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的表面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7623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镁合金的表面强化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镁合金板材于200~400℃的温度下退火1~3小时,在真空环境或液氮环境表面纳米化试验机,频率为20-50Hz,100-200颗钢球条件下,对退火后的镁合金板材进行撞击变形处理,时间为5~30min,从而制得表面硬度极高、强度提升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拉伸塑性的镁合金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即可获得强度为退火再结晶后2倍以上的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力学性能优异的镁合金板材料在迅速发展的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武器装备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金属材料的加工

技术介绍
镁合金是最轻的结构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减震性好、热疲劳性好、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压铸工艺性能;以上优异的性能使得镁合金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武器装备等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在镁合金材料中,大部分产品是采用铸造的方法,但铸造的铸件往往由于缺陷力学性能受到限制,应用也大大受到了制约。AZ31B作为能够塑性加工成形的变形镁合金应运而生。同时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镁合金。但是其现有力学性能受变形方式和变形温度影响很大,往往为了获得好的塑性而便于成形需要对AZ31B做加热处理,但是过高的温度又会大大影响细晶强化,不能有足够的加工硬化而使其强度提高不上去,同时镁还是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低温下塑性变形多依靠孪晶为主,变形极为困难塑性较差;所以对于变形镁合金AZ31B的室温甚至低温大塑性变形强化方式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室温或低温高应变速率的表面纳米化处理,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的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镁合金板材于200~400℃的温度下退火1~3小时;(2)在真空环境或液氮环境下对步骤(1)得到再结晶组织的镁板进行高应变速率的撞击变形处理5~30min制得镁合金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的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镁合金板材于20(T400°C的温度下退火广3小时; (2)在真空环境或液氮环境下对步骤(I)得到再结晶组织的镁板进行高应变速率的撞击变形处理5?30min制得镁合金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镁合金的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镁合金板材的厚度为I?3mm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镁合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心昆王伟杨新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