺丝,且所述的螺丝底部与铜方块上的螺纹口相连接。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线口。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插线口。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凹拼接槽和凸拼接槽。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插线口和第二插线口均对应于内部的铜方块上的通孔相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接线效率高,且安全性和固定能力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第一插线口,4、第二插线口,5、短引脚,6、长引脚,7、铜方块,8、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图2是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本技术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长引脚6、短引脚5、铜方块7和螺丝8,所述的第一本体I与所述的第二本体2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I的一侧,所述的铜方块7上设置有三通孔,顶部的孔上设置有螺纹口,所述的第一本体I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7和长引脚6,且所述的长引脚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7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6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1,所述的第二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7和短引脚5,且所述的短引脚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7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5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2外,所述的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口,所述的螺丝口中均设置有螺丝8,且所述的螺丝8底部与铜方块5上的螺纹口相连接,电线由第一插线口 3和第二插线口 4穿插进入到第一壳体I中和第二壳体2中,再使用螺丝8将电线固定在铜方块7中,使得电线与铜方块7和引脚相连接,从而达到导电的效果O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本体I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线口 3和所述的第二本体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插线口 4,第一插线口 3和第二插线口 4均为进线口。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凹拼接槽和凸拼接槽,可以多个拼接在一起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线口 3和第二插线口 4均对应于内部的铜方块5上的通孔相通,电线经由第一插线口 3和第二插线口 4进入与铜方块5相连接,已达到导电的效果。 本技术升降式接线端子,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接线效率高,且安全性和固定能力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长引脚、短引脚、铜方块和螺丝,所述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的第二本体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的铜方块上设置有三通孔,顶部的孔上设置有螺纹口,所述的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长引脚,且所述的长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短引脚,且所述的短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外,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口,所述的螺丝口中均设置有螺丝,且所述的螺丝底部与铜方块上的螺纹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线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插线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凹拼接槽和凸拼接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线口和第二插线口均对应于内部的铜方块上的通孔相通。【文档编号】H01R9/24GK204088596SQ201420513222【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专利技术者】陈荣昌 申请人:江苏长河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长引脚、短引脚、铜方块和螺丝,所述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的第二本体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的铜方块上设置有三通孔,顶部的孔上设置有螺纹口,所述的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长引脚,且所述的长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长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方块和短引脚,且所述的短引脚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铜方块通孔中,所述的短引脚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本体外,所述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螺丝口,所述的螺丝口中均设置有螺丝,且所述的螺丝底部与铜方块上的螺纹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