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杆及具有所述穿刺杆的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278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穿刺杆及具有所述穿刺杆的穿刺器,所述穿刺杆包括导引部及拨片,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穿刺杆的端部,所述拨片于所述导引部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上;所述拨片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三交界部,所述第一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界部及所述第三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穿刺杆上的拨片的侧壁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可减小拨片对与其接触的腹壁组织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穿刺杆及具有所述穿刺杆的穿刺器,所述穿刺杆包括导引部及拨片,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穿刺杆的端部,所述拨片于所述导引部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上;所述拨片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三交界部,所述第一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界部及所述第三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本技术通过将穿刺杆上的拨片的侧壁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可减小拨片对与其接触的腹壁组织的损伤。【专利说明】穿刺杆及具有所述穿刺杆的穿刺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穿刺器。
技术介绍
穿刺器是腔镜手术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器械,它的性能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手术的流畅,同时也是腔内切割吻合器的配套器械。 目前,穿刺器在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腹壁的损伤较大。从解剖学上来说,腹壁的两外侧有皮肤全层、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等组成,穿刺器进入会对腹壁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穿刺杆及具有所述穿刺杆的穿刺器,通过将穿刺杆上的拨片的侧壁侧壁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达到减小拨片对与其接触的腹壁组织的损伤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穿刺杆,用于穿刺器中,所述穿刺杆包括导引部及拨片,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穿刺杆的端部;所述拨片于所述导引部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上;其中,所述拨片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三交界部,所述第一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界部及所述第三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平面部及第一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平面部及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二弧面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正表面及背表面,所述侧壁夹设于所述正表面与所述背表面之间,所述正表面及所述背表面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导引部之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杆包括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杆包括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夹角的弯折处通过圆弧过渡。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穿刺杆,用于穿刺器中,所述穿刺杆包括导引部及拨片,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穿刺杆的端部;所述拨片于所述导引部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上;其中,所述拨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尖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外边缘设置为所述尖部;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平面部及第一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平面部及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二弧面部与所述导引部连接;所述拨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正表面及背表面,所述侧壁夹设于所述正表面与所述背表面之间,所述正表面及所述背表面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导引部之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杆包括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正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拨片的第一侧壁与其背表面的夹角为钝角。 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以及如上所述的穿刺杆,所述穿刺杆可脱离地设置于所述穿刺套管内,且所述导引部伸出所述穿刺套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穿刺杆的拨片的侧壁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可在不损伤腹壁肌肉组织的情况下保证穿刺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穿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导引部及拨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拨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拨片及第二拨片撑开腹壁组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拨片及第二拨片撑开腹壁组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穿刺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技术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 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穿刺杆的结构示意图。穿刺杆10包括导引部11以及拨片12,所述导引部11位于所述穿刺杆10的端部;所述拨片12于所述导引部11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11上,其中,所述拨片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1,所述第一侧壁122及所述第二侧壁121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壁122与所述第二侧壁121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侧壁122与所述导引部11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侧壁121与所述导引部11的连接处为第三交界部,所述第一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界部及所述第三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11的距离。亦即,所述拨片12的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1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拨片12本体来说是外凸的。因腹壁具有多层组织,将拨片12的侧壁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1,可减小拨片12对与其接触的腹壁组织的损伤。 如图2所示,图2是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侧壁122包括第一平面部1221及第一弧面部1222,所述第一弧面部1222与所述导引部11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1包括第二平面部1211及第二弧面部1212,所述第二弧面部1212与所述导引部11连接。将与导引部11相连接处设计成第一弧面部1222及第二弧面部1212,弧面设计可使拨片12与导引部11的连接更为柔和,防止导引部11进入腹壁组织的时候拨片12与导引部11的连接处因过为锋利而损伤腹壁组织。 如图1所示,所述拨片12还包括正表面123及与所述正表面123相对设置的背表面124,所述侧壁夹设于所述正表面123及所述背表面124之间,所述正表面123及所述背表面124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导引部11之间。 如图3及图4所示,图3是本技术导引部及拨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刺杆,用于穿刺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穿刺杆的端部;以及拨片,所述拨片于所述导引部的径向上凸伸于所述导引部上;其中,所述拨片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导引部的连接处为第三交界部,所述第一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界部及所述第三交界部至所述导引部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富吴惟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