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537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包括污水管道和设置在污水管道内的隔板单元,所述的隔板单元为十字形柱状,隔板单元的横截面中心与污水管道圆心重合,纵向长度与污水管道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保护了水环境;而且经区域一关闭空隙形成的湿气又可以长期为上层植被提供水分,节约了浇灌用水,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此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最终需要处理的污水总量,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的为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雨水大部分都是经道路边的井盖口排入到下水道中,与各种污水混合在一起,成为新的污染。这些混合污水大多是直接排入进江河湖泊中,使水污染情况加剧。在通常情况下,水经过使用后,水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本来较纯净的雨水与污水混合一起成为污染水,这些水常常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如大江大湖,造成取水水源的污染,从而危及到整个城市的用水安全。在现在的城市当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路的两旁,楼房的屋顶,小区的空地上大面积地进行园林绿化,绿色公园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绿地所需要的水越来越多,这不仅使本来就因为缺水而头疼的城市更头疼,而由于一般的绿化用水是喷洒在绿地表面,这就使得水由于蒸发而大量损失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本装置是利用埋藏在绿地下方的管道,将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以蒸发的形式渗入土壤,继而上升到植被根部,被植被吸收,不会蒸发到空气中,这既使生活污水得到了再次利用,也提高了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包括污水管道I和设置在污水管道I内的十字形柱状隔板单元2,隔板单元2的横截面中心与污水管道I圆心重合,纵向长度与污水管道I相同。 所述的隔板单元包括3个渗透膜板和I个隔水板。 在任意I个渗透膜板和I个隔水板对应的污水管道的管壁上开有微孔。 所述的渗透膜板包括至少I个纤维膜组件。 所述的纤维膜组件包括桶形压力容器外壳,所述的桶形压力容器外壳的中心轴处设有一个中空的多孔管,多孔管的一端开口,且开口外设有密封圈,多孔管另一端设有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密封的第一隔水板,所述的多孔管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之间设有至少一个U型中空纤维膜,U型中空纤维膜的一个开口抵住第一隔水板,另一开口伸出第一隔水板;所述的第一隔水板另一侧依次设有多孔板和中间开口的第二隔水板。 所述的多孔板和隔水板的半径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内壁的半径相同。 所述的渗透膜板对应的管道区域末端密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可以避免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保护了水环境;而且经区域一关闭空隙形成的湿气又可以长期为上层植被提供水分,节约了浇灌用水,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此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最终需要处理的污水总量,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隔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纤维膜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中:1.污水管道;2.隔板单元;3.渗透膜板;4.隔水板;5.微孔;6.密封圈;7.U型中空纤维膜;8.桶形压力容器外壳;9.第一隔水板;10.多孔管;11.多孔板;12.第二隔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包括污水管道I和设置在污水管道I内的十字形柱状隔板单元2,隔板单元2的横截面中心与污水管道I圆心重合,纵向长度与污水管道I相同。 所述的隔板单元2包括3个渗透膜板3和I个隔水板4。 在任意I个渗透膜板3和I个隔水板4对应的污水管道I的管壁上开有微孔5。 所述的渗透膜板3包括至少I个纤维膜组件;多个纤维膜组件堆叠构成渗透膜板3。 如图3,所述的纤维膜组件包括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所述的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的中心轴处设有一个中空的多孔管10,多孔管10的一端开口,且开口外设有密封圈6,多孔管10另一端设有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密封的第一隔水板9,所述的多孔管10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之间设有至少一个U型中空纤维膜7,U型中空纤维膜7的一个开口抵住第一隔水板9,另一开口伸出第一隔水板9 ;所述的第一隔水板9另一侧依次设有多孔板11和中间开口的第二隔水板12。 所述的多孔板11和隔水板9的半径与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内壁的半径相同。 所述3个渗透膜板3对应的管道区域末端密封。 本技术污水自过滤管道的截面如图1所示,管道内部被过滤单元2隔分为1、I1、II1、IV部分。其中的I个渗透膜板3和I个隔水板4形成的区域IV对应的污水管道I的管壁上开有微孔5,管道顺流向方向倾斜埋设,其上部为绿化植被等。纤维膜组件微观结构如图2所示,常用直径为102-103um,进口左端设置密封圈6,上下端设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保护中间的中空的多孔管10和U型中空纤维膜7,右端设第一隔水板9,另一侧依次设有多孔板11和中间开口的第二隔水板12。中空纤维膜7以U形方式垂直着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径向均匀排列,在中空的多孔管10开口外设有密封圈6的一端用于进水,另一端出水。 使用时,在过滤管道中,渗透膜板3和隔水板4将管道分成1、I1、II1、IV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生活污水通入区域I,同时在区域IV中通入压缩空气。过滤膜就是N个叠加在一起的纤维膜组件,组成渗透膜板3,且可以更换。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强大,渗透膜板3的特性是能够让区域一中的压缩空气透过进入区域I,由此区域I中重污染水的压力增大,小部分重污染水由于自身重力及水压力作用透过渗透膜板3进入区域IV,压缩空气进入区域I使其中重污染水的压力增大,大部分的重污染水由于压力渗透膜板3,所以区域II中的水为轻度污染的水。同理,区域II中的轻度污染水由于压力及自身重力作用透过渗透膜板3进入区域III。经过两层过滤膜板的净化,进入区域III的水就是干净的水。 纤维膜组件运作流程如图3所示,生活污水从管道的组件的左边通进来,在一定的压力下,水会直接进入中空的多孔管10,微小的水分子在中空的多孔管10中进行扩散,并能通过多孔管10的细小通道到达U型中空纤维膜7的U型管内部,最后在净水U型中空纤维膜7的U型管内部内部汇集,并通过组件右边的多孔板11和中间开口的第二隔水板12排除,而不能通过的大分子和水中的污物不能通过纤维膜7而变成浓水。 一系列该种管道并排铺设在绿化草地下,并沿管道顺流向方向倾斜埋设,让水能在自重作用下自流。且区域一和区域三在管道终端是封闭的。在出口处,将所有管道的区域二中剩余的少量重度污水收集并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经过这些简单流程,区域IV中的经处理的水污染物含量极少,在管道终端可直接通向江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道(1)和设置在污水管道(1)内的十字形柱状隔板单元(2),隔板单元(2)的横截面中心与污水管道(1)圆心重合,纵向长度与污水管道(1)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道(I)和设置在污水管道(I)内的十字形柱状隔板单元(2),隔板单元(2)的横截面中心与污水管道(I)圆心重合,纵向长度与污水管道(I)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单元(2)包括3个渗透膜板(3)和I个隔水板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在任意I个渗透膜板(3)和I个隔水板(4)对应的污水管道(I)的管壁上开有微孔(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膜板(3)包括至少I个纤维膜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处理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膜组件包括桶形压力容器外壳(8),所述的桶形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慧秋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