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618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据一第一影像的一第一解析度建立一第一配置表,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依据一第二影像的一第二解析度建立一第二配置表,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二缓冲区,且该第二解析度不同于该第一解析度;以及依据该第一配置表与该第二配置表决定该第二影像写入该存储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据一第一影像的一第一解析度建立一第一配置表,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依据一第二影像的一第二解析度建立一第二配置表,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二缓冲区,且该第二解析度不同于该第一解析度;以及依据该第一配置表与该第二配置表决定该第二影像写入该存储器的位置。【专利说明】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与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将影音串流的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际网络以及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影音串流成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多媒体传播方式。影音串流是将多媒体资料进行编码后,自发送端经过网际网络或者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至接收端,由接收端下载、解码后进行播放。影音串流的特征在于,无需将多媒体资料整份下载后储存于接收端,而是利用存储器缓冲区就部分已接收的多媒体资料进行储存及处理,并于该部分多媒体播放后,直接释出存储器缓冲区的空间,以供后续下载的多媒体资料使用。 然而,针对发送端所提供的解析度较高的影音串流,由于档案内容较大,有时候会由于网络频宽不足或者无线传输信号强弱的不稳定,致使接收端接收资料的速度跟不上播放速度,因此造成播放中断,影响使用者体验。对此产生的解决方式,乃依据频宽或者传输速度来决定所传送的多媒体资料中影像的解析度,也就是说,透过牺牲影像解析度的方式,使其在频宽不足或者传输速度较慢时,仍能够不中断的播放该影音串流的内容。 实作上,发送端可依据现有网络频宽或传输速度动态决定输出的影像解析度,当检测到频宽较宽或者传输速度较快时,发送端传送具较高解析度影像的影音串流,反之,当检测到频宽较窄或者传输速度较慢时,则发送端传送具较低解析度影像的影音串流。 详细来说,当接收端接收一影音资料,首先会透过解多工器将其中的影像资料区分出来,进而自该影像资料内封包档头所包含的信息取得其影像的解析度,接着将一存储器依据该解析度划分为多个缓冲区,并将解码后的影像分别写入这些缓冲区,最后则依据这些缓冲区内的影像所包含的时间信息,依序读取这些影像并进行拨出。其中,当影像的解析度发生改变,则客户端下载后解多工所取得的影像解析度发生改变,此时需要先将该存储器依据该改变后的解析度重新划分为多个缓冲区,才能将解码后的采用不同解析度的影像分别写入这些重新划分的缓冲区。 请参考图1,其所绘示为已知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流程图。 当一客户端接收一影音串流并进行解多工区分出其中的影像资料后,首先进行步骤S100,依据这些影像资料中所包含影像的第一解析度建立第一配置表。第一配置表是关于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而后续播放影像时,则会依据第一配置表内记载的信息,去读取存储器内的影像来进行播放。 由于接收的是影音串流,因此实际上接收端将不断接收到新的影像。在步骤S120中,自影音串流接收影像,该影像可能由于网络频宽或者无线传速的速度改变,而采用了不同的解析度。 因此,步骤S140依据影音串流中的信息判断该影像的解析度是否仍为第一解析度。当影像的解析度仍为第一解析度,则进行步骤S185,依据该第一配置表将该影像写入该存储器;当该影像的解析度为第二解析度,则进行步骤S160,依据第二解析度重新建立第一配置表,并进行步骤S180,依据重新建立的第一配置表将该影像写入存储器。 由上述已知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可知,当接收的影像的解析度由第一解析度变为第二解析度时,为了将第二解析度的影像写入存储器,必须透过步骤S160依据第二解析度重新建立该第一配置表。虽然此时存储器中尚存有未被读取的影像,但由于该第一配置表经过重新建立,等同丢弃这些未被读取的影像的信息,因此在播放时便无法自该第一配置表读取到这些未被读取的影像的信息,因而将跳过这些未被读取的影像,而仅能以黑画面取代之。也就是说,已知技术中当影像解析度发生改变时,画面的播放将会有一至数个影像以黑画面呈现,而无法达到无缝切换,进而影响使用者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及其装置,避免已知技术中当影像解析度发生改变时无法达到无缝切换的情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方案,提出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包含步骤:依据一第一影像的一第一解析度建立一第一配置表,该第一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依据一第二影像的一第二解析度建立一第二配置表,该第二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二缓冲区,且该第二解析度不同于该第一解析度;以及依据该第一配置表与该第二配置表决定该第二影像写入该存储器的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装置,包含:一规划单元,依据一第一影像的一第一解析度建立一第一配置表,并依据一第二影像的一第二解析度建立一第二配置表,该第一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该第二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二缓冲区,且该第二解析度不同于该第一解析度;以及一缓冲区配置单元,依据该第一配置表与该第二配置表决定该第二影像写入该存储器的位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绘示为已知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流程图。 图2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装置应用于一播放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标号说明: 500:解码器 522:缓冲区配置单元 524:规划单元 526:位置决定单元 540: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542:第二配置表 544:第一配置表 560: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580:影像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其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当接收端接收影音串流并进行解多工区分出其中的影像资料后,首先进行步骤S200,依据该影像资料中所包含影像的第一解析度建立第一配置表。第一配置表是有关于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这些第一缓冲区根据第一解析度进行规划,每一第一缓冲区的大小足以写入一具第一解析度的影像。 当接收端持续接收具第一解析度的影像时,这些影像是依据第一配置表被写入存储器的这些第一缓冲区。同时,于第一配置表中记录各个影像所写入的第一缓冲区。意即,第一配置表中记录着各个影像于存储器中所储存的位置。后续将影像由存储器中读出进行播放时,则会依据该第一配置表内记载的信息,去读取存储器内的影像。 同时,于第一配置表记录哪些影像已被读取过。由于接收的是影音串流,因此实际上接收端将不断接收到新的影像,在步骤S210中,接收影像,影像可能由于网络频宽或者无线传速的速度改变,而采用不同解析度。 步骤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将影像写入存储器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影像写入一存储器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依据一第一影像的一第一解析度建立一第一配置表,该第一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一缓冲区;依据一第二影像的一第二解析度建立一第二配置表,该第二配置表是有关于该存储器的使用配置,其将该存储器规划为多个第二缓冲区,且该第二解析度不同于该第一解析度;以及依据该第一配置表与该第二配置表决定该第二影像写入该存储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尚儒柯忠毅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